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一门四姓在线阅读 - 第18节

第18节

    所以,在让马大姨父回去这件事上,他迟疑了一下。

    不过再一想,这事儿也不急于一时,回去再说也是一样,所以最后并没有说什么。

    但偏厅里其他三人都是人精,一下就看出他眼里有事儿,刘老爷问道:“伯谦,你还有什么想法?”

    他这么一问,沈伯谦也没想隐瞒,恳切的答道:“倒也不是大事儿,这几个方子我是打定注意要送给刘伯伯的。

    但也想让两位姨妈平日里闲着的时候做点儿,贴补家用,所以想先跟您说一下。”

    马大姨夫这人还是不错的,但马家毕竟不只他一个。

    大姨没有娘家撑腰,又要帮衬娘家,在婆家一直没什么底气,嫁去徐家的二姨也是一样。

    希望能用卤汤让大姨和二姨在婆家把腰挺直了。

    刘老爷闻言一挥手,“我当什么呢,你的方子,给谁用我一点儿意见都没有,你这孩子就是实诚。”

    刘管家适时提了个折中的建议,马大姨夫先回去,给家里报个平安也安排一下,明天一早再来,一起弄这个卤汤。

    毕竟天色已晚,依照沈伯谦的要求把材料备齐就不错了,要做的话就得熬夜了。

    倒不如明天一早开工,马大姨父也能一起看看,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个提议全票通过,马大姨父也不耽搁,沈伯谦和刘管家一起送他出门。

    刘老爷则说要去院跟同为老饕的刘夫人报喜。

    出门一拐弯就看到杨风正拉着牛车窝在墙角避风,一见沈伯谦赶着车小跑着过来。

    沈伯谦交代了他几句,一是给陈家坳两老报信儿,二是春耕的事儿请杨大爷全权打理,请人别舍不得花钱,还担心给杨大爷留的钱不够又拿了五两银子给他。

    马大姨夫则是让沈伯谦安心,说他带回到镇上让大儿子陪杨风一起回去,顺道留在李家坪帮几天的忙。

    刘管家则是拎着那两盒点心跟在后面,直到最后才把盒子递到马大姨夫手里,让他们路上小心。

    送别马大姨夫和杨风,沈伯谦拎着之前买的配料和刘管家回转刘家大宅。

    不过这次走了许久,到了四进院子的一处偏厅。

    厅里除了刘老爷、刘夫人,还有一位坐在下首年约五十的老者,这人是个生面孔。

    他一进来,刘老爷即刻开口:“伯谦,都交代好了?我看马老弟靠得住的很,你就安心在这儿准备卤汤材料吧。”

    “好。”沈伯谦拱手应道,又向刘夫人行礼请安。

    这时刘老爷才指着下坐的老人介绍到,“伯谦,这是跟我一起长大的罗厨子,云来居那些大师傅都是他□□出来的,他也是个老饕,我特地让他给你帮忙”

    沈伯谦闻言大喜,有专业人士帮忙再好不过。

    至于此人是否信得过,沈伯谦相信刘老爷的眼光。

    “罗伯伯有礼,那这两天就麻烦你了。”说着沈伯谦朝着他深施一礼。

    罗厨子倒是有些意外。

    十四岁的秀才,别说在这种小县城的乡下,就是放到京城也是值得一提的,没想到居然这么谦逊,没有一丝傲气,实在难得。

    而这才只是沈伯谦给他的第一个意外。

    ☆、第21章 卤汤出锅(下)

    20卤汤出锅(下)

    等沈伯谦背书一般将需要的第一种卤汤配料一口气说出来的时候,罗厨子完全石化了。

    如果不是刘老爷一早告诉他是要做吃的,他一定以为沈伯谦说的是什么稀奇古怪的赤脚医生的草头方子......

    而且,绝对是包治死人的那种。

    罗家世代在刘家当厨子,传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从没见过用这么多东西做一锅汤的?

    而且,这些所谓的配料怎么看也不像是做吃的用的呀?

    这个想法不仅他有,刘老爷和刘夫人听完也是面面相觑。

    尤其是刘老爷,他原本想最多也就是用一两样儿的香料或草药来提味儿,没想到.....

    而沈伯谦却完全没注意他们的异样,边写边念,一会儿就把第一种卤汤方子列了出来。

    葱油五两,香油四两克;

    胡萝卜、胡芹各三两,剥好的大蒜二两,干辣椒(火红果儿)二钱,香菜五钱,青辣椒、生姜、大葱各一两;

    猪筒骨八斤,老母鸡二斤半,处理干净的火腿、猪皮各八两;

    八角、桂皮各三钱,香叶、花椒、小茴香各二钱,陈皮、草果、良姜、rou豆蔻各四钱,豆蔻、荜拨各二钱,罗汉果三个,丁香一钱半,□□、砂仁、香茅各一钱;

    干白蘑菇、干香蕈(即香菇)各三两、虾仁或虾皮四两;

    最后是生抽、细盐、冰糖、黄酒、醢汁(早期的鱼露)各四两。

    写好方子,沈伯谦将它递给刘老爷,跟着说道:“这几个方子我也只是看过,从未做过,稳妥起见,我们不如先做这一种,若的确如书中所述的那般美味,再做另外两种。”

    余下四人都已被他的方子惊住了,没任何迟疑的点头同意。

    这样复杂的方子,肯定是有来历的,若非亲眼见过,以沈伯谦的年纪如何能想到?

    这样一想,刘家几个人就放心多了。

    至于材料,那很简单——

    刘家开的不仅有酒楼、点心铺子,还有药铺、海货铺、杂货铺子七八家,而且沈伯谦还准备好了不少。

    不到半个时辰,除了这个季节没出产的香菜和胡芹,东西全部凑齐。

    东西一齐,无论是刘老爷还是罗厨子都等不下去了。

    都想马上开始做这个卤汤,至于马大姨夫?等他明天来历再再做另外两种嘛!

    沈伯谦倒是觉得无所谓,于是几个人决定——开工。

    沈伯谦当然是不用亲自动手的,罗厨子知道这个方子若真成了,必定成为刘家的杀手锏,所以将厨房其他人全部遣走,只留下两个儿子帮忙,具体cao作全由他亲自cao刀。

    他在厨艺一道造诣颇深,一是家传手艺,二来也是因为他的确醉心此道。

    沈伯谦这个卤汤方子对他来说,简直不亚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试问他又如何忍的住?

    不过,正当他跃跃欲试的时候,沈伯谦却说还不能开始做卤汤,因为一些配料要先处理一下。

    根据他的要求,罗厨子把一定比例的干白蘑菇、干香蕈和虾仁全部小火烤干磨成细粉,加上一点点细盐,拌匀在一起。

    这样东西完全做好就用了小半个时辰,据沈伯谦所说,这只是做卤汤的一样配料。

    而这种粉末则被他称做味粉。

    味粉做好,罗厨子一尝,对沈伯谦的信任瞬间又多了三分。

    这三样东西并不稀奇,他平时也用,万万想不到只是这么简单处理一下再拌匀,味道竟是如此鲜美。

    他立刻在心中断言,卤汤怎么样还不知道,单就是这个味粉都能让刘家酒楼增光不少。

    接下来,他对沈伯谦的要求更是言听计从,事事亲为,就连用细纱布袋子分配料都不假手于人。

    胡萝卜、大蒜、干辣椒、青辣椒、生姜、大葱切好装成一袋;

    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小茴香、陈皮、草果、良姜、rou豆蔻、豆蔻、荜拨、罗汉果三个,丁香、香茅、□□、砂仁泡水、洗净后也用纱布袋子装好;

    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停当后,天已经黑了。

    沈伯谦陪着刘老爷在离厨房最近的小厅简单用了晚餐后宣布,开始做卤汤。

    罗厨子早已等的团团转了,就等他发话,甚至还已经烧好了一锅开水。

    沈伯谦朝他竖了个大拇指,暗道:果然是行家,一下子就猜到了第一步要做什么。

    罗厨子咧嘴“嘿嘿”一笑,把猪筒骨、老母鸡、火腿和猪皮分别放入沸水中大火汆了一盏茶左右的时间。

    沈伯谦最担心的就是火候问题。

    上辈子做卤汤都是用煤气灶,现在用柴火锅,这其中的差别还是蛮大的,不过现在有了罗厨子,这件事就不必担心了。

    在他的指引下,罗厨子将汆完的猪骨、火腿、老母鸡分别捞出过了一遍清水,放进了另一口装满清水的大锅。

    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炖,直至火腿化掉,猪骨和老母鸡都骨rou分离为止。

    而后,沈伯谦又让罗厨子父子三人将锅中汤渣捞出,弃之不用。

    再用细纱布一遍遍的过滤炖好的rou汤,直至汤底清澈,再也看不到丝毫汤渣才算过关。

    看着捞出的一大盆的骨rou汤渣,罗厨子真有点儿不舍,不过这也让他彻底相信,按照这个方子做出来的东西,必能一鸣惊人。

    滤好的清汤再次倒入干净的大锅之中,烧开备用。

    然后沈伯谦才让他们将那两个装满食材、药材和香料,甚至还有据说是有毒的火红果儿的纱袋放进沸腾的清汤之中。

    等汤持续沸腾了半盏茶的功夫后,沈伯谦凑到锅边问了问,开口道:“罗伯伯,麻烦改文火煮一个时辰。”

    罗厨子一听,赶快撤火,文火慢炖直至锅中溢出一股奇香。

    这股香味一直溢出厨房,四散开来,大厨房院子外值夜的小厮都忍不住靠着墙闻味儿。

    而因为犯困,在一旁小厅打盹儿的刘老爷和刘夫人也被空气中飘过来的若有似无的奇香硬生生馋醒了。

    刘老爷更是小跑着过来,不停吸着鼻子问,“怎么这么香?好了?”

    沈伯谦沉声应道:“还没有,再等等。”

    说完一指剩下的几样配料,“还有它们,罗伯伯烦请将生抽、细盐、冰糖、黄酒、醢汁分次加进汤中。”

    “好,分几次加?”罗厨子追问细节。

    “这个我也说不好,一次不要放太多,我来尝味道,麻烦备好清水漱口。”这差不多是最后阶段了,沈伯谦神色也凝重起来。

    “等等,这汤虽然奇香无比,但毕竟加了火红果儿,要不找只鸡来试试?”刘老爷说的纠结万分,这么香的汤,可一定不能有问题啊。

    沈伯谦自是胸有成竹,笑了笑:“刘伯伯放心,我心里有数,这汤绝对没事儿,我刚中秀才,还要留着有用之身孝敬长辈,报效国家呢,不会这么想不开的。

    这火红果儿书里也有提到,说是一样调味的圣品,只是略霸道了些,将来必能进入千家万户。”

    “这......”刘老爷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刘夫人却十分信服,拉着他的袖子摇了摇头。

    刘老爷这才迟疑着点头道:,“好吧,小心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