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桃李满宫堂在线阅读 - 第104节

第104节

    好巧哟,当初户部尚书谢荣也是这么想的。他对凌蔚没偏见之后,对凌蔚的工作非常满意,认为凌蔚精打细算,还有许多开源节流的法子,非常适合户部的位置。他家两儿子都不成才,谢家也没有人能进户部,他对户部又有感情,看不得别人把他辛辛苦苦攒起来的国库搞糟,如果凌蔚能继任他的位置,还是不错的。

    结果凌蔚跑去主持科举了,然后又把所有实职都扔掉了安心窝在府中,除了教书什么都不干了,就跟国子监的那帮老头子似的,谢荣表示非常不能理解。

    现在礼部尚书的顾尚书估计之后也会走一遍谢荣的心理路程。

    这礼部侍郎的位置说给就给,说撸就撸,皇帝陛下中央集权之后,也是任性的很。

    不过也只有凌蔚让他这么任性,去了这个位置没人说不合适,从上面下来也是自己申请。

    ……本来太子大婚应该是有定例的,循例而为就好。

    但启辰是第二任太子,第一任太子是当今皇帝陛下,他成亲的时候还不是太子,他爹也还不是皇帝,正在争夺天下,所以启辰是晏朝第一个成婚的太子。

    这属首例,就难怪皇帝陛下有点焦虑过度了。

    但本朝没有先例,前朝前代是有的。

    可皇帝陛下又不愿意照搬前朝的规矩,觉得晦气。

    这就把礼部的官员弄的有些头疼了。

    凌蔚叹气。这群人的脑袋还是不够活啊,皇帝陛下的意思是,不愿意照搬,不一定要他们去改,只要把前面几个朝代的揉在一起就好了嘛。选择最符合当今的实际,又热闹,又不会累到太子部分不就好了?

    礼部其他官员在听了凌蔚的话之后,大呼“瑾堂大善”,真不愧是凌瑾堂啊!这脑袋就是和咱不一样啊!

    把凌蔚雷了个不轻。他说啥了?不就是说把前面几个朝代的太子成亲礼节揉吧揉吧凑一起而已,怎么就让诸位大人冒出了星星眼?

    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他跟不上了吗?

    也还好诸位大人还是挺矜持的,没有继续雷凌蔚。有了方向,这群已经把几朝几代礼仪都啃烂了的官员们的办事效率就比较快了。

    他们把成亲的分成几个步骤,然后把每个朝代该步骤的礼仪列出来,挨个儿对比,挨个儿吵架。

    凌蔚出了主意之后,继续窝在角落里喝茶。

    他早就想吐槽了,晏朝这官场是怎么回事啊,无论做什么都要吵得面红耳赤,甚至都要撸起袖子上手揍。

    连礼部这一群斯文人都是这样,说好的谦谦君子,文弱书生呢?都是放屁。

    等他们吵了两三天,终于每个步骤都只剩下两三个备选项了,他们也吵累了,终于还想起有一个人一直没有参与他们的讨(吵)轮(架)。

    “凌大人有何建议?”顾属问道。

    凌蔚道:“顾大人叫下官瑾堂即可。下官并未有何建议,只是……”

    顾属道:“瑾堂但说无妨。”

    凌蔚点点头:“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下官之见,这些意见都是不错的,彼此之间有优有劣,又长又短,不好比较。但这是太子殿下成亲,皇帝陛下作为父亲,应该是希望自己能亲手完善这次仪式的。皇帝陛下不仅是皇帝,也是父亲啊。儿子成亲,当父亲的肯定想亲自做些事的。”

    顾属捋着他的山羊胡子点点头:“瑾堂这话不错,老夫本准备定好之后再拿给陛下过目,但陛下或许希望亲自选定。”

    其余众人也纷纷称是。

    他们儿女成婚,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决定这件事,而不是所有都由别人定好了。就算是循的旧例,其余细节,他们也会斟酌了又斟酌。

    当父亲的,自然希望亲手为儿子娶媳妇呢。

    他们只想到怎么完成皇帝陛下的任务,却没考虑到,皇帝陛下也是一位父亲啊。

    什么,你说前面几位皇子成亲的时候,皇帝陛下怎么没有过问?

    这嫡子和庶子能一样吗?就算是皇子,也是有嫡庶之分的。礼部这群人,礼数研究的透彻,所以对正统更加尊崇。

    凌蔚见其他人同意了他的意见,便接着建议,再加几个选择项进去,一起拿给皇帝陛下。他们要让皇帝陛下有选择的余地嘛。

    于是礼部这几位大人们为了讨(争)论(吵)该添什么进去,又开始撸袖子打架。

    凌蔚又默默的缩到了一旁待着,免得被殃及了。

    ……制定好的步骤,是凌蔚和顾属一起递交给皇帝陛下的。

    黎隶看着那好几个候选项的方案,戏谑道:“这一定是瑾堂这滑头小子的主意。自己拿不定就来为难朕是吧?”

    顾属看着皇帝陛下明显很高兴的神情,心中松了口气,凌瑾堂果然很会揣测圣意啊:“微臣才疏学浅,请陛下定夺。”

    “好吧,那朕就来帮你们想一想吧。”黎隶让顾属退下,看着也想溜走的凌蔚,把人拎了回来,“你走什么走?朕叫你走了吗?”

    凌蔚无辜:“没事臣就走了啊。”

    “谁说没事?你这个滑头让朕还替你出主意,有这么好的事?还不快过来跟朕讲讲这其中有什么区别。”黎隶瞪道。

    凌蔚摸摸脑袋:“臣才疏学浅……”

    “凌瑾堂!”

    “臣遵旨!”凌蔚严肃道。

    “噗……”顾属差点在御前失仪,笑出声来,“臣告退。”

    凌蔚和皇帝陛下的关系果然很亲近啊。说皇帝陛下只给凌蔚虚阶不给实职其实只是看顾凌家的权势和凌蔚的才华,实际上不信任凌蔚什么的,果然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这还叫不信任,那什么才叫不信任?

    以顾属老辣的眼光,他觉得,皇帝陛下明面上放出来的理由,说不定才是真的。

    凌蔚是因为太惫懒,又对权势没兴趣,所以在救急之后,就自己请辞,除了教书和出谋划策,其余杂事一概不管了。

    皇帝陛下也是因为太宠他了,才会由着他这样没常理的乱来。

    世人做不到不慕权势,就以为人人都和他们一样。

    顾属家中也有从军的人,他也听说过凌蔚实际上在军中立了不少功劳,无论是对缅甸一战,还是在北疆的战斗,甚至更早在甘州秦王横扫草原的时候,都有凌蔚出谋划策,只是凌蔚不想接受封赏,便把自己的功劳全分了。

    这话听着稀奇,但空xue来风,事出有因,这功劳之事,也不是敢乱说的,肯定还是有些谱的。

    顾属有些遗憾,自己的女儿要么出嫁要么还小,不然凌蔚还真是个如意郎君。

    “你说说你,朕叫你出主意,你反而把球踢回给朕了。”黎隶随手把案上的一卷书卷成一卷,有以下每一下的敲着凌蔚的脑袋。

    凌蔚抱着脑袋委屈道:“臣这不是想着陛下肯定想要亲手为太子殿下娶媳妇儿,才会拦着众位大人把方案定下来,让陛下来定嘛。”

    “什么叫亲手给启辰娶媳妇,说什么胡话呢。”黎隶脸上出现迷之红晕,又敲了凌蔚的脑袋两下。

    “好吧,就是臣太懒了,陛下帮帮臣吧。”凌蔚谄笑道。

    “哼。”黎隶拿起方案,细细问每一个方案的不同之处,认真细致的很。

    凌蔚腹诽,明明就是想亲手给儿子娶媳妇嘛,还别扭个什么劲儿。陛下你叫我去礼部,我就猜到你是这么想的呢。哼哼,不好意思跟礼部的人来说,就和咱一起演双簧而已嘛。

    还好黎隶听不到凌蔚的腹诽,不然肯定又要给他两下子。

    皇帝陛下也有一定的选择难症状,选来选取,每个步骤还是剩下那么两三个可选,于是皇帝陛下把刘皇后和黎膺都拉来了,美其名曰这娶亲之事,长辈都应该来参谋参谋嘛。

    黎膺一脸不满。他也就去负责一下护卫,其他的繁文缛节,他听着就头疼,更别说商量了。

    刘皇后倒是兴致勃勃,还和皇帝陛下争论起来,结果都是她争赢了。皇帝陛下哼哼,好男不跟女斗。

    “全福人是什么意思?”刘皇后突然问道,“这个在历代古籍中并未出现。”

    “这是在我们那里的习俗。”凌蔚扫了一眼,刘皇后拿起来的,是他提出的一些习俗,“所谓全福,就是上面四位高堂俱在,下面儿女双全,兄弟姐妹友爱和睦,自己也有仁厚之名的妇人,一般都由女方的亲朋好友担任。在华国,女方成亲时要由全福人张罗,以求新婚夫妇未来吉祥如意。”

    “这是个好兆头。”刘皇后很有兴趣。谁不愿意自己儿媳妇是个福气人?前朝的礼仪有许多庄重的仪式,甚至关乎上天关乎社稷的仪式都有,但是这种只关乎小两口的未来的仪式却是很少的。

    毕竟太子这个身份不一般。

    “这全福人需要做什么?”刘皇后问道。

    “婚礼前一天,全福人要先去新房扫床撒帐,边扫边念吉祥话,以求将好运带给新婚夫妇;新娘盖上盖头前,由全福人将新娘的头发梳起来,并盖上盖头;在新娘上花轿之前,全福人要拿扫帚象征性的扫去轿子中的尘土,再拿着一把香把轿子里熏一边,最后再用镜子把轿子里各个角落都照一遍。”

    凌蔚想了想,道:“据说这是将不干净的东西都赶出来。民间传说,总有小鬼见不得别人家庭和睦,就在迎亲路上,会有污秽被吸引过来。”

    “这个挺有意思。”刘皇后满意的点点头,“可以有。”

    黎隶也很满意:“让他们宁家出个全福人来。瑾堂,你再说说,华国还有什么风俗。”

    凌蔚捡了些吉祥又不犯忌讳的说,皇帝陛下和刘皇后挑挑拣拣,又加了些进去。带这方案最终定下来的时候,黎膺已经两眼无神,不知道发呆了多久了。

    “这就差不多了。”黎隶很满意,“桂芝你说呢?”

    “臣妾也这么认为。”刘皇后也很满意。本以为儿子的婚礼还是像以前一样,由礼部一手定了,她心中还有些小遗憾。没想到能自己亲手来完成这次婚礼的仪式制定,刘皇后再满意不过了。

    看,若是礼部来,哪会弄那么多吉祥如意的步骤进去?哪会想到太子小两口的未来幸福不幸福?

    还是瑾堂贴心啊。刘皇后可不觉得凌蔚现在说的那么多吉祥的礼节,是现想的。他肯定是知道太子要成婚之后,查找了许久吧?

    “既然瑾堂对这礼仪最熟悉,那就由瑾堂担任司仪吧。”黎隶高兴道。

    “臣遵……咦?”

    “你不乐意?!”

    “臣遵旨。”凌蔚苦笑,“只是臣没干过这些,怕干不来啊。”

    “有什么干不来的,多说吉利话就成了。”黎隶对凌蔚的嘴皮子还是很信任的。

    “那臣回去好好想想,能不能给臣放几天假?”

    “假期没有!”

    “陛下,皇帝陛下,舅舅哟……”

    “……就两天。不能耽误了锦阙他们的学习。”

    “遵旨!”凌蔚乐呵呵的领着眼皮子已经打架的黎膺回家了。

    “瑾堂这孩子。”刘皇后忍不住笑道,“什么时候才能勤快点?”

    “估计难。”黎隶叹气,“老幺也被他带的越来越懒了,以前还会主动帮朕这个哥哥做事的。现在连军营都不常去了。”

    “小叔在外征战那么多年,陛下看着他也心疼吧?能安安稳稳的待在京城休息,陛下当高兴才是。”

    黎隶笑道:“朕当然高兴。”

    ……太子知道凌蔚要担任司仪之后,就频繁的往凌蔚这里跑。

    “不会太繁琐了吧?”太子一张俊秀的小脸皱成了包子褶。

    “下官都没抱怨呢。”凌蔚也苦着脸,“我这是自己挖坑给自己跳吗?我哪想得到那么多吉利话。”

    太子舒了一口气:“看着瑾堂也在为难,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情好了许多。”

    凌蔚斜了太子一眼,太子笑呵呵的摸了摸鼻子:“瑾堂啊,你说我要是射轿门的时候手抖没射中怎么办?你知道那时候我肯定会紧张的。”

    “没关系,我已经为你找好了教练……嗯,就是老师。”凌蔚不怀好意道,“有他的悉心教导,想必到时候殿下您就算手再抖都能射中。”

    太子顺着凌蔚眼神一看,黎膺抱着手臂,面无表情的对着太子点点头:“我会好好训练你的,不会让你娶媳妇还能丢黎家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