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后悔药在线阅读 - 第40节

第40节

    老夫人见儿子顿悟,满意的点了点头:“拢翠,扶国公爷起来,叫厨房热热的冲碗杏仁面子茶来!”

    一时屋里的气氛热络了起来,安均廷吃了杏仁茶就跟老夫人议起要什么时候回顺天府,老夫人沉吟了一下,道:“听闻圣上有意迁都,从燕京迁都到顺天府,这事准了吗?”

    安均廷肃然点头道:“十之*。”

    ☆、168第十八章

    老夫人闭目思索了一下,道:“你的婚事我跟钱家夫人商量过了,定在四月初八,婚事过了之后,我还是打算带着原安和原敏到这来过一段时间。”

    安均廷一听就急了:“娘,那怎么成?”

    老夫人摆摆手打断他:“你听我说,我带俩个孩子来这,你也知道,原宗的身子不好,十日倒有八日是病者的,我一直想换个环境,让他好好养养,再有原敏性子跳脱,我有心找个针线上的师傅教教她,好好磨磨她的性子,她是你的嫡女,是我辅国公府的大小姐,将来必得高门大户才能匹配,不好好教她些本事,将来她拿什么在人家立足?这顺义镇,是咱辅国公府的老宅子了,当年我和你爹在这呆过几年”许是想起了多年前的情境,老夫人的神情有些恍惚,也有些伤感。

    顿了顿又接着说:“我也老了,想在这老宅子里想想从前的光景,圣上迁都到顺天府,这千万样的事都等着呢,我带着孩子到这来住上一年半载的,只当是躲躲清静吧!”

    安均廷听了老夫人的话觉得句句在理,只好答应了。

    安均廷回了顺天府安排婚事暂且按下不表,单说杜大壮的木器行自从给白家小姐打造了别具一格的妆盒后,来杜记打妆盒的富贵人家就络绎不绝,还都指明要比照白家小姐那样的标准,自家小姐出嫁在即,不差银子。

    杜大壮见了银子倒是开心的,只是这别具一格的妆盒也不是都能打出来的,还好有杜石头和贞娘这样心思灵动的两个小孩,杜石头知道这高门大户的人家陌生男子是绝不能随便进入的,可贞娘只是个小姑娘,跟管事商量了,倒是可以见见小姐,问问这妆盒都有什么要求。

    俗话说的好,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贞娘年纪小,长的漂亮又机灵,几家的小姐都挺喜欢,听见小姑娘彬彬有礼的询问自己想要个什么样的妆盒,倒也没有那为难的,将自己向往喜欢的式样说了,有的说了自己的闺名,让照着自己的闺名打造一个。

    贞娘回来就跟杜石头商量了:“这魏家小姐名叫月娥,就是月里嫦娥嘛,她说想照着自己的名字打一个妆盒,即要新颖,还能合名儿,我琢磨这在个盒子上刻着嫦娥奔月肯定是不成的,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杜石头一手拿着毛笔,一手端着一碗热茶,也不管什么先闻后饮的饮茶风雅,只管一股脑的灌下去,解解渴,抹了抹嘴巴,郁郁的道:“娘的,这些小姐们怎么那么多想头,还得新颖,还得合名?我干脆刻个木头的嫦娥给她算了。”

    贞娘倒被这句话点醒了,灵机一动:“这样,你刻个木头的嫦娥,大一点,上面捧个盒子,正好就是那妆盒,既新颖还合名,岂不两全了?”

    杜石头也喜道:“好点子,好主意。”

    “至于这图嘛,我爹会画几笔仕女,你去找我爹,让他画一幅嫦娥奔月来。”

    杜大壮正坐在对面太师椅上,看着一摞子订单发愁,听见俩孩子想出了辄,喜滋滋的抱过外甥女香了一口:“哎呦,我的乖乖,你真是我的福星,将来你出阁,嫁妆舅舅包了!”

    贞娘被臊的脸通红,大叫着:“娘,舅舅欺负我”

    杜氏正在外面跟两个帮忙的妇人摘菜,听了忙跑进来,见是哥哥逗着女儿玩,就作势的啐了他:“你个当舅舅的,咋这么没样儿,不许欺负我闺女!”

    贞娘跟舅舅拌了个鬼脸,跟着娘出去了。

    杜石头看着贞娘的背影发了会楞,摸摸脑袋去找许怀安说图画的事了。

    眼瞅这就要考试了,许怀安正在发奋苦读,听见杜石头要求一副嫦娥奔月的画,倒是一愣,这几年来家境艰难,他许久未曾提笔作画了,冷不丁来了人求画,反有些不好意思了,忙道:“我多年未曾执笔,只怕画出来让人笑话了。”

    杜石头是个实诚人,忙笑道:“姑父,您再怎样也比我们这些大老粗画的好些不是?您就勉为其难,帮帮忙吧!”

    许怀安知道是杜记铺子里的事,自家欠了杜大壮不知凡几的人情,这画幅画而已,哪好意思再推,只好应了,取了些笔墨颜色,作画去了。

    贞娘跟杜氏商量,眼瞅着三月了,这番椒该下种了,杜氏是庄户人家的姑娘,对种地还是有些把握的,寻了一天翻好了土,将那些番椒种子统统撒了下去,她家院子颇大,整个院子全部种上了番椒,又跟郑三娘商量,包了她们家一块地种上番椒,一年给三百文,郑三娘欢欢喜喜的应了。

    贞娘在林府做烧火丫头的时候,跟着厨娘种过一阵子番椒,叮嘱杜氏,这番椒娇贵,不耐旱,也不耐涝,可轻浇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缓苗水轻浇,可结合追少许粪水,浇后及时中耕,增温保墒,促进发根,蹲苗不宜过长,约10天左右,番椒就发了芽,过了半个月就见了叶子,贞娘十分欢喜,叮嘱纯哥儿好好看着院子,不许旁人进去。

    三月初,许怀安过了县试,成了秀才,许家放了一大串鞭炮,左邻右舍都来恭贺,杜大壮更是喜的不行,给meimei送来了二十两银子,让妹夫接着考。

    “怀安,别的你甭管,只管好好考,赶明你中了状元,我就是状元郎的大舅哥,说出去都威风啊”

    贞娘和许怀安听的一脑袋黑线,那状元哪里是那么容易考上的?金朝三百年来,三元及第也不过两人而已,许怀安苦笑着拱拱手:“大哥,我接下来就要进府学了,家里的事情真是要麻烦大哥了!”

    府学设在顺天府,作为秀才,也可以叫生员,每年必须有几次去府学考试,过了考试才可以参加明年的乡试吗,若考中乡试,就可以成为举人,也叫孝廉,可以进一步考进士,也可以寻个门路做点小官。

    许怀安对自己比较了解,是个比较耿直方正的人,这样的人混迹官场,作为不大,若有个差错得罪了上司反而容易连累家人,还不如做个学官之类的清流更适合自己,心里打定主意,若能中了举人,就寻个门路做个学官之类的小职位,让妻女儿子安安生生的过日就可以了。贞娘知道父亲中了秀才,心里暗暗舒了口气,前世父亲到死也不过是个童生而已,如今中了秀才,身子也比以往康泰了不少,想来这一世不会再早亡了,心里暗暗欢喜,只祈祷这一世哪怕不是锦衣玉食,只要家人平安康健,合家团圆喜乐,即使只是小康人家也必定开心的多。

    三月底,许怀安背着行李带着盘缠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家人,去府学报道。

    贞娘和杜氏带着纯哥儿送到镇子口才停了足,杜氏再三嘱咐许怀安不可苦乐自己,不可光读书不顾惜自个儿的身子,不要跟那些家境好的同学去那见不得人的地方云云,许怀安知道妻子千万个不放心,心里好笑,面上却还郑重的答应。

    贞娘心知杜氏怕自己爹有了功名,嫌弃自己大字不识,村姑出身,忙笑道:“娘,我爹心里有数的,自古读圣贤书的人都知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我爹万万不会辜负你的!”

    一席话说的杜氏和许怀安都红了脸,杜氏拍了贞娘的脑袋一下,嗔道:“你个小丫头,瞎说什么?我哪里那么小心眼了?”

    许怀安见妻子黑里带俏的一张脸,难得的露出少女的娇羞,心里一暖,柔声道:“别担心,贞儿说的也是我想说的,你我患难夫妻,我若辜负了你,岂不是猪狗不如?我只是去报道,左不过十日八日的就回来,你和孩子在家要好好照顾自己。”

    ☆、169第十九章

    杜氏听了许怀安的话,心里一甜,有些不好意思的应了,看着许怀安的背影远了,才领着孩子回来了。

    许怀安一走,这纯哥儿却没人带了,铺子里又忙,又怕累坏了女儿,杜氏就让贞娘在家带着弟弟,熬rou冻。

    贞娘知道女孩家太多露面总是不大好,就安安静静的在家收拾家务,为了让弟弟安静些,便教他描红,自己熬好了rou冻,就坐在一旁打络子。

    翠姐知道贞娘在家不用去铺子十分高兴,每日里都带着绣线和布来跟贞娘作伴。

    刘家老大的跟李家姑娘定了成亲的日子,刘婶子这阵子十分繁忙,又要忙地里的活又要忙着给大虎布置屋子,翠姐帮着她娘忙了一阵,好容易消停下来,李家姑娘的陪嫁就送了过来,一共六抬,这在穷人家里就算体面了,一般人家也不过就是陪送两床被褥几件银饰罢了。

    刘婶子十分得意,特意邀了亲戚来看,觉得李家十分给面子。

    翠姐就跟贞娘笑道:“就那么点东西,我娘还邀了我婶娘来看,不过是为了去年我堂哥成亲时,那女家什么也陪送,我婶娘看了我嫂子的陪嫁,脸都紫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娘得意的要命。”

    贞娘不过笑笑,并不放在心上,一心看着弟弟描红,又惦记着锅里蒸了些山药枣泥糕,那山药和枣都是石头送来的,说是去给魏家小姐送妆盒的时候,人家赏的。

    翠姐又说:“对了,我听对面的程嫂子说,你舅舅家给魏家姑娘打了个嫦娥妆盒,稀罕的不得了,那魏家的吓人都看的直了眼,你见了没有?”

    贞娘笑道:“见了,是用鹅掌木雕的,嫦娥手上捧了个妆盒,是挺漂亮的,我舅舅铺子里的罗师傅整整雕了一个月呢,真是精雕细琢,那嫦娥穿的衣服上的花纹都雕出来了,那嫦娥的眉眼也是按照魏家小姐雕的。”

    “咦?魏家小姐你们见过啊?”

    “是我见过,魏家那样的高门大户哪是寻常人可以进去的,是石头哥哥和乐掌柜的跟那管事的好说歹说,看我是个小姑娘,才让我进去见了魏家小姐,然后回来描述给我爹听的,我爹就按照那摸样画了图,那罗师傅是积年的老木匠了,比照这画雕的分毫不差,石头哥哥说,那魏家小姐高兴的不得了,不仅赏了银子,还赏了些蔬菜蔬果,喏,昨儿还给我们家送来了一些甜瓜、山药、大枣、核桃什么的,我今儿做了枣泥山药糕,一会蒸好你尝尝。”

    翠姐一听益发来了精神,忙问:“那魏家小姐可真跟天仙似的?那高门大户里都什么样啊?”

    贞娘笑笑道:“漂亮是漂亮,也不至于就跟天仙似的,不过那魏家小姐说话文文静静的,看那气度倒是不错,那府里嘛,布置很是雅致,至于有多好,我还真是不懂,看不出来。”

    其实她是出身林府那样的世家,后来又嫁入了王府,都是大金朝顶尖的贵胄世家,这魏家不过是商贾之家,哪里能跟那样的人家比,贞娘见了府里那暴发户似的气派,觉得好笑,只是不好意思告诉翠姐罢了。

    翠姐最爱甜食,听了眉开眼笑:“偏你的手艺就这么巧,又会打络子,又会做吃食,我啥时候才能跟你似的,我娘就不会天天数落我了!”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道:“我前几天看见你那个叔叔和婶婶了。”

    贞娘一震,这两个人就是前世将她推入火坑的人。

    忙问:“他们怎么了?”

    翠姐撇撇嘴,有些鄙夷的道:“这么大的事你不知道吗?你叔叔将他女儿送进咱们知县府里面做贵妾去了,没俩月就死了!”

    “什么?”贞娘大吃一惊,他叔叔许怀臣是顾怀安嫡母的儿子,许家老爷子死了之后,嫡母郑氏将两个庶子赶了出去,大部分家产都留给了自己所生的嫡子许怀臣,这本也是寻常事,很多大户人家的庶子都是在成年娶妻后分家单过,跟嫡出的儿子比起来他们分得的财产不过是十分之一二,庶出的女儿更是难得配上好人家,被嫡母嫁出去做妾的更多。

    可许家虽说败落了,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还是有些资产和铺子的,许怀臣娶的妻子顾氏是大兴顾家的嫡出女,两人只有一子两女,儿子名叫许颂熹,大女儿绣姐儿,不过十四五岁,是许怀臣的通房生的,小女儿巧姐儿是顾氏所出,今年也不过十岁左右。看这意思应该是许怀臣将大女儿绣姐送了去做妾了。

    翠姐见贞娘不知道,得意起来,滔滔不绝的讲起来,原来这许怀臣两年前纳进了一房小妾,据说是许怀臣去外地时带回来的,说是一个卖身葬父的孝女,可众人见了这位姨奶奶林氏,做张做致的样子都觉得更似青楼女子,那林氏不过十六岁,面目清秀,身子却丰满妖娆,不知怎么拿住了许怀臣的心,成了许老爷的心头rou,每日里不是要鸡鸭鱼rou,就是要金钗珠链,许怀臣略有迟疑就哭天抹泪,净把个正方奶奶挤兑的回了娘家。家里的权利就把持在这林氏手上了,这林氏先是蹿腾着让许怀臣买铺子做丝绸生意,又介绍了一个什么杭州专门贩卖丝绸的商家给他,结果许怀臣被人家骗了个精光,回来找林氏才发觉那林氏早拿了金银首饰跑的无影无踪了。

    许怀臣才察觉自己八成是被两个狗男女给骗了,万般无奈只好去顾氏家里跪了一个时辰,求了妻子回来,顾氏回来才发觉家里大部分家产都被那林氏卷走,气的指着许怀臣破口大骂。

    这许怀臣知道是自己色迷心窍,赔了大半身价,只好给顾氏作揖赔笑,顾氏还算是会持家的女人,将家里仆人裁剪了大半,又将一些房产租赁了出去,放过的下日子,可境况毕竟大不如前了。

    这许怀臣不知哪里知道了知县大人有心纳一房贵妾,赶着送了自己女儿上门,指望攀上知县大人,以后就能作威作福。谁知那知县夫人乃是昌平大户人家的小姐,出了名的“胭脂虎”,绣姐进门不过两个月,就生生被知县夫人逼得跳了井,许怀臣夫妇知道了,赶着上门去讨公道,被那知县夫人打发人扔了五十两银子出来,连门都没让进,被周围看热闹的人笑的够呛,两口子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翠姐这些都是听那些看热闹的人说的,人人讲起来都眉飞色舞,翠姐听了个清楚明白,又知道贞娘家跟这位叔叔家一向老死不相往来,就当个八卦说给贞娘说了。

    贞娘摇摇头,叹了口气,想想那绣姐虽未见过毕竟是个只有十四五的小姑娘,就这么香消玉殒,甚是惋惜。想起前世府里面做了妾的小姐妹,竟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遂下定决心,宁可嫁个庄稼汉做正房,也胜过在富贵人家做什么小妾。

    翠姐说了一番八卦觉得口渴,便嚷着让贞娘去给倒水,贞娘给翠姐舀了碗水,看看枣泥山药糕也蒸好了,热气腾腾的揭了锅盖,切了三四块端上来让翠姐尝尝。

    纯哥见了哪里还坐得住,立刻跳下凳子奔了来,见jiejie一挑眉,忙学着以往jiejie教的规矩,束手询问:“姐,我可以吃嘛?”

    贞娘见弟弟懂了些规矩,笑着捡了一块给他:“小心烫着。”纯哥捧着小心的咬了一口,一股nongnong的枣香便蔓延了出来,入口软糯香甜,十分可口。翠姐也咬了一口,笑着说:“真不错,好吃”

    贞娘笑道:“你爱吃,一会就端些拿回去,给刘叔和刘婶子也尝尝。”

    “这些日子净是偏了你们家的吃食了。”

    “说的什么话?我们家也没少吃你们家菜和鱼嘛!”

    ☆、170第二十章

    按下贞娘家平静度日不说,再说那顺天府辅国公府里,此时正是张灯结彩,满堂喜庆的时候,这辅国公续弦钱氏昨儿刚刚进门拜了天地,今儿一大早起来给婆婆敬茶,见见来参加婚礼的族里亲戚。

    安老夫人坐在紫檀木大圈椅上,靠着绣了如意八宝的妆化织金绒大红靠垫,笑眯眯的看着走进来的儿子和儿媳妇。

    但见长身玉立的辅国公旁边站着一位身穿大红色用金线绣着凤穿牡丹暗花罗柿蒂形云纹的褙子的丽人,下面是一条粉白色滚边百褶裙,裙摆上用红色搀金线绣着牡丹边,显得富贵而不失清雅。头上梳了狄髻,戴了全套的金梁冠,上面的纯金观音分心做的十分精致,凤头点翠,凤嘴衔了一颗足有莲子米大小的珍珠,颈上是一个翡翠金项圈,中间的翡翠有鸡蛋大小,通体碧绿,云霞蒸腾,一看就是极珍贵的老坑玻璃种。

    这钱氏年方二十,长身玉立,肌肤雪白,长眉入鬓,一双杏眼炯炯有神,不似时下那些娇柔的美人,眉宇间反而有些英气勃勃的意思。

    钱氏先给老夫人敬了茶,丫鬟就上来请夫人给各位亲戚见礼,可钱氏却一摆手,正色道:“按理,我应该先给jiejie敬茶才是。”

    众人一惊,按规矩,继室进门的确应该先给原配夫人灵位敬茶并执妾礼,可这许多年来,继室进了门都是先见了亲戚再去拜原配的灵位意思意思就完了,倒少有这么执礼恭谨的继室了。

    辅国公安均廷也是一愣,昨夜洞房花烛夜,这小妻子就羞答答的说:“我与堂姐自幼交好,今日我承了jiejie的恩情进府来服侍国公爷,是我们姐妹的夫妻也是缘分,我初入府,若有不懂的地方,望您看在jiejie的份上,莫与我一般见识才是。”

    安均廷虽不是甚爱原配妻子,却毕竟是结发夫妻,对钱氏很是尊重,今日见这续娶的妻子肌体丰隆,肤色如玉,举手投足一派大家闺秀的气派,比钱氏更多了许多颜色,言辞恳切婉转,心里就多了几分喜爱。

    洞房之时便刻意多了些温存,让钱净芸少了些破瓜的痛楚。

    今日见她不改初衷,先给原配夫人敬茶,心里更多了几分尊重。

    老夫人见了就笑了,挥挥手让丫鬟先带了钱氏去给夫人灵位敬茶。

    心里暗叹,看来原先的儿媳妇还算有眼光,她的这位堂妹果然与她交好,或许这位小钱氏进了门,能让自己的嫡孙能平安长大。

    原来,这钱氏临终时,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求了婆母日后让自己的表妹钱净芸做继室,老夫人有些迟疑,那钱氏就道:“这芸儿跟我自由交好,是个心地善良,有些见识的姑娘,只因自幼定了一门亲事,那男方却死了,使我这堂妹始终再寻亲事便难了,看我这光景,估计是不成了,求娘看在两个孩子还小的份上,让我这meimei进来做继室,我也不求别的,只希望宗哥儿和敏姐能平安长大,还望娘成全我!”

    因此老夫人在儿媳妇过世后就跟亲家母钱夫人提及此事,钱夫人斟酌再三,实在怜惜女儿早夭,决议成全这门婚事,亲自去小叔子家提了这门婚事,钱枫敏不过是兵部武选司的主事,正六品的官职而已,女儿嫁给辅国公即使是做继室都是高攀了,当然十分奉承。

    这钱净芸自幼与堂姐钱净慧交好,彼此言谈爱好投契,比那亲姐妹还多了几分好,钱净芸自幼定了门婚事,却因未婚夫早亡,被人指克夫,这婚事竟是一拖再拖,托到了二十岁,竟成了老姑娘。母亲王氏夫人乃是武将之后,为钱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别人家最重儿子,可王夫人家却最看重女孩,只因王夫人上头有八个哥哥,只得这一个女儿,因此最为爱重,王夫人也最看重女儿,却见女儿因为婚事被耽搁成了老姑娘,便对丈夫诸多埋怨起来,钱枫敏也怜惜女儿,多方打听想为女儿寻一门好亲,可来求亲的不是官小职微,就是人品粗俗,都不满意,耽搁来耽搁去就拖到了二十岁。

    钱净芸听闻堂姐过世,大伯母来家里跟母亲提出要自己嫁入辅国公府,全然愣住了,在她的印象中,慧jiejie性格温柔贤淑,端庄敏慧,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女红中馈,持家理财,哪一样都拿得出手,别说是嫁到辅国公府,便是做皇帝的嫔妃都是够格的,怎么也想不到慧jiejie不过二十二岁就去了,还扔下一子一女,又听见大伯母哭着说自己女儿死的早,女婿一门心思宠着那个妾室,若将来那妾室扶正,只怕外孙子和外孙女都长不大。

    钱净芸一听就恼了,当即出了绣房来到母亲和大伯母面前,道:“大伯母,你别哭了,我嫁,为了慧jiejie我也得嫁,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了不得的天仙宝贝,净逼得我jiejie这么早就去了,还逼得jiejie不得不让我入府保全两个孩子。”

    王夫人是武将之女,性情中有几分豪气,这钱净芸自幼得母亲言传身教,外公舅舅们也都是军营里熬出来的老兵油子,性情中也有几分侠义之气,王夫人见女儿应了这婚事,便赶着请人打听了国公府那位吴姨娘的事情,怕女儿吃亏,请了在深宅大户里做过管事mama的人来悉心教导,让女儿知道那豪门中妻妾斗法的种种事宜,又给女儿配了四个颜色整齐的陪嫁丫头,四个身材高壮有些武艺的mama,并一百二十台嫁妆送了女儿出嫁。

    钱净芸新婚之夜见到丈夫,其实心下略有尴尬,之前慧jiejie成亲,她也是见过这位国公爷姐夫的,这次再见净成了自己的丈夫,她咬咬牙,想着自己母亲和老mama的话,便做出些婉转娇柔来,曲艺承欢。

    第二日给婆婆敬了茶,又给来的宗亲见了礼,便回到自己的屋子,让元宗和元敏来见了礼,搂着两个孩子眼眶就红了,这两个孩子她也是见惯的,原来叫她姨母,现在称她母亲,钱净芸再想想慧jiejie一番良苦用心,越发心酸不已,搂着元敏掉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