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一门四姓在线阅读 - 第123节

第123节

    因为,他们有决心,有意志,有能力,还有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兵器!

    做枪这事儿,本来只是沈伯谦一晃而过的念头。

    毕竟这个东西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持的情况下,做起来难度非常大。

    金光他上辈子有整三年的时间醉心于。

    为了彻底了解枪支的制作,他每年都赖在一个老家在德州的美帝同学的家里。

    那位家里是专营枪支的,他老爹还是个骨灰级的枪支发烧友。

    一辈子都在跟枪打交道,专家中的专家。

    沈伯谦一旦沉迷起来,也是很疯的,跟那位年过半百的德州牛仔一拍即合,成了一对忘年交。

    他对枪支的了解全部来源于那位。

    不但是用枪,他学的最多的还是怎么制造枪支,枪支的历史,枪支的构成。

    从最初的火绳枪到燧发枪,从步/枪到手/枪,从单管枪到群射枪,那位老牛仔甚至还收藏了一架仿制的禁用的死亡风琴列枪。

    沈伯谦第一次见到一把叫枪的家伙有十五根枪管的时候,整个人是懵逼的。

    当然,他也学到很多其他关于枪的历史。

    枪支引线的改进,膛线对于枪支巨大的意义,如何提高枪的射程和准度......

    这些,他从来不曾想过有一天他真的要用到这些。

    但人生就是这么奇妙。

    那位老牛仔估计怎么都想不到,有一天,这个来自东方国度的小家伙会自己一个人复制出枪支的发展历史。

    是的,在枪支方面,沈伯谦虽然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但在如此原始的条件下制作枪支,他还是持谨慎且不乐观的态度。

    所以,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想作出完全现代化的枪支。

    事实上,在这把肯塔基步/枪之前,他从枪支发源的十五世纪开始回忆,

    简单的火绳枪——做好,毁掉;

    牛角模样的手/枪——做好,毁掉;

    ......

    这把肯塔基步/枪是他的第十一个作品。

    但实际上,这把枪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肯塔基步/枪,因为沈伯谦第一次使用了膛线,也就是来复线设计的作品。

    实际上,这也可以说是一把来福步/枪。

    有了膛线的辅助,神伯格果然没有失望,准度良好,射程超过六百米。

    金一山等人根本不敢相信,那支射程将近三百米的连弩就已经够逆天了了,这个?

    这个是什么东西!?

    六百米,人都看不清了?

    难怪要在先拿着神仙筒看目标。

    而所谓的神仙筒,则是沈伯谦做出来的简易的望远镜。

    而这个惊吓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个开始。

    如今,护国冢后面的群山如今已经被附近村镇上的人成为雷鸣岭。

    这自然跟沈伯谦脱不了干系。

    后山不时响起的爆破声正是雷鸣岭的由来所在。

    第一根带膛线的枪管似乎打开了沈伯谦的制枪天赋,加上星回越发高明的炼钢手段,他从此一发不可收。

    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从最老式的步/枪,先后尝试了夏赛波步/枪、毛瑟步/枪、安菲尔德步/枪、1917步/枪.....

    沈伯谦每天沉浸其中,不断的打磨那些枪/支配件,磨坏了无数纱布,手上也没有一天不带着各种小伤口的。

    但这些他都还是不满意,他的目标是射程超过一千五百米的狙击步/枪。

    而此时,金一山等人已经不管他的枪做的怎么样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另一种武器。

    炸/弹。

    不用说,这也是沈伯谦的杰作。

    土/炸弹的工艺跟做枪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在见识了炸/弹的威力后,金一山等人不由得对师傅星行无限怀念起来。

    若非师傅显圣,赐下火药这等奇物来,沉少再本事也做不出这东西来呀!

    但是,他们也都是自幼跟着星行长大的,自然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

    这玩意一旦被人知道,立刻就被圈禁起来。

    所以,一大帮子人研究的很起劲儿,试用也争先恐后的,但谁都不说把它们用在哪儿,怎么用的事儿。

    要用这些东西,必须要得到一个人的首肯——

    皇帝。

    ☆、第110章

    109佛怒之威待修

    封老头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回到京城并没有声张,悄悄潜入江七谭四的宅院,将信函交予他们二人。

    江、谭二人进宫的时候,刚刚登基不久的聂飞扬还在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他进入大兴核心决策层也就是两年多的事儿,一下子接手这么多事情还是有些吃力。

    一国之君这个差事想要干好还是要花不少心思的,再者,他心中还时刻牵挂着那桩让他寝食难安的惊心事。

    见二人这么晚还要进宫奏事,他知道必定是有天大的事。

    江七、谭四二人虽然不是自幼跟随他,但他对二人却是信任非常。

    一是因为谭、江是母亲的族人,二是因为二人不仅能干而且非常忠心,三则是因为两人私下的关系他也很清楚。

    二人既然要一生相守,注定无后,那就断然不可能有什么私心。

    说了声“平身”,待谭、江二人谢恩起身后,聂飞扬道:“这么晚进宫,可是有什么要事?”

    刚站起来的江七谭四“咕咚”一声,又齐刷刷的跪下了。

    江七没有说话,将沈伯谦的书信双手奉上。

    皇帝神色一敛,一旁自小跟随他的内侍急忙上前接过书信,奉到他的面前。

    只看了一句,聂飞扬就神色大变,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看完整封信,他许久没有说话,甚至都忘记让谭、江二人平身了。

    偏殿内的时间在一片死寂中一点点的流逝着。

    谭、江二人一直等到后背湿透,才听到上面人的声音:“清水候为何会让你们帮忙传信?”

    殿内又是一阵沉默,还是谭四先开口道:“启禀陛下,当年谭家军被陷害包围,我与小七死里逃生......”

    他这一说就是大半个时辰,皇帝的脸色气息也渐渐平静下来。

    待到二人出宫,冷风一吹,俩人都有些后怕。

    不过,幸好结果不算太差。

    只是——

    江七、谭四对视了一眼,他们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向追求自由自在的沈伯谦避居山野居然也能有这样的奇遇。

    七日后,一路快马加鞭的皇差抵达原先的沈家,现如今的清水候府。

    皇上又下了圣旨给侯爷了!

    不一会儿侯府里的杨大爷就带着好几个下人出来撒铜钱,说是皇上看侯爷办差办的好,但又不能再封赏他,就下旨封了侯爷夫人的诰命。

    沈家上下接了旨意,都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

    也幸亏是夫人最近渐渐把家里的生意放给下面的人管理,自己只看看账本,不定期抽几家看看,不然这传旨的恐怕人都找不到。

    不过剩下的就是高兴了。

    不一会儿消息就传遍了,原先一些熟悉的也都赶着来道谢。

    沈伯谦现在的身份自然不用亲自接待,陈老爷子出面就足够了。

    老爷子也乐意,这皇上可是真看重自家外孙子呀,京城里这儿这么远,皇上还念着咱家,真是皇恩浩荡啊!

    外面热热闹闹的时候,沈伯谦正在书房接着另一道圣旨。

    这是一道手谕,总结起来一句话,边疆夷患特旨令清水候便易行事,并附御赐金牌一面,可先斩后奏,调动两千以内的地方兵马。

    这道旨意接的沈伯谦一身冷汗,这么大的特权,吉凶难测啊......

    不过,事到如今,进退两难,骑虎难下,怕是没有用的了。

    该干嘛干嘛把。

    当晚,沈伯谦跟刘若兰一起照看三个孩子睡下后,陪若兰说了会儿话,让她先休息,自己则是去了金一山等人那里。

    准备了两年的行动也该动点儿真格的了。

    一个月后,清水候照旧在雷鸣岭为星行大师闭关祈福。

    这自从大师去世,沈大人被封为清水候之后,侯爷每年都会闭关为大师祈福,以全父子之义。

    这闭关可不是说说的。

    每次闭关,侯爷不要任何人服侍,自己一个人在山上,为大师扫墓守灵,剪植松柏,

    不过,这次略有不同,住在侯府隔壁的大师的诸位弟子也随行上山,一起闭关。

    当然了,闭关只是个借口,一行人早已经准备妥当去了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