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后悔药在线阅读 - 第42节

第42节

    ☆、174第二十四章

    安府的小厮得了何老怪的嘱咐,忙通报给了他,何老怪不敢托大,亲自进去回了老夫人,带了贞娘进了内宅。

    贞娘细打量,见这安府门面只是普通,,内里却另有乾坤,这院子极是阔畅,约*丈宽,铺着大块的方正青石,正面是座堂屋,铺了大红波斯织金绒的地毯,堂上悬了一块黑色金子的匾额,上书“福衍堂”,两边是大红廊柱上刻的楹联,上联是“一路沿溪山复水”,下联是“几家深树碧藏楼”。

    绕过正堂,后面是一个小巧精致的花园子,遍植了牡丹芍药等颜色鲜亮的花,让人一眼看去只觉得花团锦簇,中间是太湖石搭起的假山,颇有玲珑嶙峋之态,中间是一座小小的拱形竹桥,下面是不知哪里引来的一丈宽的活水,水里放了些锦鲤,睡眠栽了几颗睡莲,此时花苞紧闭,正酣睡着。又往前走了一会才见到游廊抄手,一些丫鬟婆子三三两两的走过去,翻过去是刷的雪白的照壁,过去了就见一溜十来间屋子,想来这就是内宅了,何老怪刚要说话,却听见里面传来数个女子的哭声,忙止了步,小声问门前的小丫头:“这是怎么了?”

    那小丫头神情一黯,道:“孙小姐前被蛇咬了,老夫人怪罪下来,小姐身边的几个丫鬟婆子都被打发出去了,今儿人牙子来领人来了,那几个哭着求情呢!”

    何老怪叹了口气,孙小姐身边的几个丫鬟他见过,都不错,被卖了去,一辈子就全毁了。

    声音没持续多久,就安静了下来,一个穿着翠绿色裙子的丫鬟出来接了他们进了内院,院子里打扫的十分清洁,只肿了几颗桂花树,正屋里摆了一座玻璃落地屏风,上面绘着工笔牡丹,想来这老夫人十分喜爱此花,转过屏风是堂屋,正上面放着一个紫檀木的贵妃榻,上面坐着的正是那位老夫人,穿着沉绿色绣了缠枝牡丹纹的细葛褙子,下面是莲花白的襦裙,压脚上绣了一圈浅绿色的云纹,头上梳着家常的平髻,勒了一条深紫色嵌蓝宝的抹额,正端着一杯茶细品,脸色不大好,见贞娘来了,面色才稍微好转一些。

    贞娘忙上前见礼:“贞娘给老夫人请安,昨儿得了老妇人的赏,今儿特来致谢,原该是我母亲来的,只是父亲去了府学,家中弟弟尚幼,又有生意,实在脱不开身,特意让奴家来给老夫人磕个头,多谢老夫人的赏赐,奴家一家实在感激不已。”说完放下手里的东西,在地上给老妇人磕了一个头。

    老夫人忙让身边的嬷嬷扶她起来,笑道:“这孩子,你救了我孙女的命,就是救了我的命,那么点钱算什么?”

    贞娘站起来又施了一礼,笑道:“老夫人实在抬举贞娘了,实在是小姐福大命大造化大,能遇难成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呢,想来小姐将来是有大造化的人!”这一番话说的老夫人心花怒放,跟身边的嬷嬷笑道:“看看,这孩子虽是小家的孩子,口齿伶俐成这样,可着我们府里净也找不出这样伶俐的孩子了,来,贞娘,你过来。”

    贞娘上前几步,斜着身坐在老夫人的脚踏上,老夫人见她这样懂规矩,心里喜欢,拉着她的手细细打量,见贞娘小巧的瓜子脸,一双水盈盈的杏子眼,瞳仁清澈,透着股子勃勃的英气,鼻梁挺秀,菱形小嘴红润,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老夫人见她口齿伶俐,举止大方,又生就个精致美丽的样貌,心里就更多了几分喜爱,笑吟吟的道:“好孩子,那日刚进镇子就见了你,前儿还救了我孙女,这就是佛祖说的缘分啊,你是我孙女的贵人呢,我们家元敏伤了腿,正想着找个人说说话,一会你去陪她说会子话吧。”

    贞娘忙笑着答应道:“是,贞娘正好给小姐带了水晶汤包,还有辣酱,只是那辣酱太过辛辣,小姐现在伤着,得等到大好了才能吃。”

    老夫人笑了:“你这孩子,来便来了,还带着东西,太有心了。”

    贞娘抿嘴一笑,十分俏皮:“我娘说了,空着手上人家串门,容易被赶出来的!”

    老夫人哈哈大笑,指着她道:“你这小丫头,合着是怕让我赶出来吗?早听何总管说过你们家那辣酱十分可口,你就送来了,正好,中饭的时候我也尝尝,若好,我们家顺天府有几家酒楼铺子,倒可以买一些去卖卖!”

    贞娘心中一动,暗自盘算,若这辣酱果真能进顺天府,自己固然衣食无忧,这辣酱也可以闯出顺义镇,让更多的人知道这“许娘子辣酱”,此后,自己就可以专门供应辣酱了。顺天以后就是京城了,人来人往,行商最多,若真能在顺天府扎下根,打开局面,自家的辣酱就可以传遍全国,她只想着都觉得热血沸腾,忙压下心头的澎湃,笑道:“那敢情好,只是怕府上的厨子不知道我这辣酱应该怎么做出来,若老夫人愿意,我倒可以给您做两个菜尝尝,顺便也给孙小姐做两个菜。”

    老夫人倒一愣:“你这么小的年纪,竟然会中馈?”

    “贞娘家贫,母亲在外做营生,父亲在学堂教书,每日回来都是过了酉时,贞娘年纪小,不能为父母家计分忧,只好帮着做些饭菜,让父母回到家里能吃上一口热食,也是奴家的心意罢了!”

    一番话说的老妇人和身边的嬷嬷都十分感动,这孩子身量单细,出身贫寒,却十分孝顺懂事,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心疼父母,十分难得,怪道那何老怪说这许家虽然清贫,却也对女儿爱若掌珠,这样懂事知礼孝顺的孩子,谁不爱若珍宝?

    老夫人叹了口气,想想自家的两个孙儿,忽然生出一个想法,自己以前总觉得两个孩子出身簪缨世家,最好跟那些同等身家的孩子来往,现在想来竟是错了,那些同等身家的孩子也不过都是公侯世家子弟,自小没吃过苦,没有过坎坷,所知道的都是书本上的那些儒家学问,内宅的勾心斗角而已,说到孝顺懂事,也不过是些表面文章,拿了针线师傅做的东西,或者厨娘做出的吃食,就说是自己的心意了,说到底也不过是敷衍了事,反不如这贫家女儿,对待父母的一片真挚情感。

    “好,好,苏嬷嬷,你带着贞娘去后厨,嗯,去孙小姐那边的小厨房,也让元敏看看贞娘是怎么做的。”

    苏嬷嬷是老夫人的陪嫁丫鬟,跟了老夫人四十几年,最是知道她心思的,忙笑眯眯的答应了,带着贞娘来了元敏闺房后的小厨房。元敏的闺房在老夫人卧房的后面,单辟出来的三进小院,种了些元敏喜爱的芙蓉花,此时还未开放,只是叶子长的青葱碧绿,生机勃勃。元敏听说贞娘来了,十分欢喜,忙叫小丫鬟带了贞娘进来,贞娘见元敏靠在炕上的大红攒金枝梅花迎枕上,只穿了件白色细葛的单衣,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白皙细小的胳膊,□穿着条天水碧的蚕丝亵裤,裤腿挽着露出一截绑着绷带的小腿,一见了贞娘就欢欢喜喜的问:“你可来了,你那天救了我,还没谢谢你呢!”

    贞娘笑着道了福问:“孙小姐可好些了?伤口还疼不疼?”

    元敏蹙了眉,嘟囔:“疼倒是不疼了,可大夫说余毒为清,还让我好好养着,一碗一碗的喝那些苦药,还要整日在这里坐着,好不耐烦的!”

    贞娘递上两个精致的小笼,抿着嘴笑:“知道小姐肯定吃药吃絮烦了,贞娘特意带了水晶汤包来,小姐先垫垫?”

    元敏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太好了?你快上炕来,还有,能不能不叫我什么孙小姐,叫我元敏就好,我这几天都馋死了你的汤包了,还好你送来了,要不我就叫人去买了!”又吩咐小丫鬟名叫小桃的,拿了碗筷来,给贞娘倒了杯枫露茶,又上了几样糖果,不过是些蜜饯、豌豆黄、水晶马蹄糕之类的。

    自己兴冲冲的夹起一个咬了一小口,里面冒出的热气和nongnong的香气,元敏有了上次的经验,将汤包放进汤匙中,小心的饮了口汤,觉得鲜香无比,笑道:“真好吃,贞娘,我上次吃了这汤包惦记了好长时间呢,偏顺天府竟然一个都没有,我们府里的厨子也笨,做了好几次就是做不出你这个味道来。”

    苏嬷嬷也跟着笑道:“可不是,上次从顺义回来,我们小姐就一天到晚折腾厨房的人,逼的厨娘都跟我唠叨好几次了,说这东西不知谁琢磨出的,净想出这么精致古怪的包子来。”贞娘有些不好意思:“原是因为家贫,一年也吃不上几次rou,想着那rou皮扔了就浪费了,就熬了冻子,可巧我娘包饺子,我一时兴起就每次饺子里舀了些冻子进去,我舅舅吃了说鲜嫩无比,我们娘俩就琢磨着南边兴这样的点心,就做了让大家尝个新鲜罢了,小姐即爱吃,也不值什么,我告诉厨娘怎么做就是了!”

    苏嬷嬷何等精明个人,这汤包即是人家赖以谋生的物事,拿了方子就等于拿了人家的财路,这府上的厨娘不过是雇来的,若哪一天出了府自己做了这营生,岂不是断了贞娘一家的财路。

    忙笑着说:“那就不必了,这东西还是原汁原味的才好,反正就住在这顺义镇上,多会小姐想吃,差了人去买就是了。”

    ☆、175第二十五章

    贞娘知道苏嬷嬷这是为自己好,忙冲她含笑点点头,表示谢意,元敏心无城府,听见了也点头笑道:“还是这里好,要是在顺天府里,整日里都是在内宅带着,不是学刺绣就是学写字,怪没意思的,对了,哥哥今天怎么没来,杏核,去,请大少爷来,就说我请他吃水晶汤包,让他快点来,来晚了,我可就都吃了!”杏核答应了一声去了,元敏又跟贞娘说:“我哥身子弱,吃东西很少,上次吃了你们家那辣面汤,是最多的了,吃了一碗呢,我祖母乐坏了,难得哥哥有这样的好胃口,回来让厨子做,就是做不出来,换了好几个厨子了!幸好你来了,让他也尝尝这汤包,上次他没吃到,我又一天到晚的说这包子好吃,弄得他也好奇,惦记着来了就去你们家买上几笼呢!”

    贞娘笑道:“不过是些小吃食,难得入了你们这些贵人的眼,这样,士为知己者死,我待会给你们做几个菜尝尝如何?”

    元敏惊喜的瞪大了凤眼:“你会中馈?你多大了?”

    “七岁了!”

    “哇,我都九岁了,祖母一直催我学中馈呢,可我就是不爱学,你这么小就会了?你真了不起!等会我也要去见识见识!”元敏是个急性子,恨不能立刻就去小厨房,被苏嬷嬷按住道:“小姐先等会,一会叫两个婆子抬了座椅来,你坐在上面去叶来得及,这会忙什么?好歹让人家贞娘喝口茶吧?”

    元敏不好意思的红了脸,笑道:“贞娘,我是个急性子,我祖母就说我是个急惊风的性子,想起什么就是什么,你别介意啊!”贞娘眉眼弯弯的,笑着拿起茶碗喝了一口:“嗯,我虽不会品茶,感觉这茶的香气好醇厚啊,好喝!”

    “你喜欢?这种茶我喝着还好,你若喜欢一会走的时候给你装上一包,你拿回去好好尝尝去,我爹爱着茶,每年都让福建送来好些呢!”她一面说一面一口一个,三个汤包风卷残云全进了肚。

    贞娘看着她,心想这元敏小姐性格单纯直爽,很是可爱,没有世家小姐的骄矜,倒是个可交的朋友,只是,她姓安?她眯了眼睛,在脑中细细搜索,安姓虽是个大姓,却并不是皇亲,前世功勋世家里惟有辅国公安家了,若她真是安家那位大小姐?眉心不受控制的一蹙,前世她主持王府的时候,安家受命去了东南,惟有这位安家大小姐留在了京城,嫁的是北安侯的世子,深居简出,很少露面,在京城的社交圈子里如同一抹惨淡的暗影贞娘心下叹息,眼神中就多了几分怜爱,那苏嬷嬷看了心里一动,没有做声,继续听着两个小姑娘唧唧咕咕的唠嗑。

    元敏爽朗,贞娘圆滑,又都是岁数相当的小姑娘,彼此自然十分亲热,贞娘虽然出身寒门,却懂得颇多,什么几月份山上有好看的风景啊,几月份有庙会啊,端午节时镇上有什么地方可以看龙舟赛啊,顺天府哪家的零食最好吃,舅舅说过塞北哪里的野马最凶悍元敏听了不胜向往和欣喜,只觉得这贞娘真是自己命中的贵人,比那些侯门公府里的小姐有趣多了,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难得的知己!简直恨不能立刻和她结拜了才好。

    俩人正说着热闹,元宗匆匆走了进来,苏嬷嬷和贞娘忙上前见礼,元宗和煦的道:“别多礼,听说你来了meimei这里,刚见了先生,匆匆的就过来了,上次你救了舍妹,当时惶急,竟忘了致谢,今日正好全了元宗的心愿,多谢姑娘救了舍妹的性命!”说罢净深施一礼。

    贞娘连忙还礼,连道:“不敢当。”

    元敏坐在炕上却笑:“行了,哥哥,你们这套假醋酸文德虚礼弄完了么?快上炕来尝尝贞娘做的汤包,一会她还要亲自下厨烧几样菜,你今儿赶上有口福了,可要谢谢我呢,你这是借了我的光知道吗?”她吩咐杏子端了水,伺候元宗净了手,又亲自夹了汤包给元宗:“你尝尝,里面很多汤汁,吃的时候要小小的咬一口,然后洗干净里面的汤汁才好!”

    元宗自幼身子羸弱,没学会吃饭就先学会吃药,吃的东西但凡凉一点就要闹肚子,三五不时就着凉卧床,吃东西都是极小心注意的,老夫人更是千叮咛万嘱咐,凡是过口的东西都要小心注意,因此长到十一岁还只在外面吃过那么一回吃食。

    苏嬷嬷见元宗要吃汤包,心里就像打鼓似的七上八下的,不错眼珠的瞅着,看元总秀秀气气的咬了一小口包子,小心的将汤汁吮干净,斯斯文文的将包子吃了,点着头说好吃,这才放下心,贞娘忙让丫鬟递过一杯热茶,十指尖尖的递过去:“少爷,你先喝杯茶,缓缓再接着吃,刚从外面进来,一下就吃的多,容易胀气的!”

    苏嬷嬷连连点头:“很是呢,贞姑娘是细心啊!”

    元宗端过茶,喝了几口,又吃了一个汤包,十分高兴:“好味道,贞娘,你年纪这么小,手却这么小,赶明定要教教我meimei才好。”

    贞娘笑道:“少爷小姐且宽坐坐,我这就去厨房给老夫人和小姐做几样小菜尝尝,只是我们贫苦人家的东西许上不得什么台面,不过似给老夫人凑个趣,尝个新鲜罢了!”

    元敏立刻嚷嚷:“我也去,我也去!”苏嬷嬷忙吩咐底下的小丫鬟和婆子抬了椅子将元敏安置在小厨房门口。

    贞娘看厨房不大,收拾的很是干净利落,苏嬷嬷让两个烧火丫头给贞娘打下手,贞娘问过油盐和调料的位置,又在厨房搜了一圈rou和蔬菜,晚上袖子要了条围裙就开始收拾rou和虾,安家厨房里的吃食都是辅国公府每三日派人快马从顺天府送来的,几乎是顺天府有什么,这里就有什么,那虾虽是冰镇的,却个个都有半尺长,看那颜色也十分新鲜,一旁的厨娘叫黄嫂,见贞娘拿了虾,心疼的脸都变了色,要知道这东西现在可是有钱都没处买去的,是浙江总督孝敬给辅国公的,生怕贞娘小小年纪给糟蹋了,却发现贞娘小手极为灵巧的挑了虾线,净了泥肠,用剪子剪掉了虾须和虾脚。

    元敏坐在椅子上,急的身子都直起来了,恨不得跑到贞娘旁边去看看,还一个劲的问:“贞娘,你用什么把那虾腌上的?”旁边的元宗忙小声劝meimei:“你让贞娘好好做,你跟着捣什么乱?”

    贞娘一边将虾用盐和酒腌上,一边笑道:“这是盐和酒,这样去去腥气。”她利落的将土豆切成条,莲藕切成片,年糕切成片,吩咐丫头将火弄旺,在锅里放上油,等油开了,将土豆放进锅里炸成金黄色,又将年糕扔进去炸一遍,最后将腌好的虾扔进去炸成金红色。旁边的黄嫂看的目瞪口呆,跟后面的两个厨娘小声嘀咕:“再没见过这种做法,今儿真真儿是开了眼了,这能行吗?”另一位也摇头:“不过是个小孩子,老夫人看着喜欢,让她哄着咱们小姐高兴呗,怎么玩不是玩,只一样,太糟践东西了!”

    苏嬷嬷冷冷的扫了她们一眼,几个人吓得不做声了。

    贞娘将锅里的油舀出去,少留了一点,放入葱姜蒜爆香,再加入丁香、砂仁、香叶和八角,炒出味道后将这些调料都挑出去,然后放入辣酱,炒出了红油,再依次放进炸好的虾、年糕、土豆条、切好的藕片、黄瓜、胡萝卜,加了一点高汤,稍稍煮了一会,看汤汁变稠,就加入了芹菜和炸好的花生、芝麻来回翻炒,那股子辛辣醇香的味道传了出来,元敏提着鼻子闻闻,笑道:“真香,我现在就流口水了,贞娘,让我先尝一口吧!”

    贞娘刚把虾盛到一个大搪瓷碗里,听见了就笑着用筷子夹了一只虾,用小巧的甜白瓷盘子盛了,给元敏送去。

    又道:“小姐伤未痊愈,原是不能吃太辛辣的食物,只是我放得少,只有少许辣酱的味道,想来不会影响到小姐的伤情。”

    元敏见那素花的白瓷盘子上一直油汪汪,红通通的大虾,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哪里还忍得住,立刻夹了就往嘴里送,被烫的叫了一声,也不肯放下,吹了吹,咬了一口,发觉跟她原先吃的味道完全不同,原来吃的虾不是盐水煮的,就是葱油爆的,吃上去味道鲜,但总是少了些味道,淡淡的,今儿吃的这虾味道浓烈,那股辛辣之味居然让虾中的鲜甜更加明显,炸过的虾rou紧实柔韧,吃上去非常有口感,元敏一边吃一边赞:“嗯,好吃,好吃,贞娘等我腿好了,你定要教我,等我回顺天府,让罗秀玉好好见识见识,省得她一天到晚跟我显摆她jiejie怎么不得了,会做这会做那的!”

    ☆、176第二十六章

    旁边的丫鬟婆子都拿帕子堵了嘴,低了头偷着笑,那罗家是礼部尚书罗致庸的女儿,自家这位小祖宗也不知怎地就是瞧不上那罗家二小姐,来人每次见面都要言语嘲弄几句,那罗家二小姐不过比元敏大一岁,也是生就个刁蛮的脾性,偏有个jiejie教罗素玉,年方十四岁,是罗家嫡出长女,生的好模样,更兼针黹女红、中馈之艺无一不精,琴棋书画也都好,性子娴雅,气质雍容,很得皇后的喜欢,估摸这将来是太子妃的热门人选。

    贞娘此时正忙着将几个柿子用热水烫了,细细剥了皮,放在油锅里细细的翻炒,然后加上水和少量的面粉和糖,慢慢的炖,她寻食材的时候就发现厨房里有一大块卤好的牛rou,拿过来将牛rou切成小块,又拿了土豆和牛心菜都切成块,等锅里的柿子炖的烂成酱,才将牛rou土豆和牛心菜加进去,文火炖着。

    这道菜是当年她在林府厨房里当烧火丫头的时候,她的师傅做的,那时候她受了凉,浑身发烧,什么也不愿意吃,师傅就炖了这汤给她喝,她喜欢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纳闷的问师傅这是什么,师傅调了调眉毛,似笑非笑:“这玩意儿啊,叫什么呢?原本呢叫罗宋汤。可这里没人知道,你师傅我做的就叫月娘汤吧!”

    她那时还小,只觉得汤酸甜香浓,真是好喝,又暖和又开胃,病好后就腻着师傅,非要学,师傅摸着她的脑袋淡淡的笑了:“你喜欢?好,就交给你吧,反正这个世界也没人知道我,好歹留下你,也算留下我在这世界的一点痕迹,贞娘,以后我教你做很多好吃的东西,你好好跟我学,等将来师傅走了,你只要记得,这些东西是一个叫董月的人教给你的就行了!”

    “师傅不是叫月娘吗?”

    师傅的眼睛很黯淡,神色很茫然,只是直直的望着远处,半晌才低声的嘀咕了一句:“月娘?哼,我也不知是倒了什么霉,好死不死居然穿到这么个女子身上了”

    贞娘只觉得莫名其妙,她的师傅月娘,一直是个神秘、古怪的女人,她在她身边呆了三年,三年后,她无意中救了夫人一命,被调去夫人房里做了三等丫鬟,月娘却在几天后神秘的失踪了,她再也没有了她的音讯趁着炖汤的功夫,贞娘寻了一只鸡腿,让小丫鬟剃了骨,用胡椒粉和盐白酒抓匀腌上一会,拿了两只咸蛋黄,裹到鸡腿里,用棉线扎进,裹到一张荷叶里用大火蒸了,自己在另一个锅里放了油和葱姜蒜爆香,再放了酱油和冰糖,细致的用勺子来回翻动,灯汤汁浓厚了,就舀了到碗里,等鸡腿蒸好了,取出来将汤汁抹上去,再蒸一会,拿出来晾凉了,薄薄的切成片,那油汪汪黄橙橙的肌rou和里面橘红色的蛋黄切成片后摆在盘子里竟如同开了满盘子的花似的,一个厨娘技痒,切了几片黄瓜片放在盘子里,金黄碧绿,交相辉映,十分好看。

    苏嬷嬷暗暗心惊,这番水磨功夫活,难为她一个七岁的孩子怎么做出来的。

    贞娘此时倒没想那么多,只想着怎么才能让老夫人吃的满意,高兴,让自己家的辣酱可以进入顺天府才是正经,因此打叠了精神,立意要大显身手。

    不过还算留了一线清明理智在,不敢用太名贵的食材,只用豆腐和rou馅、辣酱做了个辣酱豆腐,又用煮好的猪rou做了回锅rou,就告诉苏嬷嬷可以端上去了。

    苏嬷嬷亲自端了一份送去老夫人的房间,留了大丫鬟红柳并两个小丫鬟小桃和杏仁伺候着几个小的吃饭。

    桌子上面摆了大盘的干锅辣子虾、咸蛋黄鸡腿卷、辣酱豆腐、回锅rou,中间是一大碗红通通的汤。

    红柳给三个人各盛了一碗胭脂香稻米饭,各盛了一碗汤,元敏惦着那虾辣辣的味道,赶着夹了虾放到自己面前的盘子里,十分开心的吃起来,元宗因为身体缘故,每日吃饭都要先喝汤,斯文的拿起汤匙舀了汤尝,那甜酸厚重的味道让他楞了片刻,也忘了世家子弟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转头问贞娘:“这汤叫什么?味道好独特啊!”

    贞娘也舀了汤尝了一口,听见问,遂笑答:“这汤叫,月娘汤,是用柿子熬成酱做出来的,甜酸可口,很开胃,少爷可以多喝点,很暖胃的!”

    元敏听了也喝了口汤:“嗯,味道真好,可我还是更喜欢你做的这虾。”那盘子里面红色虾、黄色的胡萝卜、碧绿的芹菜、白色的藕片和年糕,金黄色土豆条,看上去色彩缤纷,花团锦簇,让人不觉食指大动。

    元敏吃了虾,又吃了藕片和年糕,大为称赞:“这土豆炸出来金黄酥脆,这年糕外面酥,里面却软糯可口,还有这藕片,吃起来脆脆的,好吃,好吃!”待尝了鸡腿卷,和辣酱豆腐,更是欢喜,让丫鬟又添了碗饭。元宗第一次吃到这么多新奇别致的菜式,觉得味道浓郁辛辣,满口鲜香,十分刺激,净不知不觉吃了一碗饭,旁边的红柳是元宗乳母的女儿,比元宗大三岁,自由和元宗一起长大的,见少爷净破天荒的吃了一碗饭,激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平素里吃饭都跟吃药似的少爷,每天见到吃饭就蹙眉,今儿竟然吃了一碗,还要再盛,忙拦着说:“好少爷,冷不丁吃太多,怕是克化不了的,你若喜欢,咱们晚上再吃,可好?”

    元宗想想,也怕自己吃的太多待会难受,再带累了来府里做客的贞娘就不好了,只好放下筷子,让红柳再盛一碗汤给自己,慢慢舀着喝了。

    那边已经有人将少爷吃了一碗饭的事告诉了老夫人,老夫人惜福,讲究细嚼慢咽,正慢慢的吃饭呢,听见了十分欢喜,跟苏嬷嬷说:“我说贞娘这孩子是个好的,现在看来果然是不错的,不仅救了我们元敏的性命,做出来的吃食,净入了咱们元宗的眼,所以我素日里总说,这人与人之间是讲究缘法的。”苏嬷嬷笑着凑趣:“可不是,您老眼光就是好,这孩子干活可是利索的很,不过一个时辰就整治来四菜一汤出来,要说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还真是啊!”

    老夫人放下碗筷,又喝了口汤,道:“这rou片油浸浸的也还罢了,这鸡腿卷可真难为她是怎么想出来的,吃起来rou又嫩,又有蛋黄的香气,还有那虾,卖相好,吃起来也实在香甜,这汤酸酸甜甜的也不错,待会跟何老怪说一声,让咱们顺天的管事来一趟,我瞧着这辣酱不错,炒出的菜味道好,咱们做了这独门的买卖,顶了这顺天府的头一份,以后准错不了。这小丫头,倒是个有福的人呢!”

    苏嬷嬷听了当然欢喜,那顺天府几处买卖的大管事正是她当家的男人,叫安顺儿,前些日子还跟自己抱怨着现在的买卖不好做,顺天府多了几家大酒楼,这几年来挣的越发少了。若得了这许娘子辣酱,还有这贞娘做菜的方子,还愁生意吗?立马又跟着奉承了几句,哄得老夫人十分欢喜。

    一时吃毕,丫鬟上来撤了桌子,送了茶水漱口,又奉上一碗淡淡的香片来。

    拢翠进来禀报说少爷和小姐带着许家姑娘来了。

    老夫人让进来,元敏先就满面欢喜的冲了过来,先是端正的道了福,然后就冲进祖母怀里扭蜜糖似的撒娇:“祖母,祖母,贞娘做的菜你可爱吃吗?我好喜欢啊!祖母你留了贞娘在咱们府上可好?”

    老夫人搂着孙女,慈爱的笑道:“你这丫头,咱们府上的吃食不好吗?怎么你就跟馋嘴猫似的,人家贞娘做的你就喜欢?贞娘比你还小两岁呢,按理你应该比人家能干才是,你瞧你,掏个米还掏不好呢吧?”元敏不好意思起来,不依的扭着身子:“祖母单挑人家不会的地方说,人家的刺绣好呢,也不见你夸?”

    老夫人哈哈大笑,贞娘和元宗上前见了礼,贞娘道:“老夫人,贞娘做的菜可还合您的口味?”

    “不错,不错,我很喜欢,贞娘啊,想不到你小小年纪手艺却这么巧,好孩子,回去跟你娘说,你们家的辣酱我很喜欢,明儿差了管事去跟你娘谈谈,放心,必不让你亏的!”

    贞娘听了,心里又惊又喜,砰砰乱蹦,忙躬身道了福:“多谢老夫人抬举,我们许家跟着老夫人,便得了温饱也记着您的恩德!贞娘这就告辞回家去告诉我娘这个喜讯!”

    老夫人笑道:“好,好,只一样,你得空了可要经常来我们家玩才是,我这小孙女心心念念的要跟着你学本事呢!”

    “老夫人实在抬举了,贞娘这几下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哪里说得上是什么本事?小姐喜欢,得闲了,奴家必来叨扰的!”

    老夫人喜欢贞娘知道进退,吩咐了拢翠赏了四个银锞子,一匹松根青色的松江布,一包子十锦桂花糖,一包松子糖并一根火腿。知道贞娘人小力微,让何老怪亲身送了她回去。

    ☆、177第二十七章

    何老怪在杜大壮面前很是夸赞了贞娘一番:“你家这外甥女很是知礼懂事的,入了我们老夫人的眼,以后啊,你们家的好事就多了”

    杜大壮也十分欢喜,这一上午都为贞娘悬着一颗心呢,自家毕竟是平头百姓,惹不起那官宦人家,如今听了何老怪的话总算是放下了一颗心。扭头冲着杜氏喊:“大丫,快出来,咱家丫头拿回好些好东西呢。”杜氏扎实这手,满身的面,赶忙从厨房跑出来,见了女儿,知道女儿今儿得了那家老夫人的喜爱,喜欢的眼泪都快冒出来了,搂着女儿冲着粉红的小脸蛋狠狠亲了两口:“你可回来了,娘都担心死了。”

    何老怪忙说:“妹子,你可生了个伶俐的闺女了,这孩子出手给我们家老夫人和少爷小姐做了顿好吃的,我们老夫人喜爱,过几天让顺天的管家过来跟你们谈谈购买你们家辣酱的事,准备在顺天府我们安家的铺子里卖,你是不知道啊,我们在顺天的两家酒楼,是顺天府最大的酒楼,你大概听说过,如意春和老吉祥吧?那都是我们的买卖,是我们老夫人的陪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