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女婢在线阅读 - 第24节

第24节

    “少爷,这外面也没有奴婢睡的耳房。”小翠犹豫解释。

    周琛的表情语气等和平淡,就如同他每一次使唤别的下人一般,所以明明心里有些别扭,小翠也找不出话来反驳——因为周琛提出的要求,的确是一个丫鬟的职责。

    周琛眉头微拧,在房间里扫了一眼,然后看向小翠吩咐:“这样啊?那你就在这间屋子里睡吧。”

    小翠的心一堵,她原本以为今天逃得过的,可转念一想,今天还是明天,又有什么区别。周琛带她走的那天,她已经有了心里准备。

    只是希望哪一天周琛腻了,可以放她自由。

    “愣着做什么?去吧被褥铺到床下吧。”周琛指着木床边的一片空地说道。

    “啊?”小翠原本阴郁的心情,被周琛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冲的粉碎,“我睡这儿?”

    “难不成让我睡地上,你睡床?”周琛的语气轻飘飘的,明明没什么情绪,听起来却像是在轻讽。

    “不用,不用。奴婢睡地上就好。”小翠咧嘴一笑,连忙把话应下来,一旁隐现的梨涡像是藏着醉人的甜酒。

    周琛的目光微凝,眼神忙移向一旁:“快去梳洗,回来时记得把灯吹灭。”

    话毕,周琛拉开被子,在床上躺下,似乎是一点都不关注小翠的动静。

    这一晚,小翠初时睡得十分忐忑,可后面睡意袭来,也就沉沉睡去。半夜时,她好像听见周琛从床上起身,小翠原本就有些冷,潜意思记得她应该起来服侍周琛,可现实是她起不来,也不想起来。

    没多久,被角有些漏风的地方,好像被谁扯着动了动,被窝里一片暖洋洋的,小翠拱了拱被子,然后又沉沉睡去。

    第二日,小翠起床时,周琛还安静的躺在床上睡觉。

    小翠看了一眼,发现周琛的睡觉姿势有些奇怪,一双交叠着露在被子外,不偏不歪的仰睡着,仿佛在睡梦中也要保持着端正标准的姿态。

    小翠轻手轻脚的退出了门,洗漱之后,她来到厨房。现在院里就他们三人,不用想做饭的事情也只能落在她的头上。

    好在昨天下午,连顺出门的时候买了一些米面菜回来,所以今早还不至于无米下锅。

    小翠的简单的煮了一小锅粥,蒸了几个馒头,再拌了一个小菜。

    弄好一切,小翠给自己留了一份后,就把其他饭菜放在食盒中装好,准备送去周琛房中。

    小翠走后,周琛就醒了,他昨晚睡得太迟,所以醒得有些晚。起身见热水面巾都在一旁的木架上,他一愣后,微微笑了笑。

    若是他让小翠做其他事,她也能这般听话就好了。

    走出屋外,见西侧的厨房冒出缕缕轻烟,周琛站在门边,看着厨房的方向,他的嘴角挂起了一抹笑意。

    连顺过来时,看到就是少爷面上挂着温柔的笑意的场景。

    或许读书人都有些清傲,原本的少爷身上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疏离感,看着对谁都温和,实际上是对谁都冷淡,就连之前与少爷关系最好的许少爷在时,周琛都没有褪去他周身的冷淡。

    可此时他却觉得少爷多了一些人间烟火的气息,渐渐能融入到俗世的热闹中。

    “少爷,”等周琛收收回视线看着他时,连顺才回神向周琛禀报,“奴才昨天打听到,之前县衙里主事的人是郑县丞。这位郑县丞原身举人出身,屡试不中后花了钱在安平县捐了官,后来慢慢升到县丞的位置的。”

    周琛安静的听着,示意连顺继续说下去。

    “奴才听县衙里的人说,原本这次朝廷要是不派人来,郑县丞很有可能直接顶了知县的位置。”连顺回答道。

    “你与县衙里其他人打交道时,他们的态度如何?”周琛问。

    连顺想了想答:“有些人见着奴才就避开,就算奴才和谁搭上话,那人的态度也都不冷不热的。”

    周琛点头,负手望着厨房的方向思虑着,他渴望着有一天里面的人能换一种身份与他,像这样朝夕相处,纵使是在着穷乡僻壤日日吃着粗茶淡饭,他也心甘情愿。

    想象着这样的场景,周琛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们初来乍到,不易主动,先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这几日你克制下自己的脾气,别惹事。”

    连顺点头,谈完正事后,连顺又说起了其他事情:“少爷,真的不再买几个丫头婆子回来吗?”

    “现在还不用。”周琛摇摇头,“再等等吧。”

    连顺想了想,好像有些明白过来少爷的意思,现在他们还没站稳脚跟,贸贸然买人进来,更加容易出乱子。

    “只是,厨房那边怎么办?”其他方面还好,反正这个院子又不大,做的活也不多,只是厨房便那边缺不了人,他也不会做饭,总不能天天去酒楼吃饭吧。

    “你漏掉一个人了。”周琛往厨房方向一指,小翠正端着食盒向这边走过来。

    连顺看见小翠,脸上有些纠结,其实他心里早就在纳罕,少爷到底是怎么看待小翠的?

    他知道少爷是喜欢小翠,只是这样的喜欢是想让小翠做姨娘,还是做少奶奶?

    若是真有这些个念头,不是应该趁着老爷夫人鞭长莫及,先把小翠的名分定下来,然后再雇一堆奴仆,让小翠过上饭来张口的官太太生活吗?

    可看少爷似乎很满意小翠每天忙忙碌碌的模样,一点也不想改变。

    连顺把疑问在喉间一滚,还是把话咽下,算了,反正少爷的心思,他这个做奴才的哪里猜的透!

    不过,连顺最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见小翠来了,他就连忙告退,不打扰少爷与小翠的相处。而且,少爷不介意小翠下厨做饭,不代表少爷就不介意,这饭被他吃掉了!

    连顺心里想着,他等下就去问问相识的人,平日里是如何解决三餐的。

    周琛颔首,也没有拦着,只是转身回屋时,不经意的留下一句:“等我们安顿好了,就让兰枝也过来吧。”

    连顺苦着的脸,顿时笑成了一朵花:“谢谢少爷!奴才先下去置办些缺漏的器具。”

    小翠走过来时,连顺已经走了。她布好粥菜,正要退下,又被周琛叫住。

    “坐下一起吃吧。”周琛开口,没有嫌弃饭菜简陋,并在小翠开口前,轻飘飘的把她的话堵住,”一个人吃饭太冷清了。”

    小翠一口气堵在心里不上不下,这时若是她再婉拒,就好像有些自作多情了。

    小翠忽然有些怀念以前那个寡言的周琛,每天冷着张脸,却没有这么多奇怪要求,更不会把她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新官

    饭后,迟迟没有见到的贾主簿和郑县丞终于出现了。

    贾主簿看着三十多岁的年纪,一张脸圆圆胖胖的,看着就十分富态。郑县丞的年纪看着要大一些,身材偏瘦,一张脸要比贾主簿看起来要黑一些。

    他们两人从前日收到连顺送到的文书后,就一直在暗中观察着这位即将上任的年轻知县。

    见他一人来到安平县,也没带幕僚,身边只跟着两个奴仆,只当他是年轻无知,所以昨日故意给他一个下马威。

    谁知这位知县大人,年纪轻轻心眼倒是不少,轻巧的就把所谓的羞辱挡回去了。说什么他没有完成交接,就不算上任,他们不来见他了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吏部的文书已经下来了,他们总不可能一直不与新来的知县交接。可看昨日,这位新知县的反应,似乎也没有主动来找他们的打算。

    若是一直拖着,到时候恐怕这个责任还是他们两个担着。

    所以不论心里怎么想,两人商讨一下,只能捏着鼻子来主动来见一见,这位即将上任的知县。

    周琛把两人引到一旁的书房里面,三人寒暄一阵之后,贾主簿看了郑县丞一眼,郑县丞对他点了点头,贾主簿才笑眯眯的开口。

    “知县大人莫怪,这几日是在是太忙了,所以才怠慢了大人。”贾主簿笑得温和无害。

    周琛听后也不恼,直说无事。

    “多谢大人宽宏大量,这是府库的钥匙,如今大人来了,这东西也应该交到大人手中了。”贾主簿说着,就从怀中取出一大串的钥匙。

    郑县丞也把知县的官印亲手交给了周琛,当周琛接过官印时,郑县丞用微哑的嗓音开口:“周知县,以后这安平县的担子就交给大人你了,我和安平县的百姓可就指望你了。”

    若是担不住,郑县丞笑了笑,那可就别怪老夫越俎代庖了!

    周琛也不知听没听出,郑县丞口中的威胁,他温温和和一笑:“郑县丞你言重了。我为安平县的父母官,自然会为了安平县的百姓着想。再说不是有你和贾主簿帮衬着,若我有些缺漏,还请二位多多指点。”

    贾主簿和郑县丞两人对视一眼,这个周知县看着面容清冷,说话却滴水不漏,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毫无阅历的后生。

    两人心中警醒,对着周琛打着哈哈,恭维了他两句,才把今天的重头戏搬上来。

    “周大人,下官有一事要向你汇报一声。”郑县丞迟疑一下,开口说道。

    “郑县丞有事不妨直说。”周琛说道。

    “是这样的,安平县下面的一个两个村,最近发生了因水源而起的乡民械斗,事情闹得有些大,所以下官打算去看看。”郑县丞为难的开口说道。

    “郑县丞的话倒是提醒了我,知县大人,有乡民来报清溪河河堤似乎出了问题,所以下官可能也需要离开查探,一来一回恐怖得需要些时日。”

    周琛的修长的手指轻点着书案,等两人把话说话后,他勾唇轻声道:“竟这么不巧?”

    小翠端着茶进来时,书房里就只剩下周琛一人。

    这么快人就走了?

    小翠原本还以为周琛会和这两位县衙的官吏促膝长谈,结果现在还不到半盏茶的时间,贾主簿和郑县丞就这么走了?

    周琛坐在书案前,头微偏,修长好看的手指在木质的案上轻敲,一双眼神色微凝,仿佛在沉思。

    小翠进来把茶放在他面前,周琛才回过神来。

    “不要浪费了这好茶,你陪我坐一会儿吧。”周琛开口。

    小翠心里郁卒,似乎到了安平县之后,周琛使唤她的态度越发自然,可偏生现在周琛身边就她一个丫鬟,所以这时候她也找不到人推诿。

    很早之前她还打着避开的周琛的注意,可现在情况她真的就是避无可避!

    小翠心里想着月末要发的月银,终于还是选择了忍。

    小翠把茶盏递到周琛面前后,就一人安静的坐在一旁的宽椅上,也不开口与周琛说话,自顾自的拨弄着瓷白茶杯中的绿茶。

    反正周琛只是让她陪他坐下,又没吩咐她张口与他闲聊。

    周琛原本在想县衙的事情,此刻见小翠带着憋闷在一旁喝茶的模样,顿时轻轻的笑了。

    或许小翠自己都没有发现,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怕他,都敢当着他的面前使小脾气了。

    周琛没有提醒小翠这一点,他是知道小翠是蚌壳一样的性子,他稍微有所妄动,她又会缩进壳子里去。

    他想着事,小翠饮着茶。

    书房里,茶香萦绕着墨香,丝丝缕缕的勾着人的鼻尖,静谧气氛颇有种岁月静好的安逸。

    第二日,小翠除了吃饭的时候见到过周琛两三回,就再也没有见周琛来到院里。

    后来从她连顺口中,知道了那天贾主簿和郑县丞走的如此匆忙的原因。

    他们欺周琛阅历不足,还没建立自己的威信,把一堆烂摊子全部推给周琛。周琛就是再厉害能干,也不过是笔杆子强了些,没人交接指导完全不可能把财政、税收、府库、司法、监察等等事项,一个人揽下来。

    不过周琛和连顺一整天忙的厉害,小翠却是十分清闲。

    一同来安平县的说是有他们三个人,可连顺平时都跟着二堂的胥吏们同吃同住,所以算下来,现在就只有小翠和周琛住在这个不大不小的院落里。

    她平日里只需把两人的衣食打理后,就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可做。原本县衙里也雇了粗实奴婢,但是因为大家都对周琛能否坐稳知县的位置,保持着观望态度。

    所以她们见了她都躲的远远的,小翠见了一次后,也不再上前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