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一门四姓在线阅读 - 第45节

第45节

    老太太一松口,沈伯谦知道这事儿成了。

    大姨二姨也帮着老娘把他扶起来,气冲冲的一致对外——陈老爷子。

    几个劝和的一看这架势,人家自己的事儿,咱别掺乎了,走吧。

    他们前脚走,陈老爷子后脚就被数落的抬不起头了。

    等他被姥姥、大姨和二姨轮番攻击了一遍后,老爷子迫不及待的松口,“去去去去,我去还不行吗!你看你们这一个个的,想吃了我呀你们!”

    沈伯谦暗笑道,这陈老爷子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不过,既然二老都同意了,几个人一合计,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人多好收拾。

    ☆、第46章

    45前往青州

    东西收拾好装好,姥爷又亲自去找了刚才的几位族亲,请他们照看下房子。

    一直缠绕心间的事情解决,大姨和二姨都松快起来。

    即便二姨还是有些担心徐家庄的事儿,但脸上的深情也不想之前那样凝重了。

    凑着段沈伯谦的车走了一会儿,到岔路的时候,分成三拨,各自回家。

    沈伯谦带着姥姥、姥爷和一车东西晃晃悠悠的回了李家坪。

    杨大爷早把二老的屋子收拾好,正带着杨风和小妹等着他们呢。

    徐大姑也一直在屋里听着动静。

    他们一到,几个人前后脚的迎了出来。

    徐大姑留在沈家的事儿,路上沈伯谦已经跟二老交代了,所以他们也没奇怪。

    陈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这就算是住下了。

    两位老人慢慢的适应着沈家的生活,老爷子跟杨大爷一样,都是闲不住的人。

    每天一早俩老头就结伴出门,打草、拾粪、盯着地里,有时候回来还能带几个野果子。

    徐大姑带着小妹,每天陪着老太太说话聊天,顺便也请她指点一下针线。

    姓氏各不相同的一大家子过得倒是出奇的和谐。

    看着大家相处的不错,沈伯谦总算放下了心。

    唉,可怜他上辈子从来不用cao心,这辈子看来是要还债了,这心一cao就没完没了的。

    后山的事儿还没点儿头绪呢!

    所以这阵子沈伯谦全身心的投入进来,起早贪黑的带着杨风在后山转悠。

    可惜,俩人把山上都跑遍了,还是一无所获。

    沈伯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丫的这沈家俩父子不会把东西埋在地下了吧?

    真是要埋了起来,那可就难找了。

    难道要他把整座山头翻上一遍?这.....

    不是说这事儿不靠谱,而是他们家这几个实在做不了啊。

    你看看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虽然沈伯谦清楚,只要他一开口,不管是杨家人还是姥爷都会竭尽所能的帮他。

    但这实在是有点儿不人道啊。

    别最后东西没找着,老人累垮,小孩累的长不高了。

    所以,沈伯谦仔细的想了又想,要把这座山头从头到尾的翻一遍,就凭他们几个,俩字——做梦。

    那就只能找人帮忙。

    雇人?这倒是简单,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后山真有什么秘密,那就麻烦了。

    杨大爷他们他敢信,可这雇来的人他是信不过的。

    要不然就等等,慢慢来?

    可这山买来放在哪儿啥也不干,一样的会引人注意啊。

    思来想去,沈伯谦突然想起早前他跟刘近南谈起他们新开张的酒楼。

    刘近南说那里的人从后厨到跑堂全都是签的一家子的死契。

    这样就不怕泄密。

    签了死契,一家大小的生死都握在主人家手里,想泄密也要看看有没有命享受。

    实在不行就买人吧,沈伯谦终于有了决断。

    虽说买人这事儿有点儿超出他的道德底线,但在这样的时代之下,他又是个贪图享乐的人。

    沈伯谦心里清楚,他要买人照料家里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既然如此,咱也别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了。

    买就买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当黄世仁,对人好点儿就行了。

    可买人这事儿他们不专业啊。

    而且,真要买人,他想买技术型的,以后好打理山上,这要到哪儿去买呢?

    诶,对了,去一趟清水县。

    刘伯伯家大业大,他们家肯定经常买人,刘管家他们肯定都懂行,找他们给参谋参谋。

    而且,刘近南在二姨家的事儿上也帮了大忙,也该去道个谢。

    主意既定,他让杨大爷收了一些新鲜的山珍和野味,带着杨风又去了清水县。

    上次他来的不凑巧,刘老爷一家都不在,这次也巧,一家子都在。

    刘近南昨晚刚好从青州府回来。

    沈伯谦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罗厨子在卤汤方面有了重大发现,他专门回来跟刘伯伯商量全面铺开刘家卤味店铺的。

    只是,听他仔细说了这个重大发现,沈伯谦顿时有点儿哭笑不得。

    该说是天意难违吗?

    因为罗厨子的发现就是他经过反复的测试发现卤汤越陈越香,而且根本不用换。

    这样一来,刘家卤味店就不用担心卤汤更换的问题了

    那就是说,刘家卤味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

    沈伯谦忍不住附额,根据传统做法,卤汤的确是不用换的。

    的的确确,卤汤越陈,做出来的卤味风味也会更佳。

    所以才会有什么百年老卤一说。

    而根据现代研究也的确证明,卤汤放久了,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的沉淀,从而提升卤制品的风味。

    只是与此同时,卤汤中的盐分经过长期熬煮,会分解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则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所以沈伯谦当时就撒了个小谎,让刘家定期更换卤汤。

    想不到,拐了几个弯儿,还是回到了卤汤原本的历史轨迹,果然,历史是人力无法阻挡的。

    或者说,罗厨子这皇帝舌头太厉害了?

    算了,随他去吧。

    刘家店开的多,我的分红也多嘛,好事儿来着。

    这么一想,沈伯谦也不纠结了。

    本来就不可能说是尽如人意,自己也已经尽力了,奈何天意难违,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以后尽量自己家做新鲜的卤味吃吧。

    “伯谦,你刚才说今次来是有事情要找我帮忙,什么事儿啊?”刘老爷心情大好,乐呵呵的问道。

    “哦,是这样的。”沈伯谦遂把自己买了座山头,但却无人打理,故想买人帮忙的事儿说了。

    最后才道:“只是这买人之事乡间少有,故此来向刘伯伯求教。”

    刘老爷哈哈大笑,说:“这可是凑巧了。

    近南这次回来一是因为卤汤这个消息,另外就是打算买人,训练之后好在各地开店。

    你说想买两三个人打理后山,那就是顺道的事儿。”

    刘近南接着道:“这倒简单,不过,沈大哥刚才说想找有手艺的,在清水县想买合适的怕是不容易,倒不如去一趟青州府。

    那边常有些犯事的大户人家的仆从发卖,或许能选到合意的。”

    沈伯谦一想,这也不错。

    来这里这么久了,欣赏的都是乡村风光,就是清水县也不过一座四方小城。

    出去走走看看,这个想法倒也不错。

    本来嘛,旅游就是他上辈子的爱好之一。

    只不过他从小就是个享乐分子,旅游什么都要最好的,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穷游。

    而来到这个世界,再好的条件对他来说也都是半穷游。

    刘近南看起来是个挑剔的,跟着他应该不至于条件太差吧。

    起码不用去住客栈。

    唉,清水县的客栈他可是好奇去参观过一次的,上辈子见过的最便宜的招待所也没这么差啊!

    时代的差距啊,是任何事情都无法弥补的。

    同样的,在这个时代,除了像刘家这样的生意人会经常的四处奔走,平常人家去趟府城可就算是天大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