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一门四姓在线阅读 - 第17节

第17节

    赵福把二人带到门房,倒了两杯水,急匆匆的跑去找刘管家了。

    “看来刘老爷对你倒是看中,要不是这门房小哥也不会这么轻易让咱们进来。”马大姨父原本以为在门口等就不错了,想不到还能坐着喝茶。,不禁叹道。

    “刘老爷为人和善,我也不知道哪里得了他的眼缘,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沈伯谦心说,看中没问题,别看上我就行,老子打死都不搅基,年上年下都不行。

    两人正聊着,赵福“蹬蹬蹬蹬”跑了进来,“老爷刚好有空,刘管家让我带你们过去。”

    “有劳了。”沈伯谦跟马大姨父也不多说,跟着赵福便走。

    不一会儿到了三进偏厅门口,刘管家正等在那儿,沈伯谦一见他,上前深施一礼“见过刘管家。”

    “沈公子节哀。”刘管家说着把他扶起来,扭头问道,“这位就是你姨丈吧?”

    “正是,这是我姨丈,姓马,我外祖本想亲自登门,可惜身子实在不便出门,特地请我大姨丈一同前来,免得我有失礼之处。”

    “你外祖的事儿我也听赵福说了,上了年纪身体最重要,千万别不当回事儿,保养要紧,老爷不会怪的,马先生还专门跑这一趟,也是太客气了。”

    马大姨父即刻躬身行礼,连说不敢。

    这时里面传来一阵声响,刘管家这才说回正题:“二位稍等,我去禀告老爷一声。”

    “有劳管家。”沈伯谦和马大姨父齐声应道。

    没等刘管家掀帘子回报,就听到里面有人说话:“沈秀才来了吗?快进来。”

    刘管家一听,打起厚厚的帘子,把沈伯谦和马大姨父二人让进厅门。

    跟刘老爷见过礼,沈、马二人大方落座,刘管家转身出去。

    片刻之后,侧门就有小厮端着茶盘点心送了上来。

    不过沈伯谦和马大姨夫正聚精会神的听刘老爷说话,都没注意桌上的茶点。

    这是刘老爷第二次见沈伯谦,但不知为何,说起话来却十分随意,拉家常似的,也不避讳,还问起沈母的丧事。

    沈伯谦也觉得他十分亲切,全都老实交代,当然不忘感谢一番。

    知道沈母的事办得顺利,又听马大姨夫说四里八乡都夸奖沈伯谦孝义,刘老爷似乎很满意,站起来语重心长的拍了拍沈伯谦的肩膀,说道:

    “你小小年纪,做的不错,读书人最怕就是落人口实。

    你娘下葬你没能送终,虽然事出有因,自家人多半能理解,可外人就难说了。

    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被人翻出来参你一本,好在你机灵,这么一来,谁也说不出什么了。”

    刘老爷一通话说的马大姨父连连点头。

    “刘老爷说的极是,连我们这些大人都没想到的事情他都想齐了,也是这孩子孝顺,不然谁能想到这么办七七?既表了孝心也堵了那些人的嘴。”

    沈伯谦则是连称不敢,接着又道谢道:“要不是刘老爷让赵福大哥送去的东西,我就是想孝顺也办不出来。”

    说完屈膝一跪,“您对我先有救命之恩,后又赠银之义,这番恩情,伯谦实在无以为报。”

    刘老爷急忙把他搀起,故作不悦道:“这话见外,生死之间能遇到是多大的缘分?些许身外之物提它作甚?

    还有,你老是这么刘老爷、刘老爷的叫,我听的难受。

    照我说,我年纪也足够做你长辈,你也别嫌弃我们家是商户,以后就叫我一声刘伯伯,我听着舒服,马老弟,你也一样,别见外了。”

    说完笑着招呼二人喝茶吃点心。

    这段日子各种直接、间接的接触,都让沈伯谦清楚的感觉到,刘老爷对他是诚心结交。

    既是如此,他也不是矫情的人,点头改口叫了声“刘伯伯”。

    马大姨父更是没有意见,也跟着点了点头,叫了声“刘大哥”。

    至于报恩的事情,沈伯谦也没再多提。

    既然刘家的恩情他一天半天的也报答不完,老挂在嘴上反而显得没意思,还是等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再说。

    马大姨夫也是这个意思,索性两人都不再多说,低头喝茶吃点心。

    结果,低头一看,沈伯谦心中一声惨叫响彻云霄。

    ☆、第20章 卤汤出锅(上)

    19卤汤出锅(上)

    丫的这两盘点心好面熟啊?这不跟自己拎的那两盒差不多嘛?

    什么差不多,根本就是一模一样的好吗!

    呵呵呵......沈伯谦脑门拉下三条黑线。

    但现在想换也来不及了,一抬头,看到马大姨夫那张同样无奈的尴尬脸。

    从刘家铺子买点心就知道可能会被认出来,但这个情况......

    撞衫听的就多了,丫怎么还有撞点心的?

    沈伯谦索性也不解释,认了吧。

    他自嘲的指了指放在一边的点心和酒,笑道:

    “真是巧了,这阵子家里有事儿,给您的谢礼还没准备好,听说刘家吉祥点心出品好,我就到县上买了几样点心并两坛子酒,本想借花献佛,想不到.....”

    “啊?哈哈哈,一样的?那真是巧了,没事儿,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个主意。

    不如这样,两坛子酒我收了,放着也不怕坏,点心你拿回去,送人或自己吃都是上好的。”

    刘老爷说的竟十分恳切,但沈伯谦一听急了。

    这哪有送了礼又拿回去的。

    刘老爷抬手一压示意他稍安勿躁,接着说道:“点心是刘家出的,我爱吃,也常吃,只是我到底有些年纪了,这样的东西,吃不了几块。

    而且说句不怕你们恼的话,吃得多了,我也不稀罕。

    要是收了,你说我是吃还是不吃?不吃,这到底是你一片心意;吃,我家里多的是,而且都是刚做的。

    倒是你,少来县里,这两盒点心算是我送的,既然叫我一声伯伯,咱们也别弄这些虚头巴脑的,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也算你不白来县里一趟。”

    刘老爷话音刚落,刘管家匆匆走了进来,见到沈伯谦又要起身推辞,垂手侧身道:

    “沈公子切勿推辞,我家老爷从不打诳语,刚才就命我准备两盒吉祥铺子的点心给沈公子带回去做回礼的。

    可巧儿今天生意好,几样上好的都卖完了,我正着跟老爷讨个示下。”

    “对对对,伯谦啊,你看,这就是天意,酒我留下,就当全了你的心意,可这两盒点心?你再推辞可就辜负我一片心意了。”刘老爷故作严肃的说道。

    看他们主仆二人一唱一和,说的恳切,沈伯谦只好放弃,无奈的道了一声,“如此,就让刘伯伯见笑了。”

    刘老爷“嗯(三声)”了一声,装作不满的说道:“这话见外,咱们以诚相交,说什么见笑不见笑的。”

    言罢,双方都不再提点心的事儿,刘老爷改问起沈伯谦以后学业打算。

    这事沈伯谦倒是仔细考虑过,最近一次乡试时间在明年,他守孝是断不能去的,下次就要再等三年。

    这前后就是四年,这么长时间让一个过目不忘,又有着超前见识的人只准备一次考试,绰绰有余的太绰绰有余了。

    时间可不能这么浪费。

    所以他打算一边读书一边在老家把根基立起来,将来无论有什么事儿,都有个老窝。

    毕竟,这个时代已经脱离了他原先知道的历史轨迹,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说不定还会突然打仗什么的。

    万事还是安全第一。

    刘老爷一问,他不加思索、有条不紊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决定在家为父母守孝,也把沈家立起来,暂时不到县学来念书了。

    闻言刘老爷有些替他可惜,不过也能理解。

    大兴王朝以孝治国,沈伯谦这么做虽然表面上看是耽误了三年,但长远来说,对他有百利而无一害。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马大姨父看天色不早,就眼神儿示意沈伯谦该告辞了。

    沈伯谦也没想到聊了这么久,看着窗外西斜的太阳,正要起身,刘老爷突然问了一句:“哎?对了,你刚才是不是说在给我准备谢礼?”

    “额.......是的。”沈伯谦被他问的愣了一下,迟疑着答道。

    “伯谦,咱们认识虽不久,但你这个人重情重义我是知道的。

    你家里才办了这么大的事儿,听我一句,别费这事儿,有时间多来看看我就行。”

    沈伯谦又迟疑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说清楚,“其实这个谢礼倒是花不了多少钱,只是稍微麻烦一些,我可能要试几次才行。”

    他这话说的含糊,但刘老爷似乎却很感兴趣,一个劲儿的追问。

    沈伯谦无奈之下,只得把用药材、香料,和食材一起做卤汤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特地说明这几个配方是从一本奇书上记下来的,想送给刘家聊表谢意。

    谢意什么的刘老爷倒是没怎么关注,但听他说卤味,刘老爷有点儿忍不住了。

    尤其是沈伯谦说其中一种口味重些的卤汤做出了的卤味,醇厚不腻、香鲜美味,具有香、辣、麻、嫩的特点。

    光是闻着都让人欲罢不能,急于品尝;

    入口甜中带辣,辣中带麻,麻中带香,且甜而不腻,辣而不燥,麻而不涩,香味入骨入里,美妙无穷,使人食之不忘。

    听到最后,刘老爷一拍桌子:“不行,你不能走了,就在我家做。要什么我来准备,听你这么说,我要是不吃到嘴里,连觉都睡不着了。”

    沈伯谦一想,刘伯伯若是没有香料和药材入食不妥的想法,那他这个主意倒是真不错,有些没找到的东西他路子广肯定有办法。

    可,眼下是春耕的时候,他又有些担心家里。

    刘老爷一眼就看出来他的顾虑,转头对马大姨父说道:“马老弟,你看这样行不行,伯谦呢,就先在我家住几天,等把这个什么....什么?”

    沈伯谦忙接道:“卤汤。”

    “对,等他把这个卤汤弄出来让我解解馋就放他回去,家里的事儿呢,麻烦你给照看照看,要是实在不行,就从我这儿带俩伙计回去帮忙,你说怎么样?”

    马大姨父今天走着一遭,一番交谈下来,即看出了刘老爷对沈伯谦的重视,又更加佩服刘老爷的为人。

    毫不犹豫的点头道:“不用伙计,家里的事儿包给我,保管料理的妥妥当当。”

    但沈伯谦却有些其他想法。

    卤味这个东西,巨头做的再大,也不可能完全垄断市场,总要有些小商户参与进来。

    而这个小商户的代表,他看中了马家和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