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嫡女闲妃在线阅读 - 第32节

第32节

    杜夫人走到房内坐下,杜子衿也坐在了旁边,犹豫了片刻,便告诉母亲余晴和李香琴来过的事情,包括李香琴最后在杜府门前大闹和她最后怎样平息,却没有说她让春晓扒了李香琴衣服丢在大门前不管的事,对于这件事她虽做了就不会后悔,但她还是不想和母亲提起,她不想让母亲觉得她是一个狠心冷血的人,即便在她的心里她已经变成了那样的人,她也依旧希望在母亲心里她一直都是单纯善良的那个杜子衿!

    杜夫人听完后半晌没说话,她早就预料到那个姑娘会有找上门的一天,只是不知该怎样去面对,便内心里一直在逃避着,却不想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已经被女儿帮她解决了所以麻烦,也难怪春晓和春眠都一起的瞒着她,若不是她发现了春眠不对劲,只怕这件事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知道。

    “你不该瞒着我自己出面的,这对你的名声不好,由我出面做这些事就是外人说什么闲言碎语的我也不过是落个妒妇的名声,若是影响到了你的名声,你以后的亲事定会不顺当!”杜夫人担心道。

    “听信流言之人,女儿还不屑嫁!女儿要嫁之人,即便是女儿受世人唾骂,也依旧站在女儿这边帮女儿骂回去的人!”杜子衿骄傲道,说这句话心里不禁想到了韩辰皓,现在他估计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定也听说了她对李香琴最后的做法,不知他会怎么看待自己?

    杜夫人见她说完有些出神便猜出了她此时定是在想韩辰皓,不禁掩嘴偷笑道:“哪有你这般不讲道理的,以后哪个能受得了你?”

    “没人要女儿就赖着母亲一辈子!”杜子衿撒娇道,她的这句也许母亲不会当真,但却真的是她的真心话,若是她真的最后和韩辰皓有缘无分,那她便就真的一生不嫁,留在杜府做个老姑娘。

    窗外的大雨依旧下个不停,在杜府门前上身几乎**的李香琴被冰冷的雨水冻醒了,意识渐渐恢复,慢慢的从地上坐起身,才震惊的发现她上身的衣服全被脱掉扔在了一边,只留了一件肚兜,慌张的四下张望却没看见一个身影,杜府的大门紧闭,连她和余晴来时停在杜府门前的马车都已经不见了,整个宽阔的道路上只剩下了她一人。

    李香琴慌忙拾起丢在一旁被雨水泡的的全是泥泞的衣服颤抖着穿在身上,冰的她本就几乎没有温度的身体越发的觉得寒冷,那努力的回想起自己昏迷之前的事情,好像是她狠下心打算真的撞在石狮子上,却被余晴身边的丫鬟鹊儿一把抱住,然后两人就一起摔倒,落地的时候她的头便狠狠地碰到了地上,只觉得一阵疼痛和眩晕便

    痛和眩晕便就再没了往下的记忆。

    那后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她会被扒了衣服丢在这里没人管?余晴呢?马车没有了余晴是不是丢下她自己回了府?

    李香琴心里有太多的疑问,也越来越觉得不安,突然扫过她手臂上醒目的守宫砂,心里一惊,颓然的跌坐在地上。

    她大致已经猜到了定是杜子衿让人脱了她的衣服,让她露出守宫砂,证明她说的话都是假的,但杜子衿怎么如此狠毒?若只是为了守宫砂只需露出她的手臂便可,这样直接脱了她的衣服明摆着就是为了要羞辱她!

    强烈的恨意在李香琴的心底升腾而起,抬眼看向朱漆大门上悬挂的黑底鎏金杜府牌匾,眼眸中迸发出狠厉,尖细的指甲深深的嵌进手心的rou里,鲜红色血珠滴在雨水里快速的晕开,混在肮脏的泥泞中。

    “杜子衿!今日之辱我李香琴记下了!终有一日我会全部都还给你!”

    李香琴强撑这身体离开了杜府门前,一人走在瓢泼大雨中,余晴既然会丢下她不管,那她便也是不能再回去了,杜青峰若是知道她骗了他定是不会放过她,便先到了一家小客栈,洗了澡换上了她拖小二买来的衣服,做了这些她身上带的银子也已经全都花光了,她还必须要偷偷回趟杜青峰的府里,在那还有她的一些积蓄,足够她离开京城暂时找个地方安身了。

    李香琴一直在客栈等到了傍晚,时辰还早但是天色因下雨已经暗了下来,她便打着伞一路步行到了杜青峰府邸的后门,在府里待了这么长时间,府里的后门她也是走过几次的,平时都是下人和送菜的农夫进出,而且离她住的院子很近没几步路就是。

    她在后门等了一会,没多久便有两个下人抬着一大桶泔水打开后门走了出来,两人都穿着蓑衣戴着宽大的蓑帽,又下着大雨,视线被遮挡不清,也就没有发现站在后门不远处的李香琴,抬着泔水放到几米外的墙角边。

    也就在这时李香琴趁机从没关的后门进到了府里,一路小跑到了她住的院子,这院子里平时就她一人和冯氏拨给她的一个丫鬟,在院子里四下张望见没有那丫鬟的身影便快速的跑到她房间门外推开门进去。

    房间内依旧是她走时的样子,估计是余晴回来后忙着和杜青峰解释搞砸了今日的事情,还没来得及让人清理这里的东西,李香琴便赶紧从柜子里拿出一块包袱布,收拾两件比较新的衣服和值钱一点的首饰,和她藏在枕头夹层里的几十两银票和一些散银包进包袱里,快速的按原路出了府。

    此时天色已黑,城门已关,她便先回了客栈,休息一夜,第二日一早便让小二雇了辆马车出了城。

    李香琴刚一出城,韩辰皓这边就得到了消息,他也并未再让人继续跟着,他本是怕李香琴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不利于杜子衿的事,既然她识趣的离开了京城,那他也就暂时放过她,不过像她这样独自一个弱女子在荒郊野外赶路无异于羊入虎口,都不用他出手李香琴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杜子衿并不知李香琴的去向,也没让春晓去打听,只要李香琴再不来招惹杜府,她也就懒得再去管她是死是活。

    风波平定,杜府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宁静,杜子衿的身体也渐渐转好,不再用赛阎王每日的诊脉,赛阎王每日和杜子衡在一起倒是玩的不亦乐乎,一句未提要离开的话,杜子衿在醒来后听春晓说了子衡要拜赛阎王为师的事情,也是十分的赞同高兴,名师出高徒,子衡能把赛神医一半的医术学会,以后便也就多了一门安身立世的本事,这对杜子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杜子衿的身子好些了,烦心事也解决了,杜府便开始张罗着杜子衡拜师的仪式,要邀请见证人,行九叩三拜礼,最后奉上谢师茶,才算是完成了拜师礼。

    拜师礼定在五月初八,因为连日的大雨杜青林便也没有请外人来,只是一家人观礼后一起出个饭便好,但这见证人也还是要请的,在这件事上杜青林和杜夫人第一次有了相悖的意见。

    杜夫人说要请闲王韩辰皓当杜子衡拜师的见证人,韩辰皓是王爷,身份上自是没的说,还很很可能就是她的女婿,杜子衡的姐夫,让他当见证人最合适不过。

    而这个提议杜青林却不同意,若是以前韩辰皓没有在打她女儿的主意,让韩辰皓来当见证人他是没话说,但现在他防着韩辰皓还来不及又怎么能还邀请他杜府当见证人?

    “我就觉得闲王最合适!你这次是没要和我作对了?”杜夫人见和杜青林费了半天口舌也没说服他,心里顿时气急,她就不明白了,以前女儿还没回来时,他和闲王韩辰皓倒是关系不错,彼此欣赏,虽明面上不常来往,但杜青林却在她面前多次的夸赞过闲王的人品才学,胆识过人,怎么现在多了女儿就开始针锋相对,成了仇人了?

    杜青林见夫人面露怒色,便也就稍稍收敛了一些,但依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哪里就和你作对了?咱们这不是在商量嘛,有话好好说,别动怒啊!”

    杜夫人瞪了他一眼,侧过身不在理他,杜青林见夫人依旧没消气,语气越发柔和道:“闲王向来不参加宴会,连宫宴都不出面,别说来当见证人了,咱们还是再考虑考虑别人吧?”

    杜夫人知道他又在找借口,别人的宴会韩辰皓不去,但杜府的他

    但杜府的他定是会来的,就是为了子衿,他也定会答应,“你都没问过怎么知道他不来?你现在就下张帖子去闲王府,要是闲王拒绝了,咱们就在考虑其他人。”

    杜青林无奈也不敢在反对,只好起身去写帖子,然而他却留了个心眼,只写了邀请韩辰皓来参加杜子衡的拜师礼,却没写让他当见证人和拜师礼的时间,写完怕被杜夫人看见发觉,也不等墨迹全干就让身边的小厮阿九送到了闲王府。

    而闲王府在收到阿九送来的请帖的同时也收到了小七的消息,小七的消息也是关于杜子衡拜师礼的事,这可是让王爷和杜小姐增进亲近的机会,他一得到消息听说杜夫人打算请王爷在拜师礼上当见证人,便立刻写信给王爷先透个气。

    韩辰皓先看的是杜青林的请帖,他很是诧异杜青林怎么就会亲自写请帖请他?以杜青林现在对他的态度,不是应该防着他进杜府的吗?

    看完了请帖,韩辰皓心里的疑惑倒有了答案,这请帖里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不情愿,只说了请他参加杜子衡的拜师礼,却没说拜师礼开始的时间,这明摆就是不愿意让他去,定是被杜夫人逼着写的,却又偷偷的留了个心眼,可惜他不知道,在杜府可还有个给他通风报信的人。

    再打开小七的信,信上果然和杜青林请帖上说的是一件事,但却比杜青林的要详细的多,不仅说了拜师礼的时间还有杜夫人想要让他当见证人的事,这也定是杜青林故意没在请帖里告诉他的。

    只是不知道杜子衿知不知道杜夫人的打算?是不是也希望他能做杜子衡拜师礼的见证人?想来也有几天没见她了,心里也越发的期待拜师礼到来的那一天。

    然而,还没等到拜师礼那天,江南一代的水患便发生了,韩辰皓派去江南打探的暗卫送来的消息比皇上得到的消息早上一天,在韩辰皓的暗卫带着韩辰皓的下达的指令回到江南是,宫里的皇上已经急召大臣和在御书房议事。

    庄严肃穆的御书房内此时静的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从皇上说完了江南发回来的水患急件,几位大臣全都是一句话也不说,他们都是清楚现在的国库情况,根本拿不出什么银子去赈灾,没有银子那江南的水患谁也没办法解决,但这件事对于现在的言王一派却又是个难得的机会,只要言王出面漂亮的解决了这次水患,不仅是在皇上面前有个好的表现,在百姓心中也是立威立信的好机会,只是国库里拿不出银子,那这件事的难度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若是办砸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也正因此支持言王一派的大臣才犹豫着没干回话,而杜青林此时也有同样的犹豫,只是他担心的是若他此时推荐了莫思聪前去赈灾,以莫思聪现在的威信和经验怕是镇不住江南一代的官员,;从而办不好差事反而坏了他的前程,莫思聪毕竟年少,又是刚刚进入官场,很多事都是经验不足。

    “你们倒是说句话,平时个个嘴巴不都是挺厉害的吗?怎么关键时候就哑巴了?”皇上威严的扫了一眼台下站着的几位朝中重臣,他也知道此时难办,他们都不愿担这个责任,但也必须担着。

    “臣以为应尽快筹集银两派钦差前往江南赈灾,以稳定民心。”林太尉率先开口道。

    皇上闻言冷哼一声道:“说得等于没说,筹集银两?怎么个筹集发?江南的百姓可等不起你慢慢的攒银子,又由谁做这个钦差?给我漂漂亮亮的把事办好!”

    御书房内又恢复了寂静,林太尉抬眼偷偷看了眼站在他身旁的杜青林,见他也是搭着眼皮看地不知在琢磨什么?平日里就数他杜青林说的欢,今日怎就一言不发?

    “杜首辅这一直低头不语是在想什么好法子?也说出来让我们听听?”林太尉开口便把杜青林拉下了水,一时间皇上和几位大臣的视线都转移到了杜青林的身上。

    杜青林依旧淡定的抬了抬眼皮道:“微臣心中倒是有一人选,便是新科状元莫思聪!”

    杜青林的话让众人很是诧异,莫思聪虽是新科状元,颇有才学,但毕竟刚刚入朝为官,又是个年轻气盛的少年,这么大的事交给他着实风险太大。

    “莫思聪?他是否太过年轻了些?”皇上犹豫问道。

    “臣当年为先帝到邻国谈判时也不过双十年纪,比如今的莫思聪还要小上一岁,臣认为年轻反而是莫思聪在这件事上的优势,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莫思聪初入官场是没有根基和经验,但反而更能放的开手脚,不会顾虑太多,只一心办好皇上交代的差事,也避免了贪污受贿的发生。”杜青林朗声道。

    皇上沉思半晌,觉得杜青林说的也是有些道理,但他毕竟没有先帝的胆识气魄能如此相信重用莫思聪这般年轻的人,“你们有什么看法?”

    林太尉听杜青林推荐莫思聪一时间摸不清杜青林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据他所知莫思聪在中状元之前曾得杜青林女儿的救助才得以保住母亲性命,但在中状元之后却几乎没和杜府在有过来往,甚至上下朝也都没见两人有过交谈,不像是杜青林门下的人,但言王曾试图拉拢过莫思聪,最后没成功不说还被怀疑放火烧了状元府,那时,他们也都曾怀疑过莫思聪已经找到了靠山,很有可能就是杜青林,但他事后曾试探过杜青林,杜青林对状元府被烧一事是一知半解,他也便没有在怀

    便没有在怀疑过杜青林,然而这次杜青林却突然推荐莫思聪为赈灾钦差,不知到底是在帮莫思聪还是在害莫思聪?

    “臣也认为莫思聪太过年轻了些,担此重任怕是会辜负圣恩,臣到觉得言王比较合适,言王已帮皇上处理国事多年,在经验上要比莫思聪丰富许多,而且也是年轻气盛,正符合杜首辅的考虑。”林太尉狡猾的借用杜青林的话推举出了言王,不管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也都先抢到手再说,绝不能便宜了杜青林。

    “林太尉推荐言王,你们有什么意见吗?”皇上又问道。

    言王一派的几位大臣也都随声附和跟着林太尉说言王最合适,还有几位是没有被言王拉拢的边和杜青林一样默不作声,既不同意也不反对,这件事本就有利有弊,利益大风险更大,他们便只需等着看好戏便是。

    皇上心里亦是清楚这些随声附和的大臣都已经是言王的人,但这件事言王确实要比莫思聪适合的多,沉思半晌,便直接开口宣布道:“这次赈灾便由言王负责,莫思聪也一同辅佐,至于赈灾银两的事,也就交给言王想办法,七天之内筹集到五百万两白银,七日后便启程赶往江南。”

    皇上这招最是绝妙,先是定了由言王负责赈灾,如了他们的意,顺水推舟再让言王负责筹集银两,他们自是没有理由推辞,而且言王一派中有不少家底丰厚的,也可以让他们出出血血为百姓做点事情。

    御书房的议事一结束杜青林没理会林太尉有些难看的脸色便直接出宫回了家,对于让言王负责筹银子一事他和皇上的想法一样,都是觉得让言王一派拿出这些银子是不难的,毕竟他们其中都还有京城的两个皇商,平日里骄奢yin逸,花钱如流水,在这种关键时刻也就该狠狠地宰他们一次,也算是为他们积福了。

    回到杜府一进书房便看见杜子衿正坐在书房内看书,见他回来便放下了书籍,站起身上前问道:“皇上召父亲进宫可是江南发生了什么事?”

    杜青林惊讶的看了杜子衿一眼,没想到她猜的正对,“确实是就为了江南的事,一连这么多天的大雨,江南的水患发生只是早晚的事。”

    “那你们可商议了如何解决了?”杜子衿又追问道。

    杜青林便也就和她说了今日在御书房最后商议的结果,不知在什么时候他的潜意识中杜子衿已经不再是以前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在他的心里这一刻杜子衿不只是她的女儿,而是可以给他意见,可以与他商议朝政的朋友,所以他可以对她直言不讳完全忘记了内宅女子不从商不参政的规矩。

    杜子衿对于这个结果也是十分满意,虽莫思聪只是辅佐,但只要他能跟着到了江南,天高皇帝远,还不是谁有能力是说的算,又能敲出韩卓言五百万两银子,让他这次狠狠的大出血一会,定会伤了他不少元气,说不定连支持他的两个皇商也直接被吓跑了!

    “这个结果再好不过,就是不知道言王一派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五百万两银子!”杜子衿幸灾乐祸道。

    杜青林也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笑道:“皇上是个精明的,国库没银子他也只能另想办法解决,不然江南的百姓可怎么办?”

    这厢,韩辰皓亦是已经得到了御书房议事的内容,今日参与议事的一位大臣便是王太傅以前的学生,也就是韩辰皓的人,包括御书房的奉茶宫女都也安排了两人,而这些人全都不是由韩辰皓经手,只是最后的消息会传到他这,就算是有人查起也是查不到韩辰皓这里,因为除了几个重要的大臣以外,其他安插的人都不知自己传的消息是到了韩辰皓的手里,他们只是按照事先说好的方法把消息从宫里传出来,自会有人接应汇总到闲王府。

    “王爷,你说这次言王会用什么法子在七天内筹到五百万两?”邵刚问道。

    “他能有什么法子?无非就是让他拉拢的皇商和官员出钱,指望他自己,把他卖了也不值那些银子!”韩辰皓讽刺道,他一向都看不惯言王拉拢官员的做法,有时甚至威逼利诱来达到目的,这样只会暂时得到利益,却是以失去人心为代价的,这在他看来是最愚蠢最不值得的做法,解决事情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人心一旦失去那便很难在挽回,即使挽回了也是禁不起考验的,那样的结果便是在身边安放了一个虽时都会反过来捅一刀的人,比要对付的敌人更加可怕,防不胜防!

    “那些皇商和官员也不是傻的,说让拿钱就拿钱出来,言王这次只怕连登基之后的官位都许了出去,只怕这次他们是要血本无归了!”邵刚幸灾乐祸的嘲笑道。

    “登基?呵!只怕他是今生无缘了!”韩辰皓邪魅笑道。

    邵刚闻言微微一愣,这是他第一次听王爷说起皇位,犹豫问道“那……那王爷会坐上那个位子吗?”

    韩辰皓闻言收敛的嘴角笑容,眸光暗沉,沉思半晌道:“只要子衿想要,本王便坐,子衿不想要,本王便也不稀罕!”

    “可是哪有女子不想当皇后的?母仪天下,光耀门楣!”邵刚道。

    韩辰皓嗤笑的看了邵刚一眼,也许邵刚说的对,这世间的女子多数都会对皇后的位子动心,但唯独杜子衿不会,因为她只要想要那个位子,便只需嫁给韩卓言便好,以她的聪**智和杜青林在朝中的份量辅助韩卓言登基不是难事。

    但她

    但她却反其道而行之,从他认识她到现在她所有的某算都是在为了扳倒韩卓言,仅凭她现在的实力,要做这件事比她嫁给韩卓言辅助韩卓言登基要难得多,而且也失去可以贵为皇后的机会,从此便可看出她对于皇后之位是深恶痛绝的,甚至是带了些恨意的,包括她对韩卓言的恨意,虽然他不知道这恨意是为什么,但他可以感觉得到,那种不死不休的恨意!

    “她不会想要那个位子的,曾经她就已经唾手可得,但她却选择了放弃!”韩辰皓沉声道。

    邵刚见王爷情绪有些不对便以为又是自己说错了话,纵使心里依旧还有疑惑也不敢再问了,两人一时沉默不语,各怀心事,书房内便剩下从窗外传来的哗哗雨声。

    这厢,林太尉从宫里出来便直接去了言王府找韩卓言说了今日在御书房议事的内容,韩卓言听完后立刻便气急的跳脚,五百万两!就是把他整个言王府卖了也不过才五百两而已,父皇却让他在七天之内筹到五百两,这根本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五百两!本王去哪弄这五百两!”韩卓言恼怒道,也有些责怪林太尉为他答应下这件事,这简直就是在难为他。

    “你不是拉拢了两个皇商吗?让他们出一部分,再让有些家底的官员出一部分,你再自己凑点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林太尉算道。

    韩卓言不禁露出一抹苦笑道:“商人最是无利不起早,要从他们腰包里拿银子就要付出比银子更有价值的东西,可你让本王那什么许给他们?”韩辰皓烦躁不安道,当初为了拉拢他们已经是许给了他们皇宫内份例内的衣服首饰和御厨房的菜食全都包给他们,这一次要让他们拿出这么银子他都已经没有了等价的交换条件。

    ☆、第六十八章 拜师礼

    “那些商人不缺银子,但他们缺没有权利,即使是皇商也是民,你若许他们在你登基之后让他们入朝为官,他们定会动心的,日后给他们一个没什么实权的闲职便是了。”林太尉果然如韩辰皓料想的那样用官位换银子,这个办法确实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若日后不能兑现也是个不好解决的大麻烦,毕竟那些商人也都不是吃素的。

    韩卓言考虑了一会,觉得林太尉这个办法也是不错的,至少能快速的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便也就点头答应了,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前往江南的事情,林太尉出了言王府时便已经天色全黑,大雨依旧滂沱,伴着丝丝寒风,都已经进入五月的天气还依旧让人觉得有些凉意。

    第二日便是五月初八,杜子衡举办拜师礼的日子,老天爷也算是给了个面子,这一早大雨便越下越小,最后停了,杜府内上下一片忙碌的准备着拜师礼所要用的东西,杜子衡也是早早起床穿上杜夫人给他新做的靛蓝色云锦长衫,黑色的发丝由一根同色织锦缎带束起一半,小小年纪便已有其父儒雅俊逸之姿,身后领着两个手捧托盘的丫鬟,托盘上放着崭新的成人深蓝色苏锦长衫和一双千层底黑色布鞋,三人一路快走到了赛神医的房间门口,赛神医的门未关,老远便能看见他正坐在桌前用早饭。

    杜子衡带着丫鬟直接走了进去,“师父,这是母亲给您定做的新衣新鞋,您快来试试合不合适?”

    赛神医抬起眼皮看了眼托盘上的新衣,毫无兴趣道:“为师不用这些,替我谢谢你母亲,为师觉得为师这一身就挺好,别的我不习惯。”

    杜子衡皱起了没有,一脸的失落道:“师父是不喜欢吗?”

    赛阎王见杜子衡一脸的失落难过又忍不住的心软了,但他是真的不喜欢新衣服,这也算是他的一个怪癖了,他身上的这件衣服是他穿了近三十年了,破了补,胖了加,瘦了修,都已经快要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就连原先的布料都不剩下多少了,但他就是喜欢穿着,这么多年也都已经习惯了,曾经韩辰皓也是看不惯他的一身破衣,让人给他做了几件新衣,但他穿上总是觉得不舒服,很是别扭,最后也就在没穿过新衣服。

    “为师不是不喜欢,只是不习惯穿新衣服,我身上这件虽破了些,但也干净利落,反正也没有外人,为师就穿着一身吧!”赛阎王商量道。

    杜子衡依旧的皱着没有不说话,又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新衣,抬头对赛阎王道:“既然师父不穿新衣,那徒儿也不穿了,徒儿这就回去换上原来的旧衣服!”

    赛阎王还没来得及说话杜子衡便已经转身跑了出去,留下两个陪着托盘的丫鬟看着赛阎王面面相觑,不知道是该走还是该留?

    当杜子衡再出现在赛阎王房内时便是一身半成新的黑色云锦长衫,虽是半成新但也依旧的精神盎然,黑色还要比刚才那件新衣多了几分俊逸泠然。

    杜青林这几日一直在等着闲王府的拒帖,可一连几天的都没消息,也没有回帖,不知道韩辰皓到底会不会来,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韩辰皓的回帖直接由邵刚送到了杜夫人手中,杜夫人怕他再反对就没有告诉他韩辰皓回帖的事,每次杜青林提起要再重新邀请见证人的时候杜夫人都是转移了话题,避口不提,这让杜青林心里很是着急,如今到了这一天他倒很是希望韩辰皓能来,不然杜子衡的拜师礼就失礼了,暗自后悔当初给韩辰皓的请帖什么都没写清楚。

    杜青林一大早便到了前厅,让小厮阿九在大门口等着,看到闲王府的马车就就进来告诉他,若是拜师的时辰快到了韩辰皓还没来他就再让人去请他的好友兵部尚书肖士朗来给杜子衡做见证人,他俩是多年的好有自是不会在意他没有事先邀请的失礼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