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诚安郡王妃轶事在线阅读 - 第69节

第69节

    赵玉琴鄙夷道:“不愧是帝师家的孙女,红口白牙地污蔑起人来都这般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小女气恼meimei一直陪同徐蓉汤秀雯却将我撇下,便假装让丫头去告诉meimei,说是和小女走散一时间找不到小女了,看她会不会即刻来寻小女。meimei还是很关心小女这个jiejie的,立马带了婆子丫头过来这边寻找。结果却见小女落进了池塘,她急慌慌冲过来想拉小女起来,谁料胡家的婆子丫头竟然齐齐扭住meimei的手臂,意图推她下去。meimei奋力与她们扭打,胡三姑娘见meimei凶悍,自己的婆子丫头不是对手,便伸手帮忙,推搡间,几个人都翻过了石槛,meimei手快堪堪抓住了边上雕刻的石头小金鱼,还是秋桂跑过来拉住她她才没有跌下池塘。”

    第79章 生生打脸

    果真如此?崔老太君和崔氏对视一眼,两人都觉得事情的真相应该不是这样子,因为两人都清楚,赵玉琴和赵玉笙这对姐妹之间没有那么感情深。但赵玉琴声音流畅且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瞧着又不像作假。不过不管事实真相如何,这理由都经得起推敲,两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常氏这会子倒是福至心灵,立马捂脸呜呜哭道:“我的儿,三个人对付你一个,幸好老天有眼,没叫那黑心烂肝的下作东西得了逞!”

    胡大太太之前的话虽然是在指责赵家欺负人,但还算说得含蓄,常氏这句“黑心烂肝的下作东西”却说得很露骨了。见胡大太太恼羞成怒双方就要撕破脸皮了,元佳婉忙道:“事情尚未问清楚,大家还是稍安勿躁。胡三姑娘说赵家姐妹联手欺负她,赵二姑娘又说自己的meimei是后面来的,事情究竟如何赵四姑娘你说说吧。”

    赵玉笙道:“回郡王妃,小女当时碰到jiejie的丫头春草夏叶,得知jiejie独自一人往小池塘那边去了,立马过去找她。后面的事情,就如jiejie原先所说。”

    胡三姑娘急道:“郡王娘娘,她们是姐妹,自然是串通好了一起污蔑小女,赵四姑娘的话怎么能采信。” “是啊,她们是一家人,她的话怎么能信得。”胡大太太也很激动。

    杜氏点头:“两位说得在理。我听了半天,发觉双方的分歧在于赵家两位姑娘究竟是先后去的小池塘还是一起去的,只要将这个问题查清楚,谁是谁非就明白了。”

    胡三姑娘本能地开始心虚,面上却做出一副可怜样儿道:“那边比较偏僻,根本没什么人过去,哪里查得出来,还不是由着她们姐妹怎么说。”

    元佳婉笑了笑:“我这郡主府虽然疏漏,但下人还是不少的。更何况今日为了招待好客人,更是从信郡王府调了些人过来帮衬,几位姑娘何时从何地经过,去往哪里,大致还是问得出来的。”

    元佳婉说完扬声道:“喊她们都进来吧。”话音刚落,几个婆子立时鱼贯而入,一字儿排开。

    元佳婉看着一个膀大腰圆的婆子道:“秦婆子,今日你带着她几个守在小池塘这一带,预备着客人若是走到那边负责引路。你说说,你当时看到这几个姑娘是先后过去还是一道过去的。”

    秦婆子瑟缩了一下,低声道:“老奴,老奴们嘴馋,有姐妹不知道从哪里得了几块点心送过来,老奴几个便躲去树林子悄悄吃去了,并不知道胡家姑娘和赵二姑娘是怎么过去那边的,单单看到赵家这位四姑娘带着她的丫头婆子急匆匆赶往那边。”

    常氏立马亢奋了,大声嚷道:“听,你们听听,究竟是谁说了谎一清二楚了吧!说什么两姐妹欺负她一个,我们笙姐儿明明是后头赶过去的!”

    崔老太君沉着脸呵斥媳妇:“老三家的闭嘴!这是在郡主府里,郡王妃和郡主娘娘都在,你大呼小叫地成何体统!”她说完又不好意思地对元家姑嫂道:“老身管教不严,叫两位贵人见笑了。”

    元氏姑嫂齐声道:“作为母亲,三太太也是关心则乱,我们怎么会计较这个。”

    胡三姑娘脸色惨白,一双泪眼死死瞪着秦婆子,哆嗦着嘴唇道:“这位mama,赵家姐妹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要红口白牙地编鬼话帮她们!”

    秦婆子先是震惊,接着便怒了,大声道:“胡三姑娘,这青天白日地你可不能随口污蔑人,老奴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当时又不是老奴一个人在那边,咱们这几个姐妹都在的,不信你问她们,看看老奴究竟有没有说鬼话!”

    胡三姑娘脸涨得通红,颤声道:“那你的意思就是我撒谎了?郡王妃,郡主娘娘,天地良心小女说的句句属实,不信小女可以对天发誓!”

    胡大太太抱住女儿,含泪道:“我的儿,你何须发誓,娘相信你,咱们胡家的闺女幼承庭训,家教良好,不是那等缺少教养的粗野蛮横货色,决计做不出撒谎骗人的事情来。”

    胡大太太显然在含沙射影地讽刺赵玉笙当街砸伤宗室郡王且去刑部坐过牢。崔老太君脸沉如水,冷笑道:“家教好不好得由事实来证明,自己自吹自擂可当不得数!”

    气氛正僵硬着,外头报诚安郡王来了。杜氏皱眉说此时不方便,让婆子去通知元倓稍后再来。婆子却说元倓已然知道两位姑娘落水,这是来问情况的。元佳婉道:“既然他已经知道了,那就叫他进来吧。”

    元倓施施然走了进来,恭敬地给崔老太君行了礼,又和其他人招呼了之后,方关切地对赵玉琴和胡三姑娘道:“两位姑娘没事吧。实在是对不住了,你们来jiejie府里赏花,落了水我这半个主人原本该及时施救的。但赵四姑娘说得对,池水较浅,两位姑娘没有性命之忧,男女毕竟有别,我那时候确实该避着些。”

    这可是梦寐以求的来自诚安郡王的关怀,赵玉琴差点没被元倓温和的目光感动得哭出声来,胡三姑娘也一样。好在两个人都是装惯了的人,度过了最初那一瞬间的花痴迷惘后。两人齐齐低头作娇羞状嗲声嗲气道:“劳烦郡王爷挂怀,小女不胜惶恐。”

    元二这厮明明性情暴戾,这会子偏摆出一副温文尔雅的范儿。自家那位胞姐和胡三姑娘都不是好货,扮起淑女来却得心应手。三个装十三的货凑一堆,真叫人受不了!一旁的赵玉笙直看得一阵生理性反胃,鸡皮疙瘩一茬接一茬直往外冒。

    杜氏却眼睛一亮,道:“原来二弟当时也在那边啊,那你说说当时是怎样的情形吧。”

    元倓便说自己赶去的时候,只看到赵玉笙主仆站在岸上,池子里究竟有几个人他不知道。不过他真实地还原了当时自己和赵玉笙的对话,连带着水里赵玉琴和胡三姑娘的求救声也复述出来,并再次表达了自己明明听到两位姑娘喊救命却折身而走的歉疚之情。

    齐腰深的水,没有性命之忧,自己完全可以想法子爬上来,衣衫尽湿形容狼狈却大呼小叫地请诚安郡王过来救自己,这要是传出去,旁人会如何说。

    这个琴姐儿,真是太不要脸了!崔老太君气得肝疼,若不是在别人府上,她兴许会一拐杖扫过去。

    崔氏也觉得脸庞发热,忍不住狠狠瞪了一眼常氏,暗骂蠢婆娘惯出来的好闺女,伯府的脸都叫她丢尽了!赵家怎么会出这样的蠢货!元倓在那种情形下救了她一个人的话,伯府豁出去,兴许会让元倓娶她。可胡三姑娘当时也在,元倓救了两个姑娘,不可能都娶。最终的结果只能要么两个都纳为妾室,要么大家瞒着这事当做没发生。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往后等琴姐儿嫁了人,这事儿再掀开,她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夫婿?

    胡大太太脸色更是难看,她前一刻才说自家闺女幼承庭训家教良好,跟着就被事实狠狠打脸。亏得她还暗讽赵玉笙粗野蛮横缺少教养,然而今日若不是赵玉笙,她的闺女就要丢大脸了。

    而且从杜氏和元佳婉那略带不屑的眼神她明白了闺女的诚安郡王梦算是破灭了。见闺女犹自因为元倓在跟前而摆出一副娇羞模样,胡大太太恨不得一巴掌过去,彻底打醒这发花痴不顾脸面的东西!

    “好了倓哥儿,你下去吧。女眷们说话,你杵在这里咱们不大方便。”元佳婉挥手赶人。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赵玉笙,却收到对方一个嫌弃的眼神,元倓摸了摸鼻子,不甘心地退了下去。

    杜氏看了看赵家婆媳,又看了看胡大太太,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道:“几个小姑娘淘气,虽然落了水好在也没什么大碍,依我说大家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轻轻揭过如何?”

    人家这是在顾忌自家脸面呢,几个妇人都是人jingzi,哪能听不出来,自然是点头说好,于是宾主人人面带笑容赶往花园继续赏花,那边的吟花诗会也要开始了。

    兴许是因为今日没有什么才子男宾,两位名满京都的才女胡三姑娘和赵二姑娘都兴致缺缺,一个说是吹了风有些头晕,一个说手腕伤着了拿不得笔,两个人都没有吟诗作画。结果最后出风头的是两个不大出名的闺秀。

    郡主府的宴席菜肴丰盛可口,大家交口称赞。崔老太君和崔氏也挂着得体的笑容附和着别人,其实却味同嚼蜡。胡大太太也一样脸带笑容,不过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的笑容有些僵硬。

    元倓看着赵家的马车慢慢离开郡主府所在的巷子,眼神怅然无比。可怜他盼望了许久的花会,临了却根本没捞着和笙妹单独说上几句话的机会,更别说改变自己在她心中的坏印象了。

    看来寄希望于别人是不行的,要想接近笙妹,还得自己想法子。元倓凝眉,低头沉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