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后悔药在线阅读 - 第49节

第49节

    辅国公安均廷一进门,就见老夫人面沉似水,忙给母亲问了安,老夫人也不废话,将刚才韩福胜回报的事情说了,安均廷也愣了一下,随即眉头紧皱,思忖半晌。

    北安候魏观涛,字子楚,是武将出身,随昊玄帝在军中多年,是皇帝的心腹爱将,“嘉炆之乱”中,他是从龙之臣,性子豪爽、耿直,对皇帝忠心耿耿,很得皇帝的爱重,一直掌握着京郊神机营五万人马,是皇帝的亲卫。对这门婚事,安均廷其实是很乐见其成的,可是他看了看母亲的脸色,知道母亲是绝不会允许自己为了家族的利益,将元敏的终身交托这样一个人的,他又想了想,这样也好,皇帝生性多疑,对安家一直防备,如果自己真的跟北安候结了亲,只怕皇帝的疑心更甚,不如反其道行之他挺直背,眉目朗然,道:“想不到,魏子楚那般豪烈爽直的性子,竟然有这么个斯文败类、禽兽不如的儿子,哼,这门亲事,就此作罢,母亲放心,好在咱们俩家还没有议亲,大部分人都是在捕风捉影,没有什么真实的凭据在,对敏儿的名声无碍的!”

    老夫人脸色稍霁,点了点头,道:“好,秦夫人那边我就说找了钦天监的人合了八字,咱们家元敏需配个木命的人才好,你先跟钦天监的陈大人打个招呼,若非必要,咱们也不必得罪了北安候府,不过,”老夫人的眼睛迸发出锐利如剑一般的光芒来:“依我看,打起来,也好!”

    安均廷一震,看向母亲,那双锋锐的眼睛闪动着了然的光芒,母亲,依然是当年那个精明锐利、一身傲骨不逊须眉的女子啊!

    安均廷一笑:“是,儿子听凭母亲吩咐!”

    半个月后,京城中又流传了新的八卦,辅国公府和北安候府因为儿女姻缘的事情起了龃龉,原因是北安候府先跟辅国公府的嫡出大小姐提了亲,辅国公府先是有了意思,相看了一番,也很中意,谁知道请钦天监合了八字,发现俩个孩子的命相不合,就推了,另外定了江南林家的四公子。俩家过了定,婚期定在大小姐及笄之后。谁知北安候觉得没面子,在一次聚会上喝醉说了“虎子焉能娶犬女?”气的辅国公府的二爷安均承找碴跟北安候的小弟弟魏观风狠狠打了一架,如今辅国公安均廷和北安候魏观涛上朝下朝见面都跟没看见似的,一个冷冷一哼,一个鼻孔朝天,甚至有一次皇帝赐宴,俩人坐席离得比较近,辅国公居然要求调换席位,皇帝倒是没生气,只是淡淡的说了几句,就由了他们去。

    ☆、195第四十五章

    元敏定了亲后越发不能轻易出门了,只好三五不时的下了帖子请贞娘上门来玩,因为元敏的亲事,老夫人越发的视贞娘为贵人,每次来都必要赏些东西回去。

    来而不往非礼也。端午节时,贞娘特意提了一小篮粽子给元敏送了去。

    “这么重,你还特特送来了?我瞧瞧,都什么馅的?”元敏拿了一只翠绿清香的粽子放在掌心惊奇道:“怎么这么小巧?你这三个也就合我们府上的一个吧?”

    “这东西吃多了伤胃,不易消化,我想着你爱吃,每种都尝尝,怕就吃多了,不如裹的小巧些,看着好看,也不容易吃多。”贞娘拿了个闻闻,笑道:“这个是蜜枣的,这个是芸豆的,这个是黄米的,这个是火腿的,这个是咸蛋黄的”

    元敏惊讶道:“咦?你怎么会裹南方的粽子?咱们北边不都是蜜枣的吗?这火腿和咸蛋黄的我以前吃过,说是南边人爱吃的,你也会?”

    贞娘故意逗她:“我这可是为了你好,想着将来你嫁到林家去做媳妇,总是要适应这咸粽子才好,这会我先让你尝尝,到时候你就好适应了”

    元敏反应过来,羞的满脸通红,伸手就过来咯吱贞娘,一边骂:“你个臭丫头,就知道你没好话,看我撕了你的嘴”

    贞娘身子娇小灵活,回头就跑,俩个人一个追一个跑,还边跑边回头,冷不防撞上了个人,贞娘“哎呦”一声,被那人伸手一护,俩个人一下子都跌在了地上。

    贞娘一看,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身穿白色刻丝绣翠竹道袍,头戴逍遥巾,面如冠玉,眉如墨裁,一双杏眼如烟雨碧潭般幽深朦胧,唇角微微上翘,似笑非笑,看上去让人有温暖和煦之感。

    “哥哥?”元敏跑过来,扶起贞娘,笑道:“哥,你怎么来了?今儿不是上课吗?怎么回来了?”大约是听到了动静,门外守着的几个大丫鬟红蕊、杏仁、兰麝等也都忙忙的进来,一时间屋子里莺莺燕燕的热闹了起来。

    红蕊扶起元宗,帮着打扫了几下,贞娘上前见过礼,元宗还礼笑道:“很久没见过贞meimei了,今儿好巧!”

    贞娘但笑不语。

    元敏笑道:“贞娘是给我送粽子来的,偏你会赶,竟来的这么巧,少不得要便宜你几个尝尝!”一面说一面让两个人上炕坐着,吩咐兰麝剥几个粽子用碟子盛上来。

    元宗自回了京城就整日忙于功课骑射,基本都在外院或自己的书房,很少到meimei这里来,竟是一次也没见过贞娘,这是两人时隔三年的第一次见面。

    对面的女孩似乎长大了也长高了,如同初春的杨柳,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初见了少女的轮廓,晶莹雪白的肌肤,迎着阳光泛着玉一般的莹润光泽,像春日里刚刚绽放花瓣的花苞,粉嫩粉嫩的。两道弯弯的柳眉,一双杏眼,睫毛很长,很密,衬着眼睛如雾似幻,朦朦胧胧,像一湖安静澄清的碧水,深不见底。

    元宗怔了怔,记忆中那个小姑娘长大了,春日里,粉白的梨花丛中,镇静的看着他们,毫不犹豫的低下头去吸毒血,那个画面似乎一直存在他的记忆当中,然而时光荏苒,那个小女孩不知不觉,有了少女的轮廓,以后,她会如同花蕾绽放,极尽鲜妍,如同他见过的很多少女,定亲、嫁人、生子、老去、凋谢忽然心底生出些不知名的感慨来,元宗无声的叹了口气。

    粽子被剥好,切成了小丁,用甜白瓷彩绘的碟子盛了上来,元敏兴致勃勃的夹了一块,尝了尝:“嗯,好吃,这火腿很香,还放了些香菇呢,肥而不腻,味道醇厚,嗯好吃好吃。”

    元宗也夹了一块尝了,点头笑道:“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贞meimei好手艺。”

    贞娘的只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端了茶碗饮茶,听了元宗的话,皓腕一顿,垂了眼帘,安静的微微一笑:“世子爷过奖了!”

    元敏笑道:“你们俩做什么这么客气?哥哥可还记得贞娘第一次上咱们府上做的那几个菜,现在我想起来都觉得回味无穷,哎,贞娘,将来你定要和嫁到一个地方去才好,我三五不时的也能上你们家去蹭饭!”

    一旁的乳娘欧氏嗔道:“你一个堂堂大小姐却说出这等蹭饭的话来,也不怕人家许小姐笑话?”

    元敏不以为意,笑道:“贞娘和我好,才不会笑话我呢!”

    贞娘掩着嘴但笑不语。

    一时又有红蕊拿了张帖子进来回话,说是罗家二小姐罗秀玉下了帖子,请小姐明儿端午过府一聚。

    元敏的脸刷的就下来了,一把就将那帖子扔到了一边,柳眉倒立,撅着嘴道:“我不去,你去回罗家的人,说我病了,起不来去不了!”

    欧氏忙呸了两声:“小祖宗,好好的,咒自己做什么呢?你不乐意去也得去啊,听说这次请了咱们京城里所有富贵人家的小姐呢,那罗家如今是圣上的亲家了,他们家大小姐如今可是太子妃了,您就是在不乐意,好歹也要顾忌了太子妃的面子不是?”

    元敏越发来气,恨恨的道:“太子妃怎么了?太子妃是她jiejie又不是她,每回都摆个高贵的不得了的谱给我们看,让人没得恶心,我宁可在家里闲着也不去!”

    元宗悠然笑道:“庄子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meimei不以富贵论知己,性情中人也!”

    欧氏嗔道:“小姐这脾气本就爆炭儿似的,您不帮忙劝着点,还火上浇油,真是的”

    贞娘看元敏这样,又事关两府的体面,自己没有说话的余地,忙指了个事,先告辞了。

    一直跟着的暖语笑道:“这大小姐怎么就那么看不上罗家二小姐,上次我跟您来的时候也听到大小姐抱怨,说罗家小姐这样不好,那样不对的!”

    贞娘安静的靠在绣了喜鹊登枝大红罗靠枕上,随着车轮子有节奏的颠簸懒洋洋的笑笑:“不过是敏jiejie直性子,受不得罗家小姐的傲慢罢了,都是出身富贵公卿家的小姐,都是家里如珠如宝似的娇惯着,受不得半点委屈,没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她的唇角浮现一个略带讽刺的笑来,这样的事情,她原是司空见惯的,富家小姐见比家境,比首饰衣衫甚至比未婚夫婿的地位官职,像一群井底之蛙,比着夸耀自己的见识,落在高飞的大雁眼底,不过是无知愚蠢罢了。她已经懒得去理会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了:“对了,可嘱咐让我娘按时吃药了?”

    “咱们临出门的时候嘱咐了好几遍呢,您放心吧,俏月心细,不敢忘的!”

    “嗯,咱们一会路过隆福寺停一停,那卖的小豆糕和花生粘我娘和纯哥儿都爱吃,咱们买点回去。”

    暖语清脆的应了一声。

    回到家里,正赶上纯哥儿放了学,依偎在杜氏怀里瓮声瓮气的说着学堂里的事,逗的杜氏眉开眼笑。

    贞娘看着这温暖的画面立刻觉得心里充满了安宁和幸福。

    “姐,你回来了!”纯哥儿高兴的蹦蹦跳跳的过来,贞娘捏捏他的小鼻子,疼爱的笑道:“今儿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不是逃课了吧?”

    “才没有呢,明儿是端午,学堂里放假,先生今儿让我们早些回家包粽子呢!”

    “呦,纯哥儿还会包粽子呢,那jiejie可得好好尝尝!”贞娘故意逗他,纯哥儿涨红了脸,噘着小嘴道:“我,我现学,我学学就会了!”

    杜氏笑道:“你这孩子逗他干嘛?他哪里会包粽子,会吃还差不多!”

    贞娘将手里的两包点心放到炕桌上,笑道:“来,jiejie今儿买了你爱吃的小豆糕和花生粘,去洗洗手,来尝尝,娘,你吃药了没?”

    “吃了,那俏月得了你的嘱咐,眼巴眼望的看着我吃药,连个碗底都看着让喝了!生怕剩下了!”杜氏嗔道:“我算看出来了,这俩丫头跟你是一伙的!”

    贞娘笑嘻嘻的拿了两个花生递给杜氏:“娘,若不是您素来不爱吃药,每回都能躲就躲,哪里还要我们这样看着您啊?”

    杜氏也有些不好意思,她这辈子,什么苦什么罪没受过?偏就怕吃药,原先家里穷,有病能挺就挺着,挺不住就熬碗姜糖水喝喝,盖上大被捂一身汗,自从上次病了,贞娘和许怀安就坚决要求她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要找大夫看病吃药。那药一碗一碗的,苦的人舌头发麻,她是在是打怵。

    “今儿陈嫂做什么了?我饿了,咱们什么时候摆饭?”

    俏月一边帮着贞娘换了家常的苎麻小袄,一面回道:“今儿是奶奶亲自下的厨,做了绿豆稀饭和rou末烧饼,还有咱们糟的鱼,已经好了,奶奶尝了说刺都是酥的。”

    贞娘伸伸舌头,笑道:“真的?你说的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娘,我最爱吃你做的rou末烧饼了,一咬一汪油,外酥里嫩,那rou丁都是用甜面酱腌好的,嗯,想想都馋!”

    杜氏知道女儿这是故意逗自己开心,笑着吩咐摆饭,让俏月带着纯哥儿去洗手,拉了女儿上炕,说起许怀安晚上要回来:“你爹在国子监念书,我寻思着咱们原先在镇上年节都要有些人情来往的,如今怕是更要多些,就让陈嫂备了四十个各色粽子,还有两篮子鸡蛋,预备着,看看你爹明儿会国子监要不要拿些给老师同学什么的。”

    贞娘笑道:“娘想的真是周到,我都给忘了!”

    杜氏笑道:“你啊就知道安慰娘,你和陈嫂包了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粽子还有许多南边口味的粽子,还不是预备了要给你爹的,你这小丫头,精的猴儿似的,也不知道像谁?”

    贞娘就赖到她娘身上撒娇:“像您呗”

    杜氏搂着女儿,摸着她顺滑乌亮的发丝,心里有些酸楚,这个孩子太过早慧懂事了些,家里的事情有一多半都是她想着的,就连山东庄子上的庄头和京城铺子里掌柜的报账,也都是贞娘利索的算一遍,交给许怀安或自己,让他们去跟掌柜的交涉,家里的收入支出也都是贞娘计算,年年都有不少盈余,日子过的富足安逸,许怀安有次感慨道:“这孩子可惜了,若使个男孩子,必可振兴门楣,兴旺家声!”

    算来女儿已经十岁了,过个一二年就应该找婆家了,这么个精明孝顺、知书达理的女儿,不知谁家能得了去,自己和丈夫定要好好给女儿挑挑才是。

    晚上许怀安回来,杜氏跟丈夫说起辅国公府的大小姐定了亲事,又说起贞娘也十岁了,过几年也该找婆家了,叹了口气道:“我原想着将贞娘许给石头的,那孩子厚道,又知根知底的,上面没有婆婆,我大哥那人是个心胸豁达的,进门就当家,咱们闺女定不会受气,谁知道”说着净落下泪来,许怀安见妻子伤心,忙劝慰一番,又道:“贞儿还小,十三四岁再说亲事也不迟,况且此刻边关不许贸易,把手森严,等过一两年圣上开恩,许就能出关找找大哥,我总觉得大哥那个人不会就这么轻易没了的,那么多年江湖都闯荡下来了,大哥是个福大命大的人,这会儿咱们最要紧是帮着把他的产业看好了,等他们爷俩回来有房有铺子有地,手里还能有钱,这样日子才好过不是?”

    ☆、196第四十六章

    他说的不错,此刻在千里之外的关外,正是草色如碧,山林俱染的好时节,福大命大的杜大壮正四仰八叉躺在山坡上幸福的喝着烧刀子,唱歌。唱得是北地流行的小调:“野渡无人,来时正是浅黄昏,吃郎君做到二更深。芙蓉脂rou,贴体伴君”这本是最下等的妓院里窑姐儿唱的yin词小调,原是莺声燕语、软玉温香的唱来的勾人魂魄的,杜大壮破锣一般的嗓门,杀猪似的用劲吼出来,满山谷都能听得见,让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欲哭无泪、生不如死离着他不远处蹲着俩个穿着青色短褐的汉子,一个嚼着草根,一个咬着后槽牙狠狠的灌了几口酒:“娘的,老大又唱歌了,我他娘的以后再听不得小香玉唱这个调调了,一听老子就想吐”嚼草根的呸的吐出了一嘴碧绿的渣滓,没好气的说:“cao,别那多事,唧唧歪歪跟个娘们似的,老大那是高兴的,咱昨儿劫的那俩挖坟贼的货,够咱山上一年的嚼用了,嘿嘿,老大那身手没的说啊,上去三下五除二,收拾的俩小子屁都不敢放一个,上次咱们师爷说的要建个啥来的?马场?对对就是马场,等咱建成马场,咱还用当土匪?”另一个依然愁眉苦脸,仰头看天,怅然的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干了一件这辈子最愚蠢的事情,打劫。

    本来山贼打劫那是正常工作,他李二狗是这一带小有名气的山贼,他领着二十几个人占了这座名叫“鸡鸣山”的地方做了大本营,当然说大本营有点过了,充其量就是个小窝棚似的寨子,这鸡鸣山也不知道是谁给起的名儿,据说是古时候有个什么神鸡在这落脚,发出了十分清脆优美的鸣叫,后来这座山山就叫鸡鸣山,李二狗很不喜欢这个名字,还不如叫狗鸣山呢,还合他老人家的名字。这鸡鸣山在广宁卫和大宁之间,紧邻着辽河,是进关的必经道路。

    李二狗原是大宁李家集的农民,这地方是边陲,老百姓经常被鞑靼人袭扰,时间久了,都养成了极为彪悍的民风,听说鞑靼人来了都不跑,干脆拎着锄头镰刀赤膊上阵,连女人也都悍勇异常,拎着擀面杖就敢冲出去跟鞑靼人干,后来发现大金朝廷比鞑靼人还狠,征税备战,征税抗旱,反正名目繁多,李二狗的爹是个暴脾气跟征粮的官打了起来,动了刀子,居然把那官给杀了,爷俩一琢磨肯定没活路了,反正是俩老光棍,干脆上山当了土匪。

    鸡鸣山一带是个三不管地带,盗匪众多,人种复杂,有大金的逃兵,鞑靼人、瓦拉人、女真人、甚至还有流落到这里的罗刹人,好勇斗狠,三五成群啸聚山林,光鸡鸣山一带就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土匪窝子,李家爷俩就在这一带做了土匪,土匪这行业也是有风险的,做了不过两年,李老爹就被人给宰了,李二狗继承老爹遗志,继续这份看上去没什么前途的事业。

    两年前李二狗领着俩人在山里瞎转悠,想打点野味打打牙祭,却碰见一个一身青色道袍的人昏倒在山崖上,李二狗一时好心眼发作,给救了下来,这人自称叫孟留衣,是个四处流浪的剑客,当时在练一门什么功夫走火入魔了,这位孟先生是个十分诡异的人,一张俊美的不像凡人的脸,还能文能武,当然在李二狗的心目中,能识文断字的学问人是个了不起的人,可这个了不起的人实在没什么远大志向,居然非要留在山上给他当师爷,可十分没有师爷的自觉性,整日里在山里四处溜达,吹吹萧,看看景,基本上没干什么正经事,时间一长,李二狗终于反应过来了,这个家伙根本就是没地方吃饭,在这蹭吃蹭喝来的,可怜自己还把他真当个师爷供着了!

    李二狗悲惨的人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鞑靼人攻进大同,朝廷和鞑靼人开战,土匪们跟着顺水摸鱼,捡点残羹剩饭,十分踊跃的帮着获胜方打扫战场,把死伤士兵身上那些钱袋啊,值钱的物件啊都搜罗一番,碰上押送粮草的,也打劫几车下来,当然他们也敢太过分,惹恼了大部队可不是闹着玩的。

    如此勉强度日的过了几个月,好容易盼着大金大获全胜,鞑靼人跑了,李二狗喝了几个月的白粥,嘴里淡出个鸟来了,决定下山碰碰运气,呵呵,运气可不就来了。

    离得老远就看见五六个男人摇摇晃晃的走过来,李二狗大喜,带着一票人马,大马金刀的站在路中间,脸朝着天,熟练的大吼:“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后面的他没念出来,因为他的手下梁大头捅了捅他的腰。他低头一看,荷,前面站着这六个男人衣衫褴褛,脸上像是好几个月没洗过了,基本上看不清面目,身上那也不叫啥衣服了,基本就是一条条的布条,勉强凑合着挂在身上,他再看看自己和手下们,虽说都是青布短褐,可好歹还是件衣服啊,就这几位,穿的还没自己好呢,打劫什么啊?估计身上除了虱子和泥垢就没别的东西了。

    李二狗十分沮丧,吃了好几个月的素了,好容易寻思下山找点rou,还遇到这么一票穷的无以伦比的人,点还真背。

    他郁闷的挥挥手,示意手下让开,让这群人过去。

    然而,史上最奇妙的被打劫者出现了,这群人最高壮的一个男人冲了出来,满脸惊喜的冲到李二狗跟前,眼神中充满了亲友重逢似的喜悦,好像李二狗是他八辈子没见的兄弟:“你是土匪吧?你要打劫我们吧?太好了,来,快,打劫我们,把我们劫到山上去,快”

    这一刻,万籁俱静,这一刻,所有土匪对打劫的认知遭到了严重的颠覆,这一刻,李二狗脑瓜子嗡嗡作响,这是什么状况?强烈要求被打劫?

    他不由自主向后退了一步,那个男人可不管这些,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子,兴奋的说:“快点,快点,我们这就上山,我们四天都没吃东西了,老子饿的能啃下一头牛”

    李二狗瞬间明白了,这哪里是要求被打劫?这分明是要求上门打秋风的,可此刻手腕子被死死的攥在人家手中,人家分明就是个练家子,四天没吃饭还把自己手腕子攥的生疼好像要断裂似的 。他用力的想要抽回手,可对方纹丝不动,李二狗脸涨得通红,声嘶力竭:“你,你放手”

    对方轻轻一带,干脆一把扯过他半个身子,好像俩人多么亲密似的搭着他的肩膀,拽着他就往山上走,笑道:“来,来甭客气啊,咱先跟你回去,我们吃饱了,你再慢慢劫啊”

    李二狗被拽的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有心叫手下帮忙,又举得太丢人,打劫的被人劫,说出去他李二狗还有什么脸见人?

    一群人就这么拖拖拉拉的上了山,这群被打劫的人十分豪迈,将李二狗寨子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风卷残云全部吃光后,最高的那位才打了个饱嗝坐在椅子上通报了姓名:“我叫杜大壮,兄弟,你叫啥?”

    李二狗看着被舔的干干净净的锅和碗,简直想吐血,可轮武力自己根本不是对手,论人手人家这几个也都是练家子,只好咽了口气,闷闷的道:“俺叫李二狗。”

    “哦,李兄弟,那啥,求你个事呗,我儿子病了,你能给找个大夫吗?”杜大壮一点也没有被打劫者的自觉性,指了指一个兄弟扶着坐在那的面色惨白、奄奄一息杜石头,李二狗差点想咬人,什么玩意?吃了我的喝了我的,还得让我给找大夫?咱俩这是谁打劫谁啊?

    刚想回绝,一个声音插了进来:“谁病了?”白衣如雪,仙人风姿的师爷孟留衣大侠出现了,一张俊美精致的让人窒息的脸一出现,就让人觉得大厅似乎瞬间光亮了,所有人都觉得眼前一亮,呼吸一顿,然后自惭形秽,这样一个美的不像凡人的男人,风姿高贵脱俗,仿佛天山上盛开的雪莲,晶莹圣洁,让人心生神往。

    孟大侠对所有人如痴如醉的目光不以为然,伸手将冰凉玉雕一般的手指搭在杜石头的脉搏上,一会,开口道:“嗯,筋脉不通,心肺受损、体有恶寒,基本上生机已断,非常好!”

    杜大壮被这一番话拉回了现实,啥玩意,儿子生机已断?那就是要死了?他嗷的一声扑了过去,一把抓住杜石头就开嚎:“儿子啊,儿子,这可咋整啊?我还琢磨着回去给你娶贞娘的,你就这么死了,爹可咋整啊?”

    杜石头勉强睁了睁眼,气若游丝,心里却没好气的想,你咋不早说,早说我就不跟你出关了,被瓦拉人当了俘虏,当奴隶使唤,钱没赚到,命却要搭进去了原来杜大壮爷俩收皮货,正赶上打仗,俩人的商队被瓦拉人俘虏,虽然杜大壮几人武艺高超,可架不住双拳难敌四腿,被一队瓦拉人打了个半死,当了奴隶。杜石头年纪小,虽然有几下拳脚,可毕竟底子薄,也没吃过太多苦,瓦拉人对金人恨之入骨,对这些奴隶根本就不当人看待,修建壕沟,打造兵刃,背沉重的条石,这类活都是他们干,还要三五不时的吃不饱,挨鞭子。杜大壮等人憋着劲等着金人和瓦剌人开仗,他们好趁乱逃出来,这一等就是几个月,好容易瓦剌人大败,一群人逃了出来,杜石头也病倒了,杜大壮几人背着杜石头风餐露宿走到了鸡鸣山,饿得前心贴后背,正好遇见了李二狗来打劫,杜大壮简直像看见了天上掉下了馅饼,哪里能放过,强行要求到了山上,先吃饱肚子再说!

    孟大侠等杜大壮哭了一会,才轻声细语的道:“哭完了吗?我还没说完呢。”

    “啊?”

    “他生机已断,可有我在,只要他拜我为师,学我的武功,就能救他的小命!”

    “那你不早说!”

    “我看你哭的挺有情绪的,不想打扰你嘛!”

    杜大壮想骂娘,可眼前这个人能救儿子的命,这话就只好噎回去了。

    杜石头后来才知道,自己的便宜师傅是多么的恶毒,他这门功夫名叫“浴火功”,是五百多年前,武林中最为神秘的“火凤”教教主明飞羽传下来的,这门功夫必须要筋脉尽断、生机将灭之时,由人打通任督二脉,灌注一种古怪的真力,将周身经脉、肺腑游走一遍,方能开始,也就是所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个度很不好掌握,要纯阳或纯阴之身,不可以年纪太大,还要生机将断未断,有许多人为了练这门诡异的功夫将小命搭进去的。

    孟留衣找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发现这样合适的徒弟,正琢磨着是不是要找个差不多的人弄的半死不活,杜石头就自动送上门了,机缘巧合啊,天降徒弟啊,怎么不让杜大侠欣喜若狂呢,立刻抓着杜石头拎到后山僻静处,深情款款的看着杜石头,悠闲的等待着杜石头就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迅速的截断了他全身的筋脉,将真力灌注进他的身上,快速的将他全身筋脉和肺腑脏器游走一遍,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

    第二天,杜石头醒来,发现自己全身如同被重新组合了一遍,浑身轻松舒适,丹田处有一股暖流涌动,感觉身体轻盈,浑身是劲,再看那位神仙般的美人师傅,笑嘻嘻的看着他,深情的说:“活过来了?嗯,我师傅果然没骗我,这方法真的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