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成偏执皇帝的心尖宠在线阅读 - 第22节

第22节

    从太上皇那里出来后,萧庭言差人打听过,知道姜清筠还没出宫后,他便一直在宫门口等她出宫。

    “这段时日没见,你还好吗?”

    姜清筠一抬眼,便对上萧庭言的视线。他眼中的担忧和关心太过真切和炽烈,让她一时间有些恍然。

    仿佛梦回前世,他们二人新婚不久时,每次她被镇南侯夫人刁难时,萧庭言得知后,都是用这样的眼神看着她。

    然后同她讲,他让她受委屈了,以后会待她更好。

    后来也是同一个人,亲自带人将她关到偏院里,死生不再过问。

    此时单独见到萧庭言,前世记忆汹涌,但姜清筠还是努力压下心中的恨意,往后退了一步同他拉开距离。

    “萧世子还是唤臣女姜二小姐为好,以免引人误会。”

    “臣女和安宁郡主之间的事情,不劳烦萧世子费心了。”

    萧庭言没想到会得到她这样的答复,一时间皱眉,眼神晦暗难明。

    这段时间,他时常会想起姜清筠,无端走神。

    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

    “清……姜二小姐。”

    “姜家和萧家是世交,你我之间不必如此生疏。”

    从禅山寺相遇到现在,萧庭言都能感觉到姜清筠对他的生疏甚至是排斥,但他思来想去,又找不到半点缘由。

    犹豫着,他终于开口说出这段时间他一直想对姜清筠说的话。

    从前他和姜清时有交情,远远地曾见过姜清筠。虽无交谈,但当时的她不是这样的……疏离。

    “这支金钗是我昨日在铺子里看到的,觉得很是适合你。”说着,萧庭言拿出一支金钗,递给姜清筠。

    不知道是出于喜欢还是替萧婷冉赔罪,萧庭言见到金钗的时,就觉得它应该被戴在姜清筠的发髻上。

    金钗上玉石点缀,花枝作衬,坠着一小尾流苏。尚且是时下刚出的新品。

    等姜清筠看清楚这支金钗后,轻笑一声,满是嘲讽。而后她抬眸,直直对上萧庭言的视线。

    “萧世子,我不爱金钗。再适合我,也只是你觉得。”

    “而并非我想要。”

    她站在原地未动,没有伸手去接他递过来的金钗。

    这款金钗前世是京城中盛行的款式,萧庭言送她时,她满是欢喜地接下。

    直至后来才发现,姜清婉手中也有一支,要比她这支精致许多,从那以后她便再没有戴过它。

    如今旧物重现,感情却早已泯灭。

    “萧世子,男女授受不亲。为了你日后声誉,这支金钗我不能收。”

    “以后还是将它赠予有缘人吧。”

    萧庭言攥紧了金钗,却仍旧保持着递送的姿势。

    “我只是……”

    “萧世子,天色不早,臣女该回府了。”姜清筠眉间微蹙,沉身打断他的话,带着不悦。

    “那日后再会。”萧庭言收回手,有些艰涩地说了一句。

    宫门口守着禁卫军,也有出入的宫女和太监。

    姜清筠不想在这里和萧庭言周旋,她的情爱,早在上一世就已经被他亲手斩断。

    即便重来,他非他,她也不想再和萧庭言有交集。

    姜府的马车此时已经稳稳停在姜清筠身后,辛夷放好步梯后,姜清筠提着裙摆准备上去。

    刚抬步,她像是想到什么一般,转身回头重新看向萧庭言。

    萧庭言见她要离开,转身刚要走时,身边随从提醒了他一句,说姜二小姐又转身看过来了。

    萧庭言心下一喜,转身看向姜清筠,以为她是反悔想收下那支金钗时,下一瞬,他便听到姜清筠的话。

    心中升起的欣喜,须臾间便被被冷水泼灭。

    天边日色西斜,寸缕天光洒落在姜清筠身上,照得她如同跌落尘世的仙子,明媚美好。

    可她说出口的话,却半点不饶人。

    朱唇轻启,萧庭言亲耳听到她说:“萧世子,萧家和姜府是世交无可否认。”

    “但也无关你我。”

    说完后,姜清筠看着男人怔然的表情,淡然收回视线,上了马车。

    “爷?”随从试探着喊了一声。

    “我们回府。”萧庭言愣神过后,说完一句后便直直往前走。

    手中金钗紧攥,似乎想将它折断。

    “爷,要是您真的喜欢姜二小姐。为何不直接去姜府提亲?”

    “方才姜二小姐若收了您送的金钗,落在别人口中便是私相授受。”

    “三礼六聘,明媒正娶。姜二小姐肯定能感受到您的心意的。”

    随从跟着他身后,斗胆说着,见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索性把话一次都说完。

    三礼六聘,明媒正娶……

    萧庭言闻言,睨了他一眼,也没表示同意与否。

    回府路上,他脑海中却一直盘旋着这八个字,仿佛顿悟,又仿佛是找寻到了新的出路。

    *

    寿安殿里。

    “姑祖母,沈之瑜太过分了。欺负我就罢了,还不给您面子。”安宁郡主小心揉着自己的脚踝,向秦太妃抱怨着。

    适才她刚回到寿安殿没多久,沈之瑜就派太医替她看伤,明摆着就是在嘲讽她。偏偏她此时又最需要太医,无法推辞。

    太医一走,安宁郡主就开始在秦太妃面前诉苦。

    “太妃,陈总管来了,还在殿外候着。”

    安宁郡主刚把长街上的事情说给秦太妃听,下一瞬就有宫女禀告说陈还来了。安宁郡主心下一喜,“肯定是皇帝哥哥知道我受伤,才让陈还来的。”

    她自顾自说着,秦太妃看了她一眼,摆摆手,“去请陈公公进来吧。”

    “太妃,安宁郡主。”陈还进来,禀明来意,“奴才来传皇上口谕。”

    “安宁郡主骄纵无礼,罚俸半年。”

    “淮南王上折言明王妃想念安宁郡主,皇上批准了。让安宁郡主明日便启程回淮南。”

    “不会的。”安宁郡主想都没想直接否认。

    她满心欢喜地以为皇上是派人来关心她,怎么可能是赶她出宫?

    淮南那边,她半点都不想回去。

    “这是皇上的旨意,奴才只是个传话的。”陈还没理会安宁郡主的不愿和怀疑,“明日会有车马在宫门口候着,安宁郡主莫要忘了。”

    “姑祖母,皇帝哥哥怎么可能让我回淮南?”陈还走后,安宁急急拽着秦太妃的衣袖。

    她好不容易才远离淮南住到皇宫,仅仅因为他父亲一道折子,就要送她回去吗?

    秦太妃久居宫中,从才人一路熬到如今的太妃,隐隐能察觉出皇帝这道旨意不简单。

    “既然是皇帝的旨意,你就暂且回淮南住段时间。”秦太妃琢磨着其中的缘由,同时也在安抚安宁的情绪。

    “之后姑祖母再找个缘由,让你回京便是。”

    圣旨难违,安宁闹过一下午后便只能接受,以免被皇帝知道后更加不愿意见她。

    “好,安宁都听姑祖母的。”

    第32章 坦白   管自己孙女的婚事天经地义

    四月底,科举放榜。

    放榜前一日,便已经有人守在布告板处,等待着第二天官府张贴放榜,好第一时间知道会试消息。

    此时姜府。

    顾文临和唐氏刚到京城,便落脚在姜府。萍竹园里,老夫人用过晚膳,同顾文临简单说过几句话后,便起身回了内室。

    临走前,老夫人特意喊住姜承文,让他跟着一起过去。

    老夫人离席后,顾氏看了姜承文一眼,欲言又止。

    “你一会儿带着阿筠和清时回去,母亲吩咐完之后我就回去。不用担心。”姜承文放下筷子起身,轻拍着顾氏的手背,柔声安慰着,“阿筠,你跟好你哥哥,别乱跑。”

    姜清筠点点头,“那我和娘先回去等你。”

    老夫人离席后,萍竹园前厅的氛围就冷淡了许多,只偶尔会传来一两句说话声。

    顾文临和唐氏在席间的位置靠近姜承文和顾氏,而杜姨娘却坐在二房这边,中间隔着一段距离,即便杜姨娘想开口和顾文临说话,也碍于老夫人在而不好开口。

    筵席散了后,杜姨娘提前和林氏打过招呼,见顾氏和顾文临等人起身准备离开,杜姨娘赶忙起身追了上去,“老爷...”

    “这几日您是要住在哪个院子里?”杜姨娘原本是想问今晚的,但是周围的人太多,她便只能换了个说法问道。

    顾文临下意识地看向唐氏所在的方向,却见唐氏和顾氏几个人早已经走出去一段路,也没有回头看他一眼,仿佛当他不存在一般。

    一阵凉风穿堂而过,顾文临愣怔一瞬后摆摆手,“文鸢已经替我安排好院子了,搬过来麻烦,你和牧谦不用再折腾了。”

    言下之意,还让杜姨娘在原先的院子里住着。

    一下绞紧手中的帕子,杜姨娘咬唇,强颜欢笑着,“那妾身就听老爷的,这段时日您可要照顾好自己。”

    顾文临点头,关心着提了一句:“等牧谦回来,你让他多注意言行。京城不是乾州,莫要自傲。”

    “牧谦回来我会叮嘱他的。”杜姨娘盈盈一拜后,目送着顾文临去追唐氏的匆忙身影,站在原地久久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