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入地眼在线阅读 - 第419节

第419节

    “叶叔,既然清太祖不懂这些,那第二句话中的龙砂凤冠又是什么意思?”薛心柔问。

    “从盛京皇宫的选址不难看出,清太祖当时身边一定有堪舆高人指点,此地虽不是龙脉,但圣宫的位置势必和风水地相有关。”叶九卿摸了一把下巴。“可惜如今山头被积雪覆盖,难以查看地形。”

    “算了,与其在这里没有头绪浪费时间,还不如老老实实找。”我从包里拿出探铲对其他人说。“如果圣宫就在这里,肯定会留下挖掘过的痕迹,大家分开打探洞,应该会有收获。”

    我们在北面逐一对任何有可能的地方进行了探查,但结果却让我们不知所措,探铲根本打不下去,山头的土层下面全是密布的石块。

    “这样的地形根本不适合修建任何建筑啊。”薛心柔说。

    “那也未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修建完成后,为了防止有人对这里进行探查,故意把石块分布在土层下面。”叶九卿经验老道说。“在行当里这叫反石土,也是最棘手的一种防盗方式。”

    “爸,既然这样的方式防盗效果如此之好,为什么中原的陵墓鲜有看见用这样的办法呢?”

    “中原讲究入土为安,死后都是用封土填埋,谁愿意死后身上还压着乱石,不过满人应该没有这种忌讳。”我在旁边解释。

    田鸡气喘吁吁拂去身后一块山石上的积雪,瘫软的坐到上面去,样子有些疲倦:“马上就要天黑了,看样子这一时半会估计是找不到,现在该怎么办?”

    “这里冬夜气温很低,留在山头我担心你们身体受不了,不如先回去再从长计议。”白近说。

    “多尔衮来回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是说他在这里很快就找到了圣宫,多尔衮又不懂风水地相,他都能找到,为什么我们反而没有眉目呢?”我喃喃自语。

    “瞎猫撞到死耗子,指不定他比我们运气好。”田鸡无精打采说。“说真的,我冷的实在不行……”

    “别动!”我抬手打断田鸡,目不转睛看着他,回头对叶九卿说。“你看他坐的那块石头像什么?”

    叶九卿走到我身边看了半天,让田鸡把他身下的石头积雪清理干净,然后推到一边,之前被积雪覆盖看的不是很清楚:“我怎么瞧着像一只鸡啊?”

    那石头上黑下白,越往后石头上分布五彩斑斓的石纹,叶九卿说的没错,看上去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鸡,从姿态和样子看还是一只白腹锦鸡。

    “锦鸡?”叶九卿眉头一皱,像是想到什么,连忙四处张望,目光最后停在田鸡对面的一块盘石,招呼我们帮忙清理干净上面的积雪。

    然后叶九卿向后退了几步,一言不发凝视半天,我站到他身边,叶九卿问我那石头像什么,我看了良久感觉像一条游弋的蛇。

    “蛇和锦鸡……”叶九卿摸着下巴来回走了几步。“难不成是我想的太多,龙砂凤冠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奥。”

    “你想到什么?”我问。

    “所谓龙砂,远看则有,近看则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皆善状太极之微妙也。”叶九卿一脸认真对我们说,这是观龙砂的要领,大意就是看神而不是看形,就如同这两块石头,若是近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像如今这样远往,看其神却能看出蛇和锦鸡的模样。

    “叶叔,这两块石头像蛇和锦鸡,但和我们要找的圣宫有什么关联啊?”薛心柔问。

    “线索中第二句话是龙砂凤冠显圣宫,字面上的意思显而易见,找到龙砂凤冠之地,便是圣宫的所在,而这里的盘蛇如龙行起伏曲曲如活,而大蛇化龙。”叶九卿指着左边的石头说。“寓意龙砂。”

    “锦鸡五彩斑斓,而且头有羽冠犹如凤凰。”我顿时恍然大悟。“这两块石头左右相对,中心出脉,负阴抱阳正是龙砂凤冠!”

    叶九卿也点点头,我们连忙清理出两块石头中间的积雪,没挖掘多久探铲就触碰到石板,而且和之前不一样,并非是零碎的石块,而是一整块完整的封石。

    此地位于山头背阴的地方,加之又是永陵陵山,满人绝对不会来这里动土,或许这也是清太祖选择在这里藏匿秘密的原因。

    田鸡试图去撬开封石,被宫爵一把拉住,她说这封石的四周严丝合缝,很显然有机关设置,她用手轻轻的触摸封石,在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一个小圆孔,想是什么东西要插入进去。

    “锡棍!”宫爵眼睛一亮,让把锡棍交给她,果不其然锡棍的大小刚好合适,插入后宫爵轻轻一扭,封石里面发出低沉的声音,然后缓缓分开,一条通往山头深处的通道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小心翼翼沿着通道下去,越是往前越宽敞,我拿起点燃的火把环顾四周,通道内机关重重,就在我们头顶上方便是巨大的岩石,由机关支撑连接到入口处,如果强行进入的话,触及机关这些巨石会顷刻间落下首先堵住这条进入的通道。

    叶九卿说看着这里修建规格和样式,完全是按照中原帝陵修建,我们穿过幽深的通道后,一直往下走前面的路越来越宽敞,但我们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一路上宫爵都在破解这里密布的机关。

    从未见过一处遗迹中设置这样多的机关,可见修建这里的人有多谨慎,若不是有宫爵在,我想即便有人能找到这里,要么就命丧于此要么就毁坏整个圣宫。

    通道一直是往下的,把我们带到山体的中心,整整一座山被挖空,当年修建这里工程有多浩大可想而知,这么大的工程居然没有发现,应该是清太祖利用修建永陵时,秘而不宣一同修建的。

    我们前进的步伐被阻挡在一处并不大的平台上,两边有凹槽田鸡用手一摸告诉我们是熬制的动物油,他用火把点燃凹槽中的油,顿时窜起的火光开始蔓延,我们的火把只能照亮狭小的空间,可随着蔓延的火光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越来越多。

    我们都好奇和兴奋的环顾四周,只有叶九卿一个人埋着头看着地下,他皱着眉头蹲了下去,用手摸了摸地面,诧异的对我们说。

    “白银?!”

    我们这才把注意力专注到叶九卿身上,如同他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整个地面全是用白银覆盖,不关是地面四壁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是白银做成的,在火光中折射着白光整个平台如同白昼般明亮。

    第737章 上清珠

    我们熄灭手中的火把,圣宫毕竟是一代帝王所建,虽然不是皇陵,可就连通道都用白银在铺垫,可叶九卿并没有站起来,让他惊讶的并不是这里的奢华,他跪在地上仔细看了半天,然后再看看四周。

    “好奇怪?”叶九卿慢慢抬起头面色很诧异。

    “怎么了?”我问。

    “清太祖用白银铺路也无可厚非,可是这些白银铺设的地面上竟然用宝珠镶嵌,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奢华的通道。”叶九卿皱着眉头疑惑的回答。

    “清太祖怎么说也是帝王,用珠子铺路也不足为奇啊。”田鸡在旁边不以为然的说。

    “珠子?你说的轻巧,你可知道这是什么珠子?”叶九卿苦笑一声说。

    “叶叔,您可是见过世面的人,什么宝贝您没瞧见过,这些又不是夜明珠,能有多金贵。”田鸡说。

    我看叶九卿都如此震惊,知道这些珠子非同寻常,蹲在地上触摸片刻,顿时也大吃一惊:“上清珠!”

    田鸡一愣,估计是瞧见我都如此震惊,这才意识到地上的东西绝非凡品,戳了戳我问:“这东西很金贵?”

    我哭笑不得,这哪儿是金不金贵能形容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如今我们眼前看见的这些上清珠怕是绝无仅有的孤品。

    “什么是上清珠啊?”宫爵好奇问。

    “这,这真是上清珠?!”图尔占半跪在地上,埋头看了良久,整个人激动不已。“开眼界!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宝贝。”

    “您也知道这珠子?”薛心柔问。

    “没有比满人更清楚上清珠的,这是满人引以为豪的珍宝。”白近在旁边点头。

    “您给说说,这珠子到底为什么这样珍贵?”叶知秋问。

    “在大清的时候,上清珠是作为稀有的贡品,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即使贵为皇子、亲王也不得使用。”

    图尔占感慨万千说,上清珠还有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便是被称为宝中至宝,稀世奇珍的东珠,这是一种从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中出产的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种珍珠。

    但与一般珍珠相比因晶莹透彻、圆润巨大,而更显王者尊贵,因天然形成,得之不易弥足珍贵。

    东珠因硕大饱满、圆润晶莹,并且能散发出五彩光泽,用它制成的首饰光彩熠熠,尽显高贵奢华,由于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钟爱并珍视产自东北的特产东珠,也是清朝帝王籍此表达对祖先的尊崇之意。

    “爸,东珠虽然弥足珍贵,可您为什么如此惊讶啊?”

    “东珠就是因为稀有,所以用途有很严格的规定,一把是用于帝王的朝珠,以及皇太后和皇后的头冠,只有一种情况东珠才会被铺设在地上。”叶九卿说。

    “什么情况下?”其他人异口同声问。

    “清帝皇陵!”我脱口而出。

    “啊?!”叶知秋看看四周大吃一惊说。“这里并不是皇陵啊?”

    “所以我才会奇怪,清太祖在这里修建圣宫,他更应该清楚大清祖制,断不会随随便便用东珠铺地。”叶九卿点头说。

    “爸,清帝皇陵如今被开启的不少,可我怎么没有听过用东珠铺路的说法?”

    “后世帝王当然想铺,可也得有才行。”我淡淡一笑回答。

    “为什么?”宫爵问。

    “大清对东珠的采捕有严格的规定,从顺治年间开始,就下令停止宗室派人采捕东珠,只有皇帝才有权采捕,但东珠的采捕十分艰难,在乍暖还寒的四月跳入冰冷的江河中采捕珠蚌,刺骨的寒冷可想而知。”叶九卿不慌不忙解释。

    “尤其是上等东珠的得来更为不易,有时在盛满船只的成百上千的珠蚌中才能得到一颗上好的东珠,因此有百难获一称奇珍的说法。”我点头说。

    “我记得听老辈先人说过,当年采珠五年,死者五百余人,而得东珠仅三十两,天下谓以人易珠,今日恐以人易珠都不可得。”图尔占触摸着地上的东珠叹息一声说。“此物早已绝迹无处可采。”

    “现在开启的清帝陵墓之中,虽然没有东珠铺路,那是因为东珠已经没有了,而且东珠铺路是有讲究的,你数数这一路上到底有多少颗东珠。”我对叶知秋说。

    她埋头在地上细数了一遍抬头说:“不多不少刚好一百零八颗。”

    在火光的照耀下,地上的东珠闪耀着夺人心魄的光芒,一直随着通道在延续,这个埋藏在山中几百年未曾被开启的遗迹,虽然重见天日,可这奇异的通道和平台又给这圣宫增加几分神秘。

    “这个数字有特定的含义吗?”宫爵问。

    “这是代表天罡地煞,所谓天罡是九天三十六天罡,这些神尊都是天兵凶神,而地煞指的是七十二地兵恶煞,这两者被称为神将。”叶九卿心平气和回答。

    “这些神将都是做什么的?”田鸡问。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天将,就是天宫的神将,但天将的地位并不高,只相当于人间守护皇宫的卫士,因此多用于帝陵中镇守。”叶九卿缓缓站起身说。

    图尔占作为守陵人,对这些自然更加了解,他接过叶九卿的话继续说,在大清的葬制中,天罡地煞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九天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九天之下有七十二地煞,合在一起便是一百零八天地,而东珠采撷和孕育了九天日月星辰之皓光,风晴雨露之润泽,大地上山川万木的颖华,神、魂、灵之瑞祥融于一身。

    “东珠价值连城除了稀有珍奇之外,更重要的是东珠具有三十六彩,七十二霞和一百零八光,刚好应和天罡地煞的一百零八天地。”图尔占声音沉稳说。“这也是为什么会用来铺设帝陵的原因,就是为了暗合天罡地煞守护皇陵。”

    “用东珠来应和天罡地煞的一百零八天地,如此奢华之举在后世清帝陵寝中已经不可能出现了,但是换了另一种方式,相信你应该知晓。”我对叶知秋说。

    “换了什么方式?”

    “后世清帝的皇陵都有一百零八蹬,就是进入地宫的台阶,不多不少刚好一百零八阶,用这样的方式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表示天地宇宙,象征帝王对社稷的主宰。”我说。

    “看来这个圣宫不简单。”叶九卿望向通道的尽头。“往里面走,我感觉这里面还有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们沿着镶嵌东珠的通道向前走,因为四周都用白银装饰,反射着火光格外的明亮,走了一会后,最前面的田鸡突然停下来,我看见他的手摸向腰间的刀。

    看他这动作我们全都一惊,田鸡另一只手示意我们停下,他全神贯注慢慢向前移动了几步,我们这才看见,在通道的两边竟然横七竖八躺着许多尸骸。

    “这里是圣宫,怎么会有这么多死人?”图尔占大吃一惊。

    “没事,过来吧,都只剩下一堆骨头了。”田鸡声音轻松了些。

    我们走到田鸡身后,这里至少有几十具尸骸,叶知秋蹲在地上检查后说:“这些人都穿着铠甲,应该是兵卒。”

    “这是八旗的连锁铁甲,是亲卫兵将的铠甲。”图尔占一看更加吃惊,举着手电找寻一番后,在一具铠甲的下面看见一面残破的旗帜。“这是镶白旗的标志,这些兵将是多铎的部下。”

    “镶白旗的兵将怎么会死在圣宫之中?!”薛心柔疑惑不解。

    “别大惊小怪的,在我们之前已经有人开启过圣宫。”

    我听到图尔占认出这些尸骨的身份反而平静下来,萨么库说过,多尔衮和多铎封闭永陵并且屏退所有人,单独在功德碑思过,然后就不知去向。

    连同多尔衮和多铎一起消失的还有九鼎和带到永陵的玉棺,这么沉重的货物,这两位亲王是不可能独自搬运到圣宫的。

    “这些兵将是当时跟随他们押运货物的。”叶知秋恍然大悟。

    “三日后多尔衮和多铎才返回,可只有他们两人回来,萨么库说到这件事的时候,当时我还很诧异,只是没多问,不过现在算是明白了,圣宫虽然被发现,但如此重要的秘密又岂能让外人知晓。”我点点头说。

    “九鼎和玉棺被运送到圣宫后,这些兵将就在这里被灭口了。”田鸡反应过来。

    “未必全是被灭口的。”宫爵蹲在其中一具尸骸边,招呼我们过去看,宫爵指着铁甲,上面竟然有密集的孔洞,但只有针头大小,宫爵小心翼翼掀开铠甲,我们目瞪口呆发现,里面包裹的尸骨上竟然密密麻麻插着细如牛毛的钢针。

    要穿透铁甲的防护,并且再射进身体之中,可见这些钢针射出的时候力度有多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