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诚安郡王妃轶事在线阅读 - 第89节

第89节

    赵玉笙慢慢睁开眼睛,发现元佳婉靠在椅背上双眼闭着,仿佛睡了过去,不禁大觉奇怪,看了看四周,两人还是在太后宫中,边上伺候的宫女还是原先那两个。

    正要问宫女元佳婉为何睡着了,元佳婉却慢慢睁开眼睛,茫然看了看四周,赧然道:“昨晚没睡好,竟然打起了瞌睡,真是失礼。”赵玉笙点头道:“我似乎也忽然犯困,应该也迷瞪了一会儿。”

    “你也觉得犯困?”元佳婉皱眉沉思,随即眼神凛冽地盯着边上的宫女,质问道:“你们方才给我们喝的茶是不是有什么古怪?”

    宫女抿嘴笑道:“就知道瞒不过郡主。这不早先您说这阵子晚上不大睡得好,太后娘娘便让廖姑姑给您备了这安神的茶汤,说是给您先用一用,若是好便给你准备些带出宫。廖姑姑急着察看效果,特地冲得浓些。”

    元佳婉长出了一口气:“我就说起先喝的时候,觉着今日的茶香是香,可跟平日的大不相同,原来是太后着意安排的。只是你们给我用用也就罢了,何必叫笙姐儿也喝这茶。”

    宫女道:“这茶还可以帮着姑娘家调理身子,太后娘娘说赵姑娘用着也合适,特特吩咐让她也试试。”

    婆子去往那边,附在太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太后含笑微微颔首示意她下去。不久便说那边午膳已然摆好,招呼崔老太君和田老太太过去享用,赵玉笙和元佳婉也被带了过去。

    即便太后笑盈盈地不断夸赵玉笙是个好孩子,热情地介绍着桌上菜肴,命宫女给她夹菜,可在她跟前赵玉笙哪里吃得自在,行刑一般总算捱到太后放下筷子,结束了这一顿饭。

    饭后大家又喝了一阵茶,太后和崔老太君说自己打算让钦天监张天师在最近看个好日子,然后让韦氏上门提亲。又问赵家可有什么要求,有要求尽管提,元倓之前已然百般对不住赵玉笙了,在亲事的排场上决不能再叫她受委屈。

    崔老太君自然是诚惶诚恐地说自家没什么要求。太后又问田老太太丁蔚的婚期可曾定下,丁蔚的未婚妻模样品性如何,说等丁蔚成了亲,自己就召她进宫亲自看看。

    不久太后就说自己乏了,让人送赵玉笙她们出宫。元佳婉随同她们一道出了宫之后,直奔元修府上,元倓也候在那里。当着元倓的面元佳婉不好直接说宫里嬷嬷查验的结果,但元修夫妇一听太后和崔老太君说,要让张天师亲自看个好日子提亲,又赐了赵玉笙好多东西,心就妥妥地放回了肚子里。

    元倓更是喜得心头冒泡,不住嘴地道:“我就说姨妈一定会满意笙妹的,笙妹那么好,谁会不喜欢她。”杜氏和元佳婉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

    太后给赵玉笙和田老太太都赏赐了好些东西,结果尺头首饰药材点心什么的拉拉杂杂地两家各自装了一车拉回家。

    崔老太君和赵玉笙突然被太后叫去宫中一事,新昌伯府上下都知道了。她们回到萱瑞堂刚一坐下,崔氏以及二房三房母女先后便来了。

    崔氏是唯一知道太后召见赵玉笙进宫真正原因的人,老太君也知道她担心什么,看到她便笑着指着屋中堆着的东西,一一介绍说哪些是太后赐给自己的,哪些是专门赐给赵玉笙的。

    崔氏一听便明白了,意味深长地看着赵玉笙,赵玉笙给她看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么多东西都是太后娘娘赐给四jiejie的,哇,四jiejie你运气也太好了吧,太后感念丁家对诚安郡王的救命之恩,爱屋及乌,连带着你也跟着发财!这尺头这么多,你可以做好多新衣裳了。还有这镯子,这簪子!” 赵玉笛好奇地问完赵玉笙有关太后宫中的各种陈设后,又被那些东西晃花了眼,兴奋地嚷个不停。

    崔氏被她孩子气的话逗乐了,指着她道:“这孩子,也不知学了谁,瞧那副财迷的小模样。”崔氏神色纯然是打趣,不见什么讥讽之意,申氏也就没有生气,只是拍了小闺女一巴掌,笑骂道:“是啊,幸好是在自家府上,若是叫外头人看到了,岂不叫人笑话。”

    赵玉笙将赵玉笛拉到自己身边道:“是啊,我运气好,搭帮着丁家得了太后娘娘那么多赏赐。这些东西都很好,我自己一时间也用不了那么多。府里姐妹四个咱们两个没许人家,没有婆家买尺头。可惜太后赏赐的东西不能给别人,不然jiejie倒可以分你一些。这样吧,我那里还有两段尺头没裁剪,meimei不嫌弃的话就拿去。”

    “好好,我高兴还来不及,哪有嫌弃的。”赵玉笛喜得直拍手。申氏暗自高兴,嘴上却骂道:“你看这眼皮子浅的丫头,还不快多谢你四jiejie!”

    赵玉笛忙对赵玉笙道谢,赵玉笙说不用,眼神却下意识地瞟向赵玉琴和常氏,果然不出意外地看到这对母女脸容僵硬,望向自己的眼神阴鸷森寒。

    她心头不禁暗自冷笑,这对阴毒的奇葩大概还指望着跟之前一样,但凡自己得了好东西,就要想法方设法地据为己有。只是如今常氏在自己跟前已然掩饰都懒得掩饰了,想再借助慈母的身份哄骗自己替赵玉琴谋取好处不大容易了。然而赵玉琴贪心不足,倒是有可能厚着脸皮继续扮演好jiejie角色。自己实在不想再陪她演戏,索性提前堵了她的嘴。

    元倓没上门提亲,这对母女都能忍心用那样龌龊的手段陷害自己,等自己和元倓定了亲,这两人只恨不能生吞了自己。左右都是要撕破脸皮地,倒不如撕破彻底,省得她们再借助骨rou亲情的便利来害自己。

    二房三房母女几个走了之后,崔老太君让赵玉笙下去沐浴换洗,自己却将崔氏留下,遣走屋内丫头婆子,婆媳两个说起了悄悄话。

    有关赵玉笙和元佳婉在偏殿之事,回府路上崔老太君已然在马车上悄悄问过赵玉笙,这会子她将赵玉笙所说复述给儿媳妇听后,说了自己的疑心。

    崔氏稍加沉吟后点头道:“不错,太后肯定是疑心咱们笙姐儿的贞洁。所幸这孩子清清白白,没让咱们家丢脸。”

    “这孩子年小不经事,哪里明白宫里头这些手段,早先和我说起的时候竟然丝毫也不疑心。这样也好,不知道真相省得心里头不好受。”崔老太君脸色很不好看。

    这也难怪,任谁得知旁人怀疑自家孩子的贞洁都不会高兴。可对方是高高在上的太后,自家除了忍着又能如何。崔氏心头感叹,嘴上却道:“这未尝不是好事,太后的人亲自验过,往后咱们笙姐儿在太后跟前,在元家都可以挺直腰板了。”

    崔老太君哼了一声:“太后所为虽能理解,可我这心里到底不舒服,是元倓小儿哭着喊着非要娶我们笙姐儿,临了又做出这样的事!”

    崔氏皱眉道:“从笙姐儿所说来看,元家人有可能没参与,是太后自己要这么做的,而且太后还不想叫元倓知道,不然不会做得这般谨慎隐秘了。”

    以太后对元倓这个外甥的偏疼程度,加上元倓混不吝的性子,崔氏的分析很有道理,崔老太君的心里总算好受了许多。

    芝兰院里,赵玉琴因为妒恨和不甘,气得抄起个茶盅又要砸。常氏吓得赶紧去抢,嘴里道:“快放下,如今你屋里的东西,你大伯母的人可是都盯着的,回头叫她们清出来,你祖母又该叫你过去训斥了!”

    赵玉琴咬牙切齿:“气死我了,为什么我越来越倒霉,那孽障却顺风顺水!我可是她一母同胞的jiejie,她得了那么多好东西,半口不提分我一些,对外人却大方,真是岂有此理!”

    说起这个,常氏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太后娘娘的赏赐不能分给旁人,咱们算是旁人吗?孽障就是孽障,跟咱们就不是一条心!”

    然而还没等她们气消,紧跟着就传来了一个几乎要将她们气疯的消息,这消息是:广平侯府二太太韦氏上门替元倓求娶赵玉笙。

    第102章 抢走

    五月二十二日,广平侯府二太太韦氏受信郡王元修所托,至新昌伯府替其胞弟诚安郡王元倓求娶赵家三房嫡女赵玉笙,新昌伯府应允了这门亲事。

    这消息无异于一道晴天霹雳劈在了京都人们的心头,新皇继位后新昌伯府风头一直很盛,有关他家的好消息是接二连三地传来。

    这回赵彦以勋贵子弟的身份殿试取了二甲传胪,太后亲自将福王府佩婉郡主赐婚于他的佳话大伙犹自议论着,这会子竟然又传来这样的消息。

    听到这消息的人第一反应都是这不会是谁开玩笑瞎传的吧,然而质疑的话很快就会遭到斩钉截铁的回击:“信郡王亲自说出来的,新昌伯和锦阳府尹赵大人亲口证实的,还能有假。这三个人你瞧着哪一位是信口雌黄之辈?”

    对方立马无言以对,然而紧跟着就会困惑:“新昌伯府这位四姑娘之前不是当街砸破了诚安郡王的头,从而被对方送进刑部大牢,这两个人闹到这地步了,竟然还能做夫妻?”

    “这有什么,不都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嘛,姻缘姻缘讲究的不就是个缘字,缘分到了,任你什么过节都不算事,那戏台上还老演阵前招妻呢。”

    “可赵家那姑娘毕竟去过刑部大牢坐了些日子的牢,便是普通的富贵人家都要嫌弃,何况堂堂宗室郡王,太后娘娘那般偏疼诚安郡王,能答应外甥娶个有污点的女子?”

    “嘁,伯府姑娘坐牢,不过装装样子,能算什么污点。你不知道吧,据说这赵家姑娘其实是先入了太后的眼,是太后先提议两家结亲的。太后前几日不是招了赵家祖孙进宫嘛,据说太后见了这位赵四姑娘,觉得她模样好人又聪慧,性子柔中带刚,更难得的是她不憷诚安郡王,若是嫁给诚安郡王的话,不但能约束住他这匹野马,还能管好偌大的诚安郡王府。新昌伯又是功臣,让外甥娶赵家姑娘对皇上也有利,这不太后便动了心思,试探着向诚安郡王一说,谁知诚安郡王竟然很是愿意。”

    “嘿,想这诚安郡王妃的名头京中不知多少千金小姐惦记着,临了竟然落到这样一个在乡下长大没什么才学的姑娘头上,真真是世事无常。这消息不知道会碎了京都多少姑娘的芳心啊。”

    “可不就是,还真应了古人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初这赵四姑娘打伤诚安郡王惹下大祸,谁知道今日会有这福气呢?”

    “话虽这么说,可若那赵四姑娘模样不出众,不是新昌伯府嫡出的姑娘,这好处能落到她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