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后悔药在线阅读 - 第37节

第37节

    骨头汤炖了一个时辰,白色的汤冒着热气,满屋里都是nongnong的香味,贞娘将白菜土豆放进去,又舀了两大勺辣酱进去,乳白色的汤一下子变红了,看上去油滋滋的,很引人食欲。

    贞娘开了屋门,门里冒出的热气和香味一下引来了好些大清早出摊的人,旁边的霍婶子先走了过来,惊奇道:“咦?许家的,你家这是做了啥好吃的,这么香?”

    杜氏笑道:“想着天冷了,来买馒头的都是干噎馒头,我做点汤来卖卖,大家有汤有水的吃着,多好,霍jiejie,来我先给你舀一碗你尝尝。”

    贞娘麻利的拿了粗瓷碗,舀了一碗递了过去,霍婶子尝了一口,嘶嘶的吸了口气,大声道:“哎呀,许家的,这汤好味道啊,又香又辛,喝了立马就觉得暖和起来了”

    周围的人听了,也跟着好奇起来,有那早起还没吃饭的就来问,听是两个钱一碗,觉得便宜,就让舀一碗尝尝。

    贞娘低头抿着嘴笑了,这霍婶子倒真是个知情识趣的妙人呢!

    卯时刚过,一身藏青色棉袍的杜大壮就领着两个伙计来了铺子,提鼻子一闻就大声道:“真香,真香啊,大丫,快,给我舀一碗吃吃,我这早上还没吃饭呢,还有那个辣酱,也给来一碗,再给我来五个馒头。”

    贞娘清脆的童音响起:“舅舅,早给您备好了,就等着您了。”

    杜大壮大笑,迈步进了铺子,没一会,一个披着玄色棉披风的男子就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大声喊:“大壮,快,你那个辣酱给我点来,娘的,自从你给了我这个辣酱,我再吃别的菜就觉得没味了,你小子,这不是害我吗?”

    杜大壮从屋子里探出脑袋来,见了来人就笑道:“孟老鬼是你啊,哈哈,那辣酱是我meimei卖的,我meimei家指着这个过日子呢,你小子可不能占便宜,贞儿,那辣酱咋卖来的?”

    ☆、第十章

    贞娘听舅舅这口气,知道俩人关系一定很亲密,看来人穿着,也不像是家境不好的,忙清脆的应道:“十个钱一小碗,二十个钱一大碗,可这碗你得还回来的。”

    那人看贞娘玉雪可爱,十分喜欢,问道:“大壮,这小丫头就是你外甥女?”

    “是啊,咋了?”

    那人打量了一下杜大壮,故意感叹:“这女娃娃亏了不像你啊,小姑娘,这是一吊钱,去给伯伯舀两碗辣酱来,剩下的算伯伯赏你的!”

    贞娘立马接过钱,笑吟吟的道:“谢谢伯伯,我现在就去给您舀辣酱去!”

    杜大壮狠狠地咬了口馒头,一脸得意道:“我这外甥女漂亮吧?你那三小子给你生的俩孙女没一个比我外甥女好看吧?我这外甥女不止漂亮,还聪明,这辣酱就是她做的,哈哈,孟老鬼,你跟我比不了吧?”

    孟老鬼听了,十分惊奇:“这娃娃多大啊?就会做菜了?”

    “六岁多了,转过年就七岁了,穷人家的闺女早当家呗,这丫头特别懂事,唉,说起来也是我这做舅舅的无能,我要是有钱,这丫头还用遭这个罪?”杜大壮神情有些沮丧,这孟老鬼名叫孟强,是他好友,原本也是个镖师,后来家人托了门路给他在府衙里寻了差事,现在是府衙里的司狱。

    孟强见杜大壮心疼外甥女,心里也不好受,忙转移话题:“说起来,我今儿来找你还有个好事介绍给你,咱们镇上白老爷家嫁闺女,你也知道,白老爷最是阔绰好显摆,要给闺女定制全套的黄花梨家具,我跟他打了招呼,让他找你的铺子定,你好好砸他一家伙,大赚一笔,回头请我喝惠春楼的好酒啊!”

    孟强又跟杜大壮聊了一会,端着辣酱回去了。

    快晌午时,买馒头的人多了起来,都是些干苦力的穷人,买了两个馒头,见有热汤,才两个钱一碗,大部分都掏钱买上一碗,蹲在背风的墙根,三五个聚在一起,喝口热腾腾的汤,咬两口馒头,身上立时就暖和了不少。

    还碗的时候就有人问:“许娘子,这汤里又辛又香,还红红的,是啥玩意啊?”

    “是番椒,我闺女发现的,吃了说辛辣鲜香,好吃的很,对了我这还用那番椒做的辣酱,十个钱一碗,你们要不要买回去尝尝,很下饭,还省了菜。”

    有几个赚的多些的人就动了心,掏钱买了两碗,回家跟自家娘子说了,放点在菜里,果然别有滋味,第二天跟那些一起干活的人说了,来买辣酱的人就多了起来。

    不过半个多月,这许娘子辣酱就传遍了顺义镇。

    晚上,纯哥儿和许怀安回了家,见他娘和jiejie正往桌上端饭,许怀安咳嗽了两声才说话:“今儿买卖还好?”杜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道:“好的很呢,咱的馒头,汤,还有辣酱不到天黑就全都卖完了,还有些人没买到,跟我抱怨说明天要早点来买呢,相公,我给你热好了梨水,你先喝两口去去寒气再吃饭,贞儿,给你爹和弟弟倒点热水来洗手。”

    贞娘清脆的应了一声,端了一盆冒着热气的水过来,纯哥儿看着桌上的饭菜眼馋,扭着身子正往炕上爬,被贞娘一把抓了下来,照着脏兮兮的小手打了一下:“这么脏就想吃饭,也不怕肚子里长出虫子来?快来洗手。”

    纯哥儿委屈的眨巴这大眼睛看看jiejie,衡量了一下美味的饭菜和凶恶的jiejie,最后还是屈从了,皱巴着小脸下了炕,在盆子里洗了手,洗了脸,贞娘给弟弟擦干净脸,用筷子夹了一块rou到碗里,笑道:“看你今儿还算听话,奖你的。”纯哥小脸立刻笑成了花,抓过rou就塞到嘴里,含糊的说:“jiejie真好。”

    许怀安净了手,用热腾腾的毛巾擦了脸,换了家常穿的便服夹袄,转头问杜氏:“今儿石头怎么没留下吃饭?”

    杜氏端过一碗温热的川贝梨水给许怀安:“先喝了,铺子接了大活,忙的很,石头送了我们回来就赶回去了,说起来这孩子真是懂事能干,才十二就当了铺子半个家呢,那些木匠活他一看就会,做出来的功夫啊,连师父都说好,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人也沉稳,我哥哥这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靠谱的事,收了这孩子当儿子。”

    许怀安笑道:“你这么喜欢石头,等孩子大些就给咱贞儿吧?”

    本是开玩笑的,杜氏却十分认真,悄声说:“别说,我还真有这心思!”

    许怀安看了看正在摆碗筷的女儿,摇摇头,笑道:“孩子还小呢,等过了十二再说不迟。”

    饭后,杜氏收拾了碗筷,让贞娘歇会:“你上炕躺会去,你身子骨还没长开呢,累坏了是一辈子的事呢,听娘的话,上炕躺会去。”

    贞娘知道杜氏心疼自己,乖乖的上炕歇了会,喝了杯水,又拿出荷包来,点了今天赚的钱,上许怀安那里拿了纸和笔,算起账来。

    杜氏见女儿算的认真,忙问:“怎么样了?咱们赚了多少?”贞娘笑眯眯的指着纸上的账目道:“娘,我算了一下,咱们这半个月馒头赚了二百四十文,辣酱赚了四百一十七文,汤赚了三百二十文,扣除咱们的本钱,面、柴火、骨头、白菜、土豆这些,一共净赚四百五十六文。”

    杜氏大喜,抱着闺女亲了一口,贞娘楞了一下,不好意思的红了脸,自她记事起还没跟杜氏这么亲热过,有点不适应。

    “好闺女,我们赚了这么多钱呢,半个月就赚了四百五十六文,我想想啊,一个月就能赚上一两银子吧?咱们一年下来就可赚到十二两,哎呀,那是多大一笔钱啊”杜氏坐在炕上看着桌子上的钱满眼憧憬,一张脸因为兴奋泛起红晕,看上去比平时多了几份颜色。

    按大金朝官价兑换,六百二十文钱可以兑换一两银子,四百五十多文钱,还合不上一两银子,却让杜氏高兴的不行,贞娘心里说不出是喜悦还是酸楚,许怀安在镇上学堂里教书,因为不是秀才,只有个童生的功名,只能教教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一年的束脩不过四两银子,赶上灾年,这四两也凑不上,那些孩子就只好送些糙米、面粉或是野鸡等来凑数。贞娘在王府主持中馈时,哪日进出手不是上百上千的银子,便是打上丫鬟小厮也是八两或六两重的银锞子,可这一刻,贞娘却觉得这四百多文钱比以往挣得上千两银子更让她觉得踏实,有成就感。

    十月初九,大雪。

    杜氏用抹布扑拉扑拉身上的雪,看了看外面阴云密布的天空,把卖的空空的笸箩抬进了屋,旁边的霍婶子帮她搭把手把长条案子抬了进去,一边笑道:“今年雪大,明年八成能是个好年景啊,你看看这才大雪,都已经下了四五场雪了,过了冬至还不定下成啥样呢,你现在这买卖好做了,日子也好过多了吧?你这许娘子辣酱现在都成了咱顺义的名吃了,就是那大户人家也派了人来买呢!”

    杜氏就跟着寒暄:“是啊,我这辣酱现在是不愁卖了,可这辣酱也没多少了,再过些日子怕就没的卖了,再卖就得等春天了。”

    霍婶子忙说:“哎呀,那咋不多预备些呢?别人我不管,可得给我留上两碗,我们家那口子就爱吃这辣酱,菜里不放这个都不爱吃饭。”

    ☆、161第十一章

    杜氏苦笑,谁能想到这辣酱这么好卖啊,这些还是女儿和杜石头上了三四次山,把山上所有的番椒都摘回来才做了满满四五坛子,现在卖的只剩下两坛子了,多亏了女儿留了些籽,明年开春在地里种些吧!

    铺子里的掌柜的跟杜氏和贞娘使熟惯的,见杜氏收了摊子就打趣道:“许娘子今儿又早收了,我看啊,我们这铺子明儿改名叫辣酱铺子好了,你这辣酱如今可是声名在外呢,比我们这木工铺子都有名。”

    杜氏笑道:“乐掌柜的,你别取笑我了,要不是你们这铺子的地点好,我这辣酱也不能卖这么好,你家嫂子可还喜欢这口?”

    乐掌柜笑道:“喜欢的很,昨儿用辣酱做了rou饼吃,我们家大小子一个人就吃了五个,呵呵,吓得你嫂子一个劲的让他溜达溜达,怕积了食。”

    俩人正说笑着,就听见里面传来杜大壮的吼声:“去他娘的,老子不干了,妈的,都出了三个样子图了,还不满意?一个破妆盒子,还没完没了了?要什么特别的?那玩意不过是娘们装首饰的玩意,还能特别到哪去?我他娘的不做了,爱咋地咋地!”

    一个小伙计就唯唯诺诺的应着:“老板,这白老爷说了,家具其他的都可以将就,可他们家小姐定要个与众不同的妆盒,要咱们再给谋划谋划。”

    杜大壮又吼:“没有,出不来,妈的,这个矫情,我他娘的干了这么多年的木工,也没见一个这么矫情的”

    杜石头的声音插进来:“爹,你先别恼,咱干这个的,不就是这样嘛,小六,你先出去,告诉白府的人,我这几日再给他们出一幅图看看,那黄花梨是名贵的木料,我们不能擅自下料,怎么也要人家满意才行。”

    杜大壮对这个养子十分宠爱,听了他的话,又嚷了几句总算不吭声了。

    杜氏问乐掌柜:“这是怎么了?”

    乐掌柜愁眉苦脸,小声道:“我们不是接了个大活吗?就是那白家小姐出嫁的木器活,白家你也是知道的,大富人家,号称白半城啊,咱们顺义半个城的买卖都是人家的,他们在咱们这定了黄花梨的罗汉床、案几、光那月牙桌和扇面桌就定了三个样子的,样子都是苏意的,讲究玲珑典雅,哎呀,好大的架势啊,别的倒也罢了,可就这妆盒,那白小姐怎么也不满意这样式,咱们已经出了三次的图了,白府都说小姐不满意,唉,这不,东家就恼了,发火了!”

    贞娘正好端了一碗面进来,听了掌柜的话,抿了唇,转身进了里面,见杜石头正看着那几幅图出神,就将手上的面碗递给杜大壮道:“舅舅,别发火了,你这嗓门吼的我耳朵都疼了!”杜大壮接过碗,不好意思的笑道:“舅舅就这嗓门大啊,没吓着你吧?”

    贞娘不以为意的笑笑,伸手拿过杜石头手上的图:“这就是你们设计的妆盒?”杜石头神情沮丧,眉宇间却带着淡淡的坚持:“是啊,这位白小姐一定要特别的,我设计的这三款妆盒她都不满意。”

    贞娘看了这三张图,基本都是苏意,小巧玲珑,有嵌珊瑚的,有用金箔包角的,还有整个盒子上雕刻芝兰蝙蝠的。

    贞娘笑道:“石头哥哥,你这样子都是方方正正的,这位白小姐是出了名的才女,听说相当傲气,她说的特别不是指这妆盒上用的东西特别,是指这妆盒本身就要别致,与众不同。”

    杜石头蹙眉:“这妆盒是要装首饰胭脂之类的东西,再特别也只得是个盒子啊!你有什么好主意?”

    贞娘想了想,笑道:“我有个主意,估摸着能让她满意,不过你得听我的,按我说的办。”

    杜石头见她双眼澄碧如水,却婉转流淌着慧黠的光芒,心里一震,忙道:“你说,你说。”

    贞娘拿了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杜石头第二次进白府,白府的二等管事于管事接了出来,杜石头自怀里摸了一小角银子递了过去,赔笑道:“管事辛苦了。”于管事捏了捏银子,笑容就殷切了起来:“辛苦谈不上,只是给主子们跑个腿递个话罢了,不过,杜公子啊,你都来了几次了,这次可的让我们大小姐满意啊,我可听说”他的声音低了下来:“我们大小姐说了,再让她不满意就去京城的老字号沉香斋定去了。”

    杜石头心中一凛,面上仍然得体的笑道:“还请于管事多美言几句啊,您也知道,我们杜记虽是本地的铺子,可也是咱顺义府最好的木器铺子了,我们打的家具,连沉香斋都夸过的。”

    于管事一边寒暄着,一边带了杜石头穿过红柱子九转回廊进了后院,迎面是一面粉色油壁照影,转过去是极阔的院子,遍植了梅花,粉红、嫣红的花朵配着深褐色虬枝,晶莹洁白的雪色映衬下,琼楼玉宇般,寒风中隐隐的梅花香气幽幽传来,杜石头有些恍惚,不怪是大富之家,想来那些王爷官老爷家也不过如此吧?

    于管事带了杜石头进了暖阁,是一间不大的小厅,里面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四周是八张黄杨木交椅,椅子上搭的紫檀色梅兰竹菊织金绒靠背,放着橘红色八仙过海攒金坐垫。旁边是黄花梨打的亮宝阁,放了些钧窑的胆瓶、莲花尊等,正中间的墙上挂了副巨然的《山居图》,透雕着麻姑献寿的相思木条案上供着一只两尺多高的白瓷梅瓶,里面插着几支意趣横生的梅花,旁边是一个水晶琉璃大碗,盛了些香味古怪的水果在里面。旁边是一架硕大的屏风,紫檀木的,上面刻了陈老莲的《西厢记》。

    于管事笑嘻嘻的安排他坐下,就拿了杜石头的妆盒图纸进去回秉了,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个穿着秋香绿妆花锦比甲的丫鬟就过来说:“我们小姐对这幅图很喜欢,有事想问问你,你在这等着回话。”

    杜石头点头称是。

    一会就听见屏风后面传来脚步声,似乎是几个女子走了进来,然后一把清越的女声传来:“你这图绘的很是别致,将妆盒做成贝壳的样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杜石头躬身答道:“听闻白小姐闺名珍珠,小子冒昧,就想到那珍珠是海中贝壳经千年孕育而成,取日月的精华,晶莹剔透,光华瑰丽,乃上古宝物,白老爷视小姐为掌上明珠,方得此名,故而才想到将妆盒做成这贝壳的式样,在外面用萤粉涂之,夜间看了也能熠熠生辉,即合了小姐的名字,又别致新奇,岂不正好?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妆盒需些功夫打磨,我们需取软硬适度的上好鹅掌木精心雕琢,这其中的珍珠型小盒也需大量的功夫方可雕出来,这费用嘛”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各位亲一直以来的支持~~~这个文不知不觉已经三十五万字了,也是时候入v了~~~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我~~下两个故事会更精彩的~~

    ☆、162第十二章

    那白小姐冷冷的“哼”了一声,跟丫鬟低声说了几句,一个十分秀丽的丫鬟走了出来,递给他一张银票。

    “这是一百两的银票,你快点做,做好了,我还有赏。”

    杜石头忙道了赏,收了图告辞出来。

    回到铺子里一说,众人大惊,须知,这妆盒乃是出家女子必备的嫁妆,因此铺子里打的多了,贫家女子的妆盒最多也就五分银子,家境好一些的也不过二两银子,大富人家用上好的紫檀木来打最多不过二十两银子,现在白家小姐出手就是一百两,打一个妆盒,打的好便罢了,若打不好?

    众人打了个寒战,将目光投向杜石头。

    杜石头却在看贞娘,贞娘笑盈盈的站在那里,拿着图纸看,一张小脸莹白如玉,绑着双丫髻,穿着青莲色的粗布通袖小袄,那么小的个子,眉眼间却全是镇定自若和强大的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让杜石头的心莫名的安定下来。

    贞娘笑道:“石头哥哥,恭喜你啊,这妆盒若成了,咱杜记就在顺天府出了名了,听闻那白家小姐嫁的可是赫赫有名的都察院右检都御使啊,这白老爷攀上这样的亲家怎么也要大肆铺张一番,到时候咱们杜记打的嫁妆可就进了顺天府了,这可是咱们扬名立万的好时机啊!”

    众人恍然,都察院右检都御使那可是正四品啊,娶个商家女,这是白家小姐高攀了的,虽说白家富甲一方,可毕竟只是个商人,跟官家是没法比的,不知道白老爷使了什么手段才攀上了这门亲事,可对杜记来说却是个机遇,若杜记打的家具随着白小姐进了顺天府,杜记从此便可以成名了。

    一想到这,大家又都兴奋起来,贞娘拉着杜石头到一旁,指着图纸跟他嘀咕起来,声音小,加上众人都忙着去拍杜大壮的马屁,没人留意两个小孩子的话。

    此后一个月,杜记铺子里的三个师傅都跟着杜石头忙乎这个妆盒,贞娘跟着杜氏卖辣酱之余,也常常去看,提一些意见。

    腊八前一日,妆盒终于完成,杜大壮带着杜石头、乐掌柜在当晚亲自将妆盒送进了白府。

    这一次不仅白小姐到了屏风后面,白老爷也亲自接待了诸人。

    这白老爷六尺开外的个子,皮肤白皙,圆脸,看上去很富态,穿着一件宝蓝团花刻丝直裰,深蓝色云头履,头戴方巾,大拇指上戴着一只碧绿清透的翡翠扳指,看上去倒很朴素,见了几个人笑道:“我闺女等这个妆盒等的望眼欲穿啊,快取出来我们瞧瞧。”旁边的管事是个鹰钩鼻的瘦高个,跟着凑趣道:“可不是,就是小的们也惦记着呢,听闻这杜记设计的图让我们大小姐都看在眼里了,咱们家大小姐的眼界可是一般人都比不上的,前头多少家出的图样我们大小姐都不喜欢,连那保定府的凤祥楼出的都不行呢,我们都说这杜记八成请了能人了,咱们这些泥腿子也跟着开开眼。”

    白老爷就笑了起来,杜石头和乐掌柜小心的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个一尺半宽,一尺高的巨大贝壳,虽是用鹅掌木雕出的,工艺却细腻,远看上去竟就如同一个逼真的巨大的贝壳,雪白莹润,泛着柔和的光泽,白老爷一愣:“这,是妆盒?”

    杜石头微微一笑,在贝壳的侧面有一个十分精巧的白色小锁,打开后,贝壳缓缓张开了嘴,里面赫然出现了很多大小不一的白色珍珠,俱是白色泛着莹莹光泽的,大的如同成年男子的拳头般大小,小的如同婴儿的拳头,大大小小不下二十几个,杜石头拿出一个大的,只见上面镂空雕刻着大朵的牡丹,轻轻一用劲,这珍珠便打开了,里面竟然是空的,但内壁打磨的光滑之极,让人完全看不出是木头雕刻,还以为是珍珠雕成的,杜石头道:“这是给大小姐装珠花耳坠子用的,”又拿出一个小如婴儿拳头的,上面依然是镂空雕刻着一副婴戏图,:“这是给大小姐装胭脂的。”这些珍珠放到桌上,居然不到处滚动,白老爷十分惊奇,让人拿过一个来看,才发现这珍珠下面镂空雕花的图案有一处叶子竟是突出来的,正正好做了珍珠的底座,白老爷感叹:“真是心思巧妙,独具匠心啊!”,再看那些大大小小的珍珠,每一个上面都有不同的镂空图案,有百鸟朝凤,有嫦娥奔月,有麻姑献寿,有花开富贵等等,每一个都玲珑小巧,别致有趣,他命人拿去给屏风后的大小姐看。

    乐掌柜却道:“等一下,这妆盒还有一宗妙处,请白老爷命人熄灭庭中所有的烛火。”

    白老爷一挥手,七八个家人上前熄灭了所有烛火,客厅中忽然传来了几声惊呼。

    但见那妆盒在一片漆黑中居然泛着柔和如宝珠般的光芒,看上去犹如夜明珠一般,充满华彩瑰丽,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