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美人相师在线阅读 - 第10节

第10节

    不仅如此,对他而言那个最重要的问题,他还没有摸到头绪,直觉告诉他,跟着她,跟着她才会找到他想要的那个答案。

    流光半响不敢抬头看她,头上传来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紧接着熟悉又清淡的嗓音响起:“傻站着干什么,我是不认得回客栈的路了,你不会也迷路了?”

    流光倏然抬头,眸子里有讶然有动容,极快地应了声后,迅速转身:“……认、认得的,婉jiejie跟我来。”

    望着那个飞速跑开了的背影,商慈轻笑了声,把幕篱系好,跟了上去。

    *

    二人回到客栈,刚迈进门槛,正在传菜的店小二余光瞧见,喊了声:“姑娘,门外有人找你……”

    商慈闻声转头往门外看,并没有看见什么人影,小二努了努嘴,补充道:“就是门外停着的那辆马车……”

    商慈这才注意到客栈右边角落停靠着一辆高大的四轮马车,红鬃大马刨着蹄子打着响鼻,赶车的车夫遥听见小二的喊话,扭头隔着帘子对车里的人说了句什么,车帘掀开,露出一张中年妇人的脸。

    “可是姜姑娘?”

    “是。”商慈点了点头。

    车帘晃动,哗啦呼啦地从马车上下来四个人,一对衣着华贵、却满脸愁容的中年夫妻,一对相搀扶着的主仆二人。

    瞧见那圆头圆脸的小丫鬟和与自己一样同戴白纱的小姐时,商慈才想起昨日在医馆的偶遇。

    商慈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看他们颇有些倦怠的样子,似乎已经等自己很久了……

    ☆、第17章 破面文曲

    虽然是他们有求于自己,但让两个父母辈的长辈在烈日下等了自己快一天,商慈着实有些过意不去。

    客栈门口人来人往,并不是一个适合谈话的地方,商慈邀他们去了客栈旁的一家茶楼中落座。

    且说昨日与商慈分开后,周芷清得到商慈会帮她治好病的允诺,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回到翰林府,直奔娘亲的住处,把费尽神思隐瞒了近一年的疾患抖落了出来。

    当徐夫人看到女儿身上那片骇人的黑斑,当下吓得砸破了茶盅,僵着舌头半响说不出话来,缓过神后,红着眼掉着泪把女儿搂在怀里,心呀肝呀地一通哭天抢地,直埋怨她为什么不早说。

    等母亲平静下来后,周芷清说出今日碰见商慈的事,周芷清是被郎中们打击的次数多了,陡然见有人说会治好她的病,立马将其奉为了救星,但徐夫人到底是过来人,考虑得缜密,可不会像周芷清一样冒失,全然地相信一个不知来历的陌生女子。待老爷下朝后,徐氏将此事告诉了他,二人商定了一番,决定还是去请太医。

    太医诊完脉后,结果同医馆郎中所说差不多,只不过考虑到他夫妻二人的感受,说得委婉了些:“这病实在闻所未闻,这些黑斑既不痛也不痒,贵千金身旁的丫鬟也没有被感染的迹象,想必没什么大碍,老爷夫人不必太过担忧。”

    徐夫人听了,当下心如死灰,女儿家平白长了一身一层叠一层的黑斑,这还叫她不必担忧?况且仅仅一年的时间,从黄豆大小蔓延了全身,说放任下去没有性命之忧,打死她都不信!

    夫妻二人自太医走后便惶惶不安,一夜无眠,第二日早早地遣人备了马车,直奔福临客栈而来。

    茶楼雅间里,茶雾袅袅升腾在鼻尖,几人面对面在一张八仙桌前,气氛有些微妙的凝重。

    周老爷年过半百,精神却是极好,一双鹤眼黑白分明,灼灼有神,眼纹绵长直达天仓,虽然因为上了年纪,眼角下垂,但仍掩不住其天生仕途顺遂、福寿绵绵的面相。

    徐夫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双一字眉,眉尖眉尾都像伞盖,脸盘圆润,双唇丰满润红,这种面相的人夫妻间往往和睦恩爱、举案齐眉。

    商慈顶着对面二老凄哀殷切的目光,“要去掉贵千金身上的黑斑,只有一个办法……”

    见徐夫人张口就要允诺什么,商慈抢先道:“这方法听起来可能有些耸人听闻,所以我今日只是先提出来,到底要不要采用,还请老爷夫人好好思量再定夺。”

    “姑娘但说无妨,只要能去掉清儿身上的黑斑,什么事我们能都答应。”

    周老爷和夫人对视一眼,徐夫人跟着点头附和,原本想要维持住端庄的形象,看到一旁静静不发一言的女儿,眼眶捺不住又是一阵湿润,从袖中抽出帕子轻沾泪水。

    商慈一字一顿道:“开棺捡骨,重迁祖坟。”

    徐夫人以帕拭泪的动作骤然停在眼角,周老爷以为是自己耳背听岔了,又认真地像商慈确认了一遍,看到后者再次点头,周老爷往椅背上一靠,有些纳罕有些犹豫:“这……这与清儿身上的黑斑有什么干系?”

    商慈喝了口茶:“那不是普通的黑斑,准确地是叫砂斑,先是以不起眼的大小生在掌心,一年后遍布全身,再半年侵入筋骨,不消月余便会暴毙身亡。”

    听她以平淡的语调道出自家女儿将不久病亡的事,夫妻二人心头剧颤,但却没有当场应下。

    迁坟动土确实不是一件小事,往往需要族里人一同商量才能决定,若仅仅是迁棺倒也罢了,还要开棺捡骨,这若打扰到先人英魂,引得先人不满,不再庇佑他们这些后代,那罪过可就大了。

    商慈将他二人纠结之色尽收眼底:“老爷夫人还请考虑了清楚再来找我罢,贵千金的病情还只是刚过第一阶段,离暴毙身亡还早着呢,你们有足够的考虑时间。”

    该说的都说了,是扰了先人的清净重要还是女儿的性命重要,这问题就抛给他们吧。

    相较于流光一进茶楼,就两耳不闻窗外事、闷头吃茶的模样,周芷清从始至终的目光都落在商慈的身上,里面有探究有疑惑,在听到自己命不久矣时,丝毫未有动容,一双杏眼直往商慈那白纱之下露出的尖尖的下巴上瞟。

    她究竟是不是姜家小姐呢,周芷清心里泛痒,越发想要知晓。

    *

    和商慈预料的一样,没过三天,周老爷携妻女再次求上门来,这次已是拿定了主意,甭管天大地大,都没自家女儿活生生的性命金贵啊。

    周老爷有三个不成器的儿子,女儿就周芷清一个,从小伶俐聪颖,在京城贵族未出阁的小姐中颇为出挑,是他夫妻二人的掌上明珠,自幼娇生惯养,抱在怀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如今出了这桩子事,周老爷回家细细思度,修书一封寄给了族中宗长,没提及砂斑的事,只单讲了要迁坟,未等及宗长回信,便使了出先斩后奏。

    商慈卜了个吉日,与周家人一起去往其祖宗坟地,开棺拣骨。

    有句俗话说,七分相术家中坐,三分风水敢出门。

    商慈没想到自己这三撇子风水真有排上用场的时候,技多不压身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商慈没指着风水这碗吃饭,这三分伎俩足够使了。

    颠颠坐了一个时辰的马车,出了京郊,沿着山间小路又驶了近一个时辰,阡陌不比官道平敞,车轱辘碾上碎石子,咯吱的脆响与颠簸伴行了一路。

    终于马车在靠近一座山脚下的时候停了,几人掀帘下车,扑面而来的是久违的田园气息。

    浮云逐日,暖阳融融,碧霞与天青色的远山似成一色,泾渭分明的稻田上插满了绿秧,北边是一条如翡翠飘带似的长河,金色的碎光映澈在河面上,风一吹,波纹卷着金光荡漾开来,河岸上停靠着两只木舟,周围只有寥寥几户燃着炊烟的人家。

    环顾一圈,商慈在心中暗叹,确实是一处背山环水的风水宝地。

    除了商慈、流光、周家老爷夫人,周芷清和其丫鬟禄儿,周老爷还带着六位身强力壮、负责开棺的家丁,一行十几人沿着山脚向山上走去。

    周芷清身染砂斑,本来不利来这种地方,但商慈和周家老爷夫人都架不住这位大小姐的软磨硬泡——她哪怕死也要弄明白害了她的罪魁祸首是个什么东西。

    想比于阳宅,人们更注重死后的风水,只因选了好的墓地,会造福于子孙,世世代代受其蒙荫,反之则有可能降祸于后人。周家是江南的名门氏族,族里的人死后葬在哪儿都有考究,但周老爷这一支,因他祖父当年科举高中,而迁至京都,于是便在这京郊新买了块地定作祖坟。

    据周老爷说,这块地也是请当时有名的风水先生来相看的,他的祖父祖母及父亲都葬在这儿。

    山上的林木郁郁葱葱,有一条规整的羊肠小道直通山顶,应是他们周家的人开辟出来的。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xue,是用来形容好的阴宅福地可遇不可求,许多山脉都长得相像,远远地看上去,看不出什么分别,这就需要真功夫了,一座山脉你可能需要来来回回跑上几十遍,才能断定它是吉还是不吉。

    点xue则是指山脉中可以下葬的xue点,需是山脉中能量堆积交汇的地方,这便更需要眼力和经验了。

    走至半山腰,有一处平地,几块石碑立在一颗参天的歪脖子松树下,分外打眼。

    那是周老爷祖父一辈的先人,商慈环顾一圈,并未发现异样,于是打算趁夜色未临,继续往山里走。

    仰头看向高耸入天的山头,心里有些惆怅,若是小师兄庚明在这,肯定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端倪了吧。

    没走多远,又是一处平地,但这处平地是嵌在山体里的,算是半个天然溶洞,因为被上方的山头遮挡住,常年照不见阳光,地处潮湿,螭首龟趺的碑面上生了些许青苔,碑文已隐约看不太清楚了。

    商慈停下脚步,问周老爷:“这处是……?”

    周老爷望着那石碑,语气颇为感慨:“这是家父的墓,家父去世的早,已有二十余年了。”

    商慈的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一下,这里的气场与周围似乎有些不一样,商慈想起了在王爷府破煞那回,似有一股子潮湿的阴气从黑青色的泥土中散出,在小腿间缭绕。

    这里是墓地,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毕竟是死人住的地方,没有阴气才是怪事。

    生长在石碑周围的花草似乎格外的茂盛,商慈辨认出是桑寄生与菟丝子,两种寄生依存于松柏的植物,桑寄生开出的小花如血般鲜红欲滴,菟丝子蓬蓬松松地覆盖上了山石,似乎极力在朝坟头的方向生长着,要将整个墓地吞没。

    “你们先在这站着,不要动。”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商慈想到了什么,迅速地转身,撒腿往山下跑。流光紧紧跟着她,而周家人虽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听从她的话老老实实地呆在原地。

    一溜烟跑到了山下,额上出了一层薄汗,双颊亦染上酡红,商慈平息了片刻,站定,再次抬头举目看整个山的山形。

    整个山形状有些不规则,弯弯曲曲,狭长蜿蜒,山腰处的松柏支楞着斜伸出来,商慈遥遥盯着周家人站定的那块方位,身子往其相反的方向移动。

    流光见她看得出神,虽然心里好奇的很,但忍住没有出声打扰,默默地跟着她走在后面。

    反向走了约一刻钟,因为商慈的身子一直保持平稳,在她的眼中,倒像是山体缓慢地转动,随着另一面的消失,方才隐在背光面的山形曝露在视野之中,山体的轮廓渐渐分明起来。

    整座山右边的轮廓就像是一张褶皱丛生、满是苍凉与忧患的老者的脸,那张老人的脸好似被人打了一拳,鼻底处有块深深的凹陷,商慈的双眼渐渐睁大,那块凹陷处正是周家人所站的平地,即周老爷父亲的坟头所在。

    这种山形又叫破面文曲,正是传说中极易形成的养尸地的脉相!

    ☆、第18章 世事难料

    “吭哧,吭哧……”

    铁铲、锄头交错地落在松软的坟土上,六个高壮的汉子挥汗如雨。

    周老爷左手握着夫人的手,右手挽着自家闺女,面色紧张,喉结时不时地滚动一下,几人膝盖上都沾了黄土,都未想到去拍一拍。

    动土前,周家人跪在石碑前庄肃地磕了三个响头,表面上看来是必须要走的仪式,其实也是缓解他们心里的不安。

    周芷清从未见过这种阵仗,当初铁了心缠闹着要来看开棺,临了场到底忍不住心里发憷,一手紧紧地抱着爹爹的胳膊,一手握着丫鬟禄儿的手,又好奇又有点怕地看着家丁刨地。

    周老爷和徐夫人虽然当初是看着父亲下葬的,然而甭管这下面躺得是谁,光是开一口深埋二十年的棺材,这件事本身就够刺激的了,尤其是在商慈和他们说过“无论开棺后看到什么都要保持住镇定”的话后,他们更不镇定了。

    周老爷好歹是一家之主,任何时刻都得想着撑住场子,徐夫人则侧身低声安慰女儿:“莫怕,里面是你祖父,你生得晚没能见着他老人家一面,你大哥二哥都是见过的……”

    很快,罩着棺材的石板盖露了出来。

    几个汉子跳进坑里,挽起袖子,同站在一边,双手撑着石板边缘,咬牙使力,肌rou绷紧。那石板看样子足有数百斤重,加之被掩埋的太久,与底座咬合得不分你我,那几个汉子憋得脸盘通红,手臂上的青筋一根根暴起,终于,石板被缓缓推开,露出一道黑黢黢的缝来。

    日头挂在远山尖上,仅露出一圈将歇未歇的光晕,洋洋洒洒地照射下来,几人皆是背对着阳光,光束越过几人的肩头,透过光束清晰看见白茫茫的灰尘从那缝中飘旋着飞起。

    石块摩擦的沉闷声似野兽低鸣,只闻轰隆一声,石板终于被完全推开,里面一口紫檀木棺材方方正正地摆在中央,虽然上面积了一层薄灰,但棺盖丝毫没有开裂的痕迹,完好如初。

    几个家丁转身去看周老爷,在得到其点头后,再次撸袖子去抬棺盖。

    相较于百斤中的石板,棺盖则容易多了,几人合力,几乎没费多少事,就把棺材盖掀开抬放到地上。

    随着嘎吱一声响,一阵混着尸气的霉味在空气中散开。

    流光站在商慈身边,从始至终腰背挺直,面上波澜不惊,在开棺的一刻还是破了功,被这刺鼻的味道呛得清咳起来。

    看到棺中人的模样,周老爷忍不住双腿打抖,深深倒抽了一口凉气。

    最快一年,最慢五年,尸首都会腐化成白骨,但此刻棺材内的情景,竟与二十年前下葬时候的景象一模一样!

    二十年的时间足以忘却许多事,那时的他已过而立之年,但是父亲去世时的模样,他是怎么也不可能忘记,而且当时是他亲手给入得殓!

    周老爷在那一瞬间以为时光倒流了,他的阿父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平静地睡在那里,缎面的绛色八仙寿衣鲜艳如新。

    他的脸色较常人有些青白,像敷了一层的白霜,因为五官舒展开来,原有的褶皱浅淡了许多,竟有些辨不出年纪,说他年及弱冠有人信,说他年过不惑,亦有人信。

    因为提前有心理准备,周老爷没有太失态,微颤的手指和快瞪出眼眶的双眼彰示出他内心的惊骇。

    也是商慈事先打过预防针的缘故,徐夫人、周芷清以及一众家丁都没有做出吓得大呼“诈尸”或者落荒而逃的事来,只是屏息盯着棺材中似在沉睡的老人,哑然无声。

    “这里是处罕见的养尸地,是阴宅里最忌讳的凶恶之地,能使尸体不腐,老人家常年不得安宁,令千金身上沾染的砂斑,只是老人家想借此提醒你们,并非恶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