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六宫之上在线阅读 - 第24节

第24节

    出了颐安堂一路上毓秀心里内疚的很,早知道这太子府里的规矩这般严格,她一定会在太子走后叫醒自家小姐的,这才刚进太子府的第一天就闹得这般不愉快,往后可怎么办呢?

    回了住处看见院子里的下人们来来回回搬着东西,院子中间站着一个身穿官服的男人,从背影看去竟有几分熟悉,那人站在原地伸手指挥,许是感受到背后的动静于是转身看过来。

    “杨先生?”沈宝音记得这不就是那日在京城的大街上遇到的那位杨先生嘛,他们还一起救了阿新的母亲,只是现在他一身官服装扮竟然站在了太子府里?

    毓秀眼拙见势走来看着这位杨先生缘着上次两人之间的不满开口指责道:“你这人胆子真大,怎么能随随便便进太子府里,何况这里还是沈良娣的住处!”

    他见毓秀蛮横笑了笑回呛着:“就是因为知道这里是新晋的沈良娣住处,所以我才更要来。”

    毓秀一听急忙伸手要捂着他的嘴阻止道:“你这人怎么这么不知礼数,你这话若是传出去了我家小姐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你这样对我就不怕别人看见了也说不清吗?”

    此时旁边走来一人对着杨先生说了句:“杨大人,东西都按照你的吩咐摆放好了。”

    他点了点头这才走到沈宝音身前拱手行礼:“微臣杨硕拜见太子侧妃!”

    “杨硕?原来你就是杨硕?”

    “沈良娣听过微臣的名字?”

    沈宝音闻言笑来开口说起:“你是太子的太傅,谋士,朝野里都流传着前有魏征今有杨硕,杨大人的名号岂会有人不知。”

    不过话虽这么说,至于杨硕这个人,沈宝音还是先前从沈如玉那里听闻而来,这个人不可小觑,眼下倒不免多打量了几眼,没想到自己与杨硕却是先前偶然相识的那位杨先生。

    杨硕听着这话又是拱手含笑着说道:“既然是流传哪能相信,微臣不过是个文臣,也就只能挥挥笔墨而已,哪能跟一代名相魏征相比。”

    “杨大人今日来是······”

    “微臣是奉太子的吩咐来给沈良娣送东西的,这些都是太子亲自挑选的服侍和珠宝,太子说,既然沈良娣已经入住太子府,该有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少,就连这紫轩阁也是太子亲自取名的。”

    沈宝音抬头看向紫墨雕刻着的几个大字,边缘镶着金丝,紫金相交辉映,若不是此时杨硕说起这事,她还没来得及留意原来自己住的地方竟然是叫这个名字,穆高炽的这些用心多少在沈宝音心里荡起一丝涟漪,这个男人给了自己太多的恩宠,可是这些恩宠在沈宝音看来反倒越加承受不起,他又何必这么做。

    “阿新怎么样了?自从上次分开后也没好好找过他。”

    “我也很久没见到这个孩子了,不过他一向聪明机灵,总会谋得身处。”

    她听着杨硕这话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杨硕命人打理完便不敢多留的离开,沈宝音进了屋子看到那几个摆放在中间的箱子,毓秀忙着打开来里面都是一些上等的绸缎和珠宝,大多都是紫色为居。

    毓秀笑着打趣着:“这回紫轩阁可真是要成为紫海阁了,太子还真是了解小姐,就知道小姐你喜欢紫色。”

    她看着那些华服和珠宝,毓秀不知道,其实这个男人并不知道她喜欢紫色,他只是喜欢沈宝音穿上紫色,因为他曾说过,她穿起紫色很好看,以他的喜怒安排着这一切。

    是夜沈宝音坐在紫轩阁里等着穆高炽,她并不清楚这个男人今晚会不会来,白天他命杨硕送来那几箱东西之后便一句话都没有了,有时候她真的无法揣测穆高炽心里都在想些什么,他总像一个谜让其他人走不进,只是如今的自己成了他的妾,如同所有的女人守着闺房等待自己的丈夫是否踏进来。

    毓秀搓着手走进屋子开口说道:“这外面的天气真是严寒,我刚出去了一趟,小姐你瞧手都冻冰了,太子怎么还不来,这饭菜我都热了几遍了,要不,我去前面问问太子什么时候回府?”

    “不用了,我在这里等着就是,免得又要落下话柄,今早奉茶就已经惹得婉贵妃生气了,你去把火炉里加些黑炭,一会太子来了好取暖。”

    “沈良娣真是有心了!”伴随着脚步声屋外传来龚嬷嬷的说话声,她进了紫轩阁瞧了一眼轻轻躬身行礼又说着:“老奴就是来告诉沈良娣,今晚太子就不住在这边了,他已经去了太子妃那里!”

    ☆、第43章 风光归宁(上)

    她听着龚嬷嬷这话心里有一丝的诧异,她不是诧异穆高炽今晚不过来,而是诧异却要让龚嬷嬷过来通传。

    龚嬷嬷见沈宝音点了点头,又命屋外的丫鬟进屋奉了汤,照例按照太子府的规矩。

    “老奴已经命人给您准备好了,沈良娣趁热喝了吧。”

    她见龚嬷嬷似有亲自等着自己喝完的架势,正如昨晚一样看似毕恭毕敬实则又是强加于人的态度,沈宝音心里清楚这般年纪还在太子府侍奉的嬷嬷背后自是有着她的资历,于是接过来一口气喝完。

    龚嬷嬷行了礼带着门口的几个丫头出了紫轩阁,毓秀目送着龚嬷嬷等人的背影消失在拱门之后,她才嘟着一张嘴开口说道:“这龚嬷嬷的姿态也实在是太大了些,好歹小姐你也是良娣的身份,可我见她倒不像是有多尊重。”

    沈宝音起身无奈的笑说着:“我这良娣的身份可能还不如这龚嬷嬷在太子府里的资历呢。”

    “可好歹小姐你是主子,她是奴婢,主仆有别啊,主子说什么就得是什么。”

    她看了一眼毓秀替自己愤愤不平的样子,虽然毓秀跟自己一般年纪大小,可是她生性就是大大咧咧,凡事很多看不明白深层的道理,就因为这个性以前在沈府也没少吃过亏,就连吕氏常说这丫头总是要吃自己口无遮拦的后果,沈宝音有时候也替毓秀担心,她这种性格的人往后若是嫁了人,是绝不能嫁进那深宅里的人家。

    她伸手一如既往弹了一记毓秀的脑袋,故意怒曾的笑说着:“那我平日里说的话也没见你听从几分呢,你可是把我当主子了?”

    “小姐,青天明鉴呀。”毓秀捂着自己的脑袋跟在沈宝音身后叹了口气又说道:“小姐,难道你不生气吗?”

    “生气什么?”

    “当然是太子呀,小姐你才刚大婚不久,怎么说太子也应该留宿在你这里。”

    毓秀这话沈宝音心里也明白这道理,可是既然穆高炽不愿意过来,总不能要让自己厚着脸皮抢过来吧,刚刚龚嬷嬷来通传的时候,她心里确实是有些震惊和失落的,只是随之而来的反倒是松了口气,虽然如今自己已然嫁给了穆高炽,但不代表之前的那些事情这个男人就可以全然释怀,他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沈宝音甚至可以预见,往后在这太子府里她和穆高炽之间的生活并不乐观,她甚至希望这个男人对自己冷淡些也好过他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得宠要来的心安理得,她也深谙太过得宠必招来他人的妒恨。

    “太子妃是正妻,太子理当要留宿在太子妃那里。”

    “话虽这么说,可毕竟是新婚第二夜呀,太子就这般冷落你,难怪刚刚龚嬷嬷的态度才会那么嚣张。”

    她看向毓秀莞尔一笑道:“那如果我以后在这太子府里真的是个不得宠的主子,那你可怎么办?”

    毓秀看过来随之叹了口气一摊手:“反正这么多年跟着小姐不得宠过来了,还怕以后怎么着嘛,大不了我就一辈子服侍你呗。”

    虽不过是些打趣的玩笑话但总能说到人心坎里,只是在沈宝音看来自己的私心确实是连累了毓秀。

    按照大金国的礼制,新婚的第三日是可以回娘家的,虽然她不过是个侧室却也默许了,毓秀打理好一切进了屋子沈宝音正刚刚睡醒,她揉了揉昏沉的脑袋,毓秀走来笑说道:“小姐现在可是越发睡得久了,我本来还担心你在太子府会睡不习惯呢,现在看来都是我白担心了。”

    她坐起身穿好衣服,现在嗜睡的习惯确实有些奇怪,难不成这太子府的大床还有安眠的作用?毓秀端来盥洗盆拧了毛巾递过去又扶着沈宝音坐到了梳妆台前替她梳理着青丝长发。

    “小姐今天要带什么发饰?昨儿太子命人送来那么多珠宝首饰,我看就是每天换着戴也是要戴上个把月的。”

    沈宝音从那首饰盒里来回挑选了一番,最后取了那枚镶着紫色蝴蝶的簪子,屋外有人通传,毓秀扶着沈宝音走出去看见曹吏正带着一些人站在院子中,旁边搁着几个箱子。

    曹吏看见走出来的沈宝音,憨憨一笑说道:“属下拜见沈良娣!”

    她看着曹吏憨笑的脸色,心里也是暖了几许,但是却没见到穆高炽的身影,她心里似乎也清楚了几分。

    “太子知道今儿是沈良娣回沈府的日子,所以特命属下早已将回礼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但是太子还有要事要忙,所以今儿就不能陪您一起回沈府了,还望沈良娣能够谅解。”

    “太子有要事在身自然是重要的。”

    昨天穆高炽命杨硕送了珠宝华服过来,今天又命曹吏送了自己要回沈府的礼数,可是他都不愿亲自出现,再笨的女人也会懂得,既然想要回避自己那又何必再做这些!

    沈府里沈亦禅早已带着沈府的家眷站在门口等候,马车领着身后的人马风风光光停落在沈府门前,家丁急忙去取了踏脚的木凳,毓秀走来扶着沈宝音步出马车,沈亦禅领着众人这才朝着沈宝音齐齐跪下叩安。

    “父亲快起来。”说着又命人将那几个箱子搬进沈府里。

    沈亦禅起身放眼看了一圈,小声急切的追问着:“太子怎么没跟你一起过来?”

    她听着这话却觉得分外的熟悉,倒是想起以前祖母去世时沈如玉一个人回来的时候,沈亦禅也是问了同样的话,现在竟是深切的感受到当时沈如玉此时的心境。

    她看着沈亦禅冷声回答说:“太子事情那么多不能亲自陪同前来也属正常,何况我也不过是个良娣的身份,这些礼数也是可有可无的。”

    “是是是,这话也是道理。”

    沈宝音看向吕氏,璞兰正扶着她站在一侧,她走过去握着吕氏的手,鼻头酸楚眼眶也是红了。

    芙阁苑里吕氏握着沈宝音的手在其脸上探寻了几番,沉默了一会才开口问道:“在太子府里住的还习惯吗?”

    “一切都挺好的,母亲不必太过挂心。”

    毓秀站在一旁笑说来:“小姐现在在太子府里每天早上都嗜睡迟起,比在沈府里还要起来的晚。”

    吕氏闻言无奈笑着看了一眼毓秀,随即叹了口气又问道:“太子对你可还好?”

    说起穆高炽,沈宝音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可是这种失落她并不想被吕氏看出一丝端倪,索性点头开口说:“太子对我挺好的。”

    吕氏又是一声叹息:“我知道你不想我担心,太子若是真的对你好,今天就不会让你一个人回沈府,你能骗得过沈亦禅,可你脸上的神情哪能骗得过我,我比你更懂得,即使我曾经想要阻拦你嫁过去,可是事事无奈,或许这也是你逃不过的命,只是这往后的日子你可怎么办?”

    这些伤感的话难免触景生情,落在心尖伤感万分,对于沈宝音而言她不怕在太子府被冷落,但她见不得自己的母亲这般替自己担心,或者她怕的是缘着自己不受宠的身份而影响到她母亲在沈府得之不易的地位。

    她拉着吕氏的手转而微微笑说着安慰道:“母亲这是多想了,太子真的对我挺好的,今天他不能陪同前来是真的有要事在身,您若不相信可以问毓秀,这丫头都是说实话的人,总不会说谎骗您吧。”

    沈宝音看向毓秀,毓秀见状愣了半分,于是对着吕氏急忙宽慰着:“小姐说的是真的,昨儿太子还命人送了好些珠宝华服去了紫轩阁,今早又命人替小姐准备好回沈府的东西。”

    “可是真的?没有说谎?”

    “我发誓句句属实。”

    吕氏看着毓秀一脸认真的模样倒是忍不住一笑,这才算解了心头的担忧,沈宝音见状松了口气,看着吕氏也是问道:“我不在的这几天,母亲过得可还好?如今我嫁了出去,毓秀又陪着我一同去了太子府,我看还是找个知心的丫头过来服侍您。”

    “这你倒不必担心,你父亲谴了几个丫头过来服侍我,还算心细麻利,璞兰姑娘也时常过来照看,你三姨娘虽然处处要得势些,不过现在对我也收敛了不少,只不过对璞兰依然是恶言相向,我在想是不是该给璞兰在沈府里一个身份,这样陶氏对她或许也能同样收敛些。”

    沈宝音听着吕氏这个建议,心里思索了片刻,璞兰的身份虽已托玄郎中查明,但是这个女人尚处在观察中,此时若是迫不及待给她沈府妾室的身份只怕会引来后患,她看向吕氏摇了摇头说道:“祖母去世不足一年,此时让爹纳妾不合礼数,还是再等一等吧。”

    话落间屋外响起脚步声,璞兰小步进了芙阁苑,朝着沈宝音躬身叩拜着:“璞兰给沈良娣请安!”

    ☆、第44章 风光归宁(下)

    沈宝音看着跪在地上的璞兰,来的也是恰如时候,她微垂着眼睑礼数周全的跪在那里,一对琥珀纯色的耳坠依然是最亮眼的,她看着眼前这个女人片刻后起唇说道:“璞兰姑娘请起吧,母亲说这几天多亏了你照看,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

    璞兰闻言这才缓缓站起身看向沈宝音开口说道:“沈良娣严重了,自从璞兰进了沈府也多亏了二姨娘和沈良娣的帮助,平日里二姨娘也是对璞兰照顾有加,如今沈良娣嫁进了太子府,璞兰代替沈良娣照顾二姨娘也是应该的,璞兰在这世上也早已没了亲人,虽还有个父亲在世,可是他生性好赌也不知踪影,有跟无也是没有区别的。”

    她说着卷起衣袖擦拭着眼角的泪珠子,一番说辞也是令人听了顿感怜惜,吕氏看着眼前的璞兰跟着红了眼眶的说道:“这孩子也是个苦命人。”

    沈宝音听着这话倒也不便说些什么,虽然她句句言辞令人同情,但沈宝音清楚,眼前这姑娘也并非大善大义之人,虽不算绝顶聪颖但也并非小看的角色,在沈府的这段时日里谨慎观察过着,不争不抢也非常人能轻易做到,这般年纪若是心里没有半点盘算那也是不可能的,陶氏曾说过这个女人进了沈府对她对已都没有好处,可是放在眼下或许并非全然如此,这个女人在沈府存在的一天至少对于陶氏而言也是一种权衡之计。

    一番怜惜哭诉之后,璞兰看向沈宝音又说道:“璞兰听二姨娘说过沈良娣以前最喜欢喝桂花双皮粥,知道沈良娣今儿回来,所以璞兰早已准备好。”说着开口朝外面的丫头唤了一声,这丫头名叫翠英,是前几日沈亦禅找来服侍吕氏的人。

    翠英端着两碗桂花双皮粥进了屋子,依次取了递给吕氏和沈宝音两人,沈宝音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口放进嘴里,尝了一会笑说道:“甜而不腻香气淡然,这桂花双皮粥看似简单但讲究的是火候,火候少了味道不濡入,火候久了就会甜腻了胃口,所以火候拿捏特别重要,小时候吃过母亲做过一回,一直记在心里惦记着,没想到母亲还记得这件事。”

    吕氏听闻想起往事心中既是伤感也是内疚,那时她还住在沈府的芙阁苑中,虽然沈亦禅已经开始并不待见自己,但至少她这二姨娘的地位还是存在的,直到后来沈老夫人谴了她去了旧宅,吕氏才越发受了困顿,从此想给沈宝音做碗桂花双皮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吕氏想起过往唏嘘叹气一声说道:“我岂会忘记,当初因为一碗桂花双皮粥你还和毓秀这丫头生了半天的气,怪我偷偷多做了一份给她吃。”

    “我哪里是生毓秀的气,谁让她吃完之后还向我炫耀的!”

    “璞兰姑娘有心,昨儿我跟她说起你小时候的事情,没想到她有心记起了这个,还向我讨教桂花双皮粥的做法,今儿竟然真的做好了。”

    沈宝音闻言不免看向站在一旁的璞兰,确实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女人还有心做起了这个来,心中自然是对她刮目了几分,只是这种处处求好的方式总会让人心生一丝防备。

    她眸子轻轻旋转了下,看向桌上的这碗桂花双皮粥开口说道:“眼下已是寒冬时节,这桂花早就落了,可是这碗里的花瓣火候煎熬之后也是色泽匀润晶莹,你应该是取了新鲜桂花才是。”

    “沈良娣眼力甚好,这桂花确实是新鲜制成,双皮也是取得红枣皮rou和陈皮两用,每年□□月份桂花盛开的时候我都会收藏一些,然后放在冰窖里保存,每到严冬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来泡酒,待到来年炎夏季节就可以喝了,这是荆州当地的风俗,家家户户也都是这么做的,只是在京城流传的不多。”

    “荆州?璞兰姑娘不是一直都住在京城西郊吗?”

    “沈良娣有所不知,我母亲乃荆州人,只是后来嫁给我父亲之后才一直长居京城西郊,我父亲不仅好赌还爱喝酒,但最喜欢的还是我母亲酿制的桂花酒,所以我从小也便懂得了一些,没想到我收藏的桂花现在反倒用上了桂花双皮粥了。”

    沈宝音听着璞兰说起的这些,这倒是有些意外,也是玄郎中没有打听到的,这么说来她也算是半个荆州人了。

    毓秀听后开口说道:“璞兰姑娘收藏的桂花还有吗?若是多的话顺便给我一些,回了太子府我做给小姐吃。”

    “有的有的,一会儿我拿些给毓秀姑娘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