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一门四姓在线阅读 - 第114节

第114节

    东西陈老爷子早几天就已经亲自看着准备的妥妥当当了。

    如今外孙子不但立了业,成了家,连孩子都要有了,自己那苦命的小闺女也算能安心了。

    第二天,一大家子去到沈老爷子、沈父、沈母坟前拜祭不提。

    知道沈伯谦夫妻俩打算住一阵子再回县里,陈家二老自然是愿意的,虽说知道在县里好找稳婆大夫,可自己亲自照看着心情自然不同。

    沈伯谦每天一早一晚陪着若兰沿着遍布村里的石板路走上几圈,再到山脚下看看新冒出来的花草,有时还自己采摘一些鲜嫩的野菜什么的。

    知道沈伯谦带着媳妇回来,两位姨妈也约着一大早赶来了。

    一是看看外甥媳妇的身子,二来,也给自家妹子烧点而纸钱。

    如今,她们俩日子过得这么舒心,银钱又趁手,孩子们也有了好前程,家里姑娘的亲事更是不用愁,

    还不都是托了小妹的福,要不是她生了个好儿子,她们哪有现在的光景。

    陈家大姨和二姨在沈母坟前说着说着又落起泪来,如今陈家个个都有好日子,可小妹本该享大福的人却早早去了。

    只盼着自己这外甥越来越好,外甥媳妇多生几个生个大胖小子。

    一说起孩子,陈大姨和陈二姨的话匣子都收不住了。

    家里孩子们现在都出息了,虽说不能像外甥一样有个功名,可也都能自己挣钱盖房买地了,这说起来谁不羡慕。

    不过,这次来俩人都没带孩子,一聊,原来俩人想到一块去了。

    马家和徐家的孩子都喜欢来沈家,吃得好、住得好,还总有新鲜玩意儿。

    可这次来,俩人都想着,外甥媳妇身子重,孩子们来了免不了的吵闹,还是不带的好。

    况且她们现在也忙,看外甥媳妇身子也养的挺好,俩人也就放心了,住了一晚就各自回家了。

    送走两位姨妈,家里也没安静下来。

    村里的乡亲们、星回还有曲家父子也都来拜访了。

    乡亲们心里清楚,这几年李家坪家家户户盖新房,这里有一多半的功劳是人家沈家的。

    虽然也有人暗地里说怪话,但大多数还是心存感激,拎点儿东西过来看看,也算是预先恭贺沈家添丁。

    曲家父子自然是来汇报酒坊的生意,沈伯谦顺道嘱咐他酒不再外卖。

    原料和酒钱他来出,他们父子只管酿酒提纯,除了每批留几坛封起来自家人以后喝,其他都做成高度数的蒸馏酒存着。

    至于说星回,好久不见沈伯谦来看看当然也很正常,不过这不是重点。

    他来的重点是,想让沈伯谦再给他出出主意。

    这两年星回根据沈伯谦曾提到的高炉冶铁法,加上他俗家时的冶铁经验,自己慢慢的摸索出了一套精炼钢铁的方法,还做了一些尝试性的铁器。

    改良刘若兰马车的螺旋弹簧就是他的成果之一。

    之所以只有一辆改良避震马车,也是因为你沈伯谦。

    他无意中提到了一种连弩的设想,星回一听,大感兴趣,果断抛弃了弹簧的研究,一门心思的扑到那上头去了,完全不再管车辆减震的事儿了.....

    这倒叫沈伯谦有点儿小后悔。

    不过,星回这么投入,也不是没有回报,这次他来找沈伯谦,就是为了显他的新成果。

    他还真的把连弩做出来了。

    不但做出来了,还挺像那么回事儿,□□采用木铁结合的形式,少了些笨重,多了几分现代□□的风格。

    测试之后,沈伯谦不由对星回刮目相看,因为这种连弩射程有差不多四百步。

    古人说箭法高超,常用到一个词——百步穿杨。

    但其实百步也不过五六十米,星回所制连弩射程能达到将近四百步,将近两百五十米的距离,在这个时代,那是相当了得!

    星回自豪的同时显然也有些烦恼,甚至都有些忧心。

    他言道,这样东西若是不打算献到上头去,最好就别让人知道。

    不然,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飞黄腾达,要么家破人亡。

    他的意思沈伯谦是明白的。

    东西献上去,若上面的人诚心举荐,自可飞黄腾达,可若有人想将此物据为己有,则献宝之人就是怀璧之罪,必死无疑。

    这两样结果都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东西沈伯谦是没打算从李家坪出去的。

    但杨风、谭四、江七几人早晚是要跟夷人兵戈相见的,若有好兵器,安全方面自然更有保障一些,要让他眼睁睁看着几人涉险,他又有些不忍。

    不过,一扭头看到星回,沈伯谦瞬间想起了星行老和尚,从他入手应该能省不小的麻烦。

    只是这连弩还是有些硬伤,力度和准头也都不够,得改进一下。

    而且,说实话,沈伯谦最感兴趣的并非是这件连弩,而是星回制作连弩时用到的精制铁卯、铁片、铁皮和铁箭头这些。

    不知道星回在冶铁方面的本事到底能有多大?

    自己那个疯狂的想法或许能有一丝实现的可能?唉,算了,一想这个就烦躁,先顾老婆!

    虽然有些烦,但比起戴着面具周旋在生意场上,在李家坪的日子算是轻松自在的很了。

    生活本就充满各种烦恼,认真过好每一天才是正经。

    抱着这一宗旨,沈伯谦带着自家媳妇,每天说说笑笑、走走玩玩、吃吃喝喝,过的那叫一个舒坦~

    等媳妇休息的时候,他要么独自思考思考人生,要么跟星回讨论下□□改造的可能性,或是在陈家二老面前逗逗乐子。

    这样舒心的日子,过得飞快。

    一转眼,小夫妻俩回李家坪已经住了一个多月。

    这眼看就是芒种了,虽说天还没有大热,但已经入了夏,雨水越发的多了起来。

    除了这点儿,其他都挺好。

    不但沈伯谦住的高兴,若兰这段时间的心情也是无比舒畅。

    她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沈家上下越发拿她当宝贝一样,喝口水都怕她呛着。

    但她高兴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自家相公。

    刘若兰如今肚大如箩,晚上睡觉自然有些不安稳,肚子太大不能平躺着,一般都是侧着睡,睡不了一个时辰就累的腰酸腿痛的。

    而且肚子里孩子已经有了胎动,一晚上她要被踢醒好几回。

    就算是孩子安稳听话,但孕妇起夜频繁,晚上免不了的要醒好几回。

    沈伯谦自然承担起了照顾妻子的重任。

    每天晚上若兰一醒,他立刻就能感觉到,接着就是熟门熟路的扶她小解,回来再给她打水洗手,倒水润喉,还会cao着不太专业的手法帮她捏胳膊、捏腿、捏脚,助她安眠。

    这些事情,在沈伯谦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上辈子他可是因为一时好奇去偷偷体验过分娩阵痛的!

    体会完的感受只有一个——母亲太伟大了,死也就这程度了吧?

    而且,若兰这一胎肚子大的不同寻常。

    几个大夫看了都说十有八/九是双胎,这就更辛苦了。

    可沈伯谦这些感受刘若兰是不知道的。

    在刘若兰看来,自己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走运的女人了。

    从小爹妈疼着,不用被拘在家里,能出去看遍大千世界,接触形形□□的人。

    只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深知男人的不可靠。

    原想着,这辈子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跟爹娘一样,一辈子只跟一个人相守。

    但这个想法于她而言,一直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在成亲之前,她都还是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居然会有沈伯谦这样的男人。

    而婚后的日子,更是让她不禁沉醉其中。

    不是背地里说自己亲爹坏话,但作为丈夫来讲,即便是自己亲爹也跟沈伯谦比不了。

    这个男人,一定是老天爷赐给自己的,他好的甚至有些不真实。

    但越是如此,她越是贪心。

    像这次回来,除了蒋英她还带了两丫鬟,本来是打算让她们照顾自己衣食住行的。

    可现在,她一点儿也不想人来打扰他们夫妻俩。

    她不需要住的多舒服,吃的多好,只要有沈伯谦在身边,她就觉得开心。

    不过,刘若兰也不是一般的深闺女子。

    她深知,凡事不能太过。

    所以,白天的时候,除了一早一晚夫妻俩雷打不动的散步聊天、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话,她总是劝沈伯谦多出去走走,别陪着她闷在家里。

    沈伯谦自然乐的偷懒,去后山转转,顺便想点儿东西。

    不知不觉的,夫妻俩的感情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慢慢的发酵起来。

    这么舒心的日子简直让人有点儿乐不思蜀,但也让沈伯谦感到有点儿心虚。

    这个假是不是休的有点儿长?

    不如,再住两天收拾收拾回城吧,也不能单练岳父一个人。

    万一累出个什么好歹来,那就麻烦了。

    再说,岳母大人三五不时的跑来看媳妇,也挺折腾的;还有最重要的,若兰肚子太大了,他实在有点儿担心。

    当晚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回去的事儿。

    虽说俩人都有些舍不得走,但俩人也都非常清楚,回去是必须的。

    带着一丝不舍,夫妻俩悄然入睡,拂晓时分,俩人几乎同时醒了过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先醒来的是沈伯谦。

    这一个多月照顾若兰,沈伯谦得到了一项宝贵的经验——警醒。

    尤其是对声音非常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