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鬼谷子的局(1-10卷)在线阅读 - 第530章 扮巫阳屈平招魂 查乌金大王动怒(2)

第530章 扮巫阳屈平招魂 查乌金大王动怒(2)

    “景兄,”田忌盯住景翠,“胜败乃兵家常事,在下也打过不少败仗。打胜仗毋须多说,这打败了,就要琢磨琢磨,究底是为什么打败了,是不?”转对屈遥,“拿图出来,解说解说!”

    屈遥拿出地图,景翠、屈遥分别将此番伐秦的攻略,从战略到战术,详述一遍。

    “景兄,屈将军,”田忌听毕,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就二位所述,景兄的方略没有不当呀,即使在下用兵,也不过如此。奇怪的是,我几乎是三比一对阵,为什么秦人反倒赢了呢?”

    “田将军,请看这个!”屈遥起身,拿出一个包裹,解开,现出一支矛头,“这是末将在收殓死士时,从楚卒的体内拔出来的,枪杆折断了!”

    田忌接过,细审,拭锋,震惊,抬头对屈遥道:“拿盾来!”

    屈遥拿过盾牌。

    田忌以矛头刺盾,盾体立破。

    “拿甲衣来!”

    屈遥拿过甲衣,田忌再刺,甲衣破。

    田忌目瞪口呆。

    良久,田忌从腰间取出佩剑,刺盾,刺甲衣,皆不破。

    “唉,景兄啊,”田忌长叹一声,“在下晓得秦人为什么赢了!”将矛头递给景翠,“就赢在这只矛头上!”赞叹,“啧啧啧,好手艺哟!不瞒景兄,前些年在下在宛,一眼看到宛地的乌金,就晓得未来的疆场一定是属于它们的。在下蹲在工坊里,锻打乌金,尝试打制一套兵器出来,可锻来打去,还没搞出个名堂,就让苏秦召回齐国去了。此番回来,在下死了疆场的心,忘情于江湖之乐,只是听闻景兄兵败,在下才守在此处,只想探个明白,不想意外看到这个!”

    “唉!”景翠长叹一声。

    “景兄,抗兵相若,决定胜负的是兵器,而不是其他,尤其是这一次!”田忌指着阵图,“秦人以两万之徒,对阵六万雄兵,且不施诡计,不施奇兵,不用任何方略,只用最笨的矩阵,置己于死地,只以实力搏杀并最后取胜,仗恃的就是手中利器啊!”

    “田兄,”景翠抬眼,盯住田忌,“换作是您,该如何应对?”

    “照我脾气,一如景兄,也是这般战败!”

    “是这样啊!”景翠心里好受许多,长吁一气,良久,抬头,“难道就没有制胜的方略了吗?”

    “或有一个。”

    “田兄快说!”

    “若是孙膑军师在侧,”田忌指着阵图,“他或会吩咐景将军稳住军阵,先将陷入绝境之敌围困,再调东路与西路回来,层层设围。秦人这般布阵,粮草必定不足,只能被迫攻击突围。敌阵利守不利攻,景将军若设坚垒守之,秦人的长矛再厉害,或无施展之处。不出旬日,置于困境的两万强敌外无强援,内无粮草,军心不战自乱,必溃。”

    “唉!”景翠长叹一声,悔不当初,以拳击打自己的脑袋。

    “呵呵呵,”田忌笑道,“再愚笨的人,事后都是聪明的。观当时之势,景兄胜券在握,攻阵也是成理!”转对屈遥,“屈将军,鱼汤你是喝不成了。这速回郢,入宫觐见大王,将此矛头展示于王,禀明败因!楚人此败,非战不力,乃器不力!”

    “遵命!”屈遥收好矛头,起身,拱手,“末将这就动身,二位慢叙!”

    屈遥驱车赶向郢都。

    作为败军副将,屈遥没敢直接进宫,而是先到屈平舍中。屈遥晓得怀王与屈平相善,想拉他作个铺垫。不料屈平不在家,说是刚与太庙尹前往荆门,主持招魂仪式了。

    屈遥只好寻到靳尚,拉他觐见。

    这些日来,怀王一直憋着商於之败的气。他实在想不明白,堂堂二十一万大楚雄师竟然败给秦国的区区五万人。尤其是主将景翠,是六万对两万。秦卒再厉害,楚人也是三打一呀。再说,那些楚卒也都是景翠亲自选拔出来的骁勇之士!

    屈遥觐见时,怀王面前仍旧放着景翠的战报。

    屈遥趋进,叩首于地。

    怀王盯住他,久久没有说话。

    “王上,末将叩请死罪!”屈遥再叩。

    “你回来得正好,”怀王终于发话,指指案头上景翠的战报,“说说,以六万攻两万,你们究底是怎么战败的?”

    “末将……”屈遥再叩,“无话可说,只请死罪!”

    怀王刚要发作,靳尚趋前,拱手:“臣有奏!”

    “说吧。”怀王看向他。

    靳尚将一只盒子放在面前:“盒中之物是屈将军从战场上带回来的,请王上详审!”

    怀王示意,宫尹上前,将盒子拿过去,摆在他的几案上。

    怀王打开盒子,现出两种颜色不同的矛头。

    怀王取出矛头,一手一只,细细审视。

    黑色的枪头上留有血污。

    靳尚击掌,候在外面的宫人进来,呈上一只盾牌。

    “王上,”屈遥抬头,看向怀王,“黑灰色的矛头是从我们将士的遗体上取出的秦卒矛头,许是秦人用力过猛,枪杆断了。黄褐色的是我们的矛头,盾牌为我们的将士冲锋抵挡所用,具体战况,大王可以亲试!”

    怀王拿起楚人的枪头扎向盾牌,未能扎穿,再以秦人枪头刺向盾牌,锋头透出。

    怀王审视那只乌黑铮亮且带着血污的枪头,倒吸一口冷气。

    一切毋须再说。

    怀王看向屈遥:“景将军何在?”

    “景将军他……”屈遥以手掩面,“在荆门大帐,今晚为将士们招魂。王上,末将晓得景将军,他……一路回来,走在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呀,他……他无颜觐见大王,只怕招完魂就……”叩首于地,放声悲哭。

    “靳尚,”怀王晓得他指的什么,转对靳尚,“快,你与屈遥速去荆门,有请景将军,就说寡人有话问他!”

    屈平一大早就到荆门去了。

    与他同行的是庙尹、大巫祝及太庙的涉礼巫祝。

    王师败归。早在几日之前,太庙尹就依惯例奏报怀王,为战死他乡的亡灵举办招魂仪式。怀王阅过奏报,未召庙尹,却传屈平,授命他主司招魂仪礼。

    出征之前,怀王亲到太庙占卜,得上上吉签,不想却是战败了。庙尹晓得怀王是在为此生气,因而对屈平不敢怠慢,忙不迭地安排所有庙祝配合,生怕再出纰漏。

    楚人的招魂仪礼是一系列的复杂仪式,单是招魂就分作三道关。第一道在荆门,第二道在郢都北门,第三道在太庙的英烈祠。

    三道关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道,因而,楚国在荆门城外的军营校场边上设立招魂台。招魂台是个永久性土石建筑,台方十丈,高三丈,外观雄伟。台后是个三层楼阁,题匾为“王师英烈祠”,专门供奉历代王师的阵亡牌位。

    这些牌位以六军为单位,由每一军造出英烈名册,册上注明战役名称、阵亡地点、英烈总数、英烈名号、英烈的生卒与籍贯等,以供后世查阅。各郡县、封君阵亡英烈的招魂仪礼,则由各地或各封君依礼举办。

    招魂仪式通常定在日落之后的人定时分,因为那时节,日尽月出,阳静阴动。

    招魂之时,抬魂台上插满各色各样的招魂幡。按照程序,于远方战死的万千英灵要在招魂幡的号令下,飞越夜空,在荆门前面盘旋,之后落脚于荆门上的临时旗幡。

    之后,这些英魂将在旗幡与舞乐的招引下,盘旋于招魂台,归附于各部各将的旗号,过了第一道关。

    再后,英魂在巫祝令幡的导引下向南飞穿,盘旋于郢都北门,附着于北门旗幡,过第二道关。

    再之后,英魂飞向太庙,附着于太庙的英烈祠旗幡。英烈祠根据所招到的英灵,造册具表,请求王命封印,再依据王命封印制作出牌位,传回荆门英烈祠,所封册表受供于荆门英烈祠,所制牌位则由荆门英烈祠分发给各家各户,由英烈的家属认领,供奉于各家各户的宗祠或灵堂。

    此番招魂,太庙特别用心。由于英魂众多,途程遥远,且须飞越星空,跨越河流、湖泊、高山,还要克服各种拦道恶魔,因而,在招魂台的中央,庙尹特别吩咐将太庙所辖的楚地最强有力的天、地、人三路大神的牌位悉数请至,天神计有上皇太乙、日神东君、云神、大司命、少司令、风伯飞廉、雨神屏号、日御曦和、月御望舒等二十余位,地神计有大神巫咸、四方山神与山鬼、四方水神、四方土伯等近百位;人神供有祝融、颛顼、三皇、楚人先祖等百多位,可谓是集中了楚地广宇神、仙、巫、鬼的最强大阵容。

    鉴于屈平与怀王的关系,庙尹再三恳请屈平扮演巫阳。招魂大礼上,最主要的角色是巫阳。通常,这个角色是庙尹亲自扮演,这次特别让给屈平,可见他的复杂心情。

    屈平辞不脱,同时觉得这个角色新鲜、刺激,也就顺口应下,连日来向庙尹与大巫祝请教仪礼的各种细节,及至祭日,总算是胸中有数了。

    是日向晚时分,荆门的招魂现场人声鼎沸。来自附近各邑的阵亡家属被安排在招魂台的正前方,有数千人,后面及两侧是几天前班师的阵亡将士的战友们。

    早已布置完毕的招魂台上,一面巨大的“楚”字旗迎风招展。台前点起两堆薪火,巨大的亮光映照在招魂台的无数面招魂幡上,台的两侧插着几十面写有死者生前所属将官番号的楚师帅旗。

    所有人面台而跪,火光中显出景翠苍白的脸。

    在正前方的第一排核心位置,跪着一直守候在荆门边上的母女三人,是景翠特别安排的。

    小姑娘的身边,坐着白云。显然,这一家三口的命运揪住了她的心。

    太阳落山,巫乐响起来,沉闷而哀悼。巫乐声中,十数工祝身穿奇装异服,开始翩翩起舞。

    场面庄重,静穆,压抑。

    按照程序,整个招魂仪式分为三节,第一节,巫乐起场,大巫祝登台召唤天地神灵到位,造出气氛;第二节,巫阳登台,向天地四方唱颂招魂曲辞招引魂灵;第三节,由三军各部的旗手登台,摆动各自的旌旗,由巫人逐一唱咏该部阵亡将士名单,包括他的姓氏、村落、年龄、职别等。

    程序进入第二节,该屈平扮演的巫阳登场。

    披头散发的巫阳身着奇服,戴着一个特制面具,在一阵紧密的巫乐声中缓缓登场。

    屈平面向西北而立,双手高扬。

    场上气氛为之一振。

    巫乐声缓,屈平慷慨悲吟,音声铿锵:“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离彼不祥些……”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屈平刚刚吟出第一句,就有一股狂风蓦然吹来,原本不动的各色旗幡于瞬间哗哗作响,两大堆篝火乍然腾起,巨大的火苗顺风冲举,挂在招魂台上的几盏明灯随风摇荡,场面惊险。

    人们全都惊呆了,纷纷看向天空。

    空中,黑压压的乌云正由北而南,冲压过来。

    屈平急了,双手冲天,面向东方,继续他的招辞:“魂兮归来!东方不可?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东方不可?托些……”

    屈平的辞令刚刚吟完,一阵更大的强风吹过来,篝火啪啪作响,火星四溅,一些火星飞向人堆,坐在前面的人们发出惊叫与躲闪。

    屈平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地看向正在台上为他扮舞的几个巫女。

    巫乐更加起劲,巫女舞得更加疯狂。

    在疯狂的巫乐中,已经下场的大巫祝再度上场,围着屈平跳舞,显然是在安抚他。

    “怎么回事儿?”屈平压低声音,“是我做错什么了吗?”

    “不是,”大巫祝仰头看天,“是云神带着飞廉、屏号来了。庙尹大人不该请他们几个到场的!”

    飞廉为风伯,屏号为雨伯。

    屈平这也记起,台上供着他们几个的牌位,立有他们的旗号。

    “怎么办?”屈平急了,“快撤下去!”

    “撤不得呀!”大巫祝小声应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已请来了,就不能撤,否则,两位大神发起怒来,更不得了!”

    “这这这……这该怎么办?”屈平头上汗出。此番他受王命招魂,这又自扮巫阳,干系重大,无论闹出什么差错,他都是解释不清的。

    “屈大夫,请镇定,镇定,镇定!”大巫祝一连安抚几声,绕他跳起缓步舞,一边跳,一边往空作法,口中喃喃出辞,不知他在念叨什么。

    风伯、雨伯却似没有懂他,狂风愈疾,乌云愈滚。

    紧接着,一道闪电破空而来,一声惊雷在不远处炸响,各色旗帜哗啦啦响,咔嚓一声,一根旗竿从中折断。

    一场强雷雨近在眼前。

    面对如此变局,跪在场上的所有人,竟然无一个逃走或移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在为亲人招魂。一旦招不回来,亲人的亡魂就不能归家,就只能在外永世流浪。

    屈平跪下,仰望天空,双手伸张,声音悲切:“东皇太一,佑我英灵吧!”

    人们全都跪倒,叩首于地,跟从巫阳发出悲号:“东皇太一,佑我英灵吧!”

    在暴雨就要倾泻的刹那,招魂台上倏然冒出一个白色的身影。

    是白云。

    不知何时,白云已悄悄离开那一家子,换作一身施法的祭司服,现身于招魂台。

    一袭白纱本就薄如蝉翼,又在狂风中时不时地被完全掀起,白云她那无可挑剔的少女胴体几乎全裸地展示在招魂台上。

    白云却毫无顾忌,两脚跳起怪舞,全身旋转如陀螺,渐渐旋近屈平。

    屈平还没有回过味来,白云完全进入施巫状态,一手持令幡,一手拿铃铛,在有节奏的舞蹈中响铃作法,发号施令。

    正在跳舞的众巫女似乎从未见过这般舞蹈,愣愣地站在边上,看着她一个人跳。

    依旧跪在舞台中央的屈平盯住她,也是呆了。

    白云一边舞,一边作法,口中含着连大巫祝也莫名其妙的咒文。

    不一会儿,奇迹发生了。

    狂风小起来了。

    乌云缩回去了。

    天空现出一道蓝蓝的裂隙。

    闪电与雷鸣越来越远,再也看不到、听不见了。

    显然,眼前这一切,出乎太庙尹与大巫祝的意料。大巫祝断出,台上这位女子控制云神的法力远在他的法力之上。他甚至认为,这位女子的出场要么是屈平要么是怀王瞒着他所做的安排。

    大巫祝下台让贤,吩咐下人更换被风吹折的旗竿,整理篝火及灯具。

    屈平依旧傻傻地跪在台上,两眼眨也不眨地紧盯住她。

    白云却没有走,而是放下令旗与铃铛,无视台上众巫的存在,只给屈平一个谜一样的笑,向他伸出纤手。

    屈平也伸出一只。

    白云一把扯起他,围住他继续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