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清难自矜1v1在线阅读 - 第七十回 做好万全之准备

第七十回 做好万全之准备

    “你说皇阿玛会把哪个指给温恪?”康熙虽然开了金口,要招策棱和仓津为驸马,但没有明说到底下嫁哪一位公主。只是现在没有出嫁的格格,年龄合适的也就只有十格格纯悫和十三格格温恪。所以他们这两个额驸是板上钉钉了,至于哪个会指作纯悫额驸,哪个指给温恪,不得而知。

    “我哪里知道”岫烟知是知道,但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她是如何知道的,胤禟又道:“我更看好策棱,别看他输给了十四弟,其实比仓津厉害着了”这种当众比试,本是为震慑不臣之心,聪明的都知道要输得不落痕迹,他显然做得很到位。

    加上他这些年居京师入内廷学习,胤禟与他也有过不少交集,确实是个有真本事的,又能摸清圣意,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至于仓津,生母是杜棱亲王原配福晋乌梁罕氏,不过乌梁罕氏早逝,他前头也原本还有两个一母所出的哥哥,不过都早早夭折了,所以仓津得以被立为世子。杜陵亲王如今的福晋是蒙军正蓝旗的阿鲁特氏,阿鲁特氏生有三子二女,根基稳固,早已觊觎世子之位,不过她生的儿子都不及仓津骁勇,所以未能得逞。另外,杜棱亲王还有四个大大小小的庶子,统共是八个儿子五个女儿。

    杜棱亲王还有六个兄弟,他这些兄弟都各有爵位。可谓是子侄众多,仓津不见得能让他们顺服。要是嫁过来,烦心事太多,要是四姐,胤禟是绝对放心,但是温恪,胤禟直摇头。

    岫烟大致也知道他cao心什么,“可是漠北比漠南乱多了,难道皇阿玛会让策棱一直留在京城?”

    胤禟想也不想道:“这当然不可能”漠北准噶尔部一直是康熙的心腹大患,曾三次亲征诛伐,最后拉拢策妄阿拉布坦为清廷效劳,联手绞杀了葛尔丹。

    而这策妄阿拉布坦也不是个简单角色,他是准噶尔部原首领僧格之长子,也是噶尔丹的侄子。

    他年少父汗被刺,不得不归顺叔父葛尔丹,但又被葛尔丹夺妻,于是杀父夺妻之恨一并爆发,反叛叔父,最终登上了准噶尔大汗之位。

    策妄占据伊犁,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向西攻打哈萨克,分其国为三,向南袭杀拉藏汗,与清朝争雄西藏,东面煽动罗卜藏丹津造反,收降纳叛,北面数次抵抗沙俄攻势。康熙担心他野心膨胀,总有一天会像噶尔丹一样将兵锋指向京城。

    策棱所在的喀尔喀部落当年就是被准噶尔部攻破,策棱的祖父,也是元太祖成古思汗十八世孙丹律,走投无路之下携策棱投归康熙。如今策棱已成长得威武雄壮,康熙总有一天会让他回驻塔米尔旧地,抵抗准噶尔部。

    经岫烟提醒,才意识到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人选,翁牛特部将来少不得有内斗,而漠北更是危险重重,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可能公主出降,还独自留在京城的,温恪如果嫁的是策棱,到时候策棱回驻塔米尔,肯定要随他一起的。真是不能两全其美。

    “也不用急,皇阿玛也还没下旨嘛”岫烟也知道,就算还没下旨,她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生在帝王之家,命运与皇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半分也不由自己。古往今来公主们都是政治斗争中最昂贵的棋子,被看作巩固皇权的工具。且满蒙联姻还是笼络蒙古的一项重要手段,所以公主们大多远嫁蒙古,过着远离亲人,背井离乡的生活。

    而且康熙重规矩,规定闺女出嫁后只可以回皇宫住六十天,不会因为哪个特别受宠爱而被允许多住一天。当初赫舍里皇后梦,大公主回京城奔丧,由于心急,还没得到康熙批准就直接去了灵堂,为此康熙帝还严厉地批评了她。

    当初康熙屡次西征蒙古准噶尔部,但漠北的烽烟仍未完全熄灭,为稳定边疆,包括大公主在内,一共下嫁四位公主。

    大公主纯僖,乃皇养女,康熙弟弟恭亲王常宁之女,康熙二十九年,受封和硕纯禧公主,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二公主荣宪,皇三女,母荣妃马佳氏,康熙三十年,受封和硕荣宪公主,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

    三公主端静,皇五女,母庶妃兆佳氏,康熙三十一年,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

    四公主恪靖,皇六女,母庶妃郭络罗氏,康熙三十六年,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众多公主中也就荣宪公主与额驸成婚后,屡屡传出佳话。

    荣宪是康熙第三女,但前头两个女儿在早年就夭折了,所以康熙格外疼爱她,十九岁将她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额驸为十分赏识的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次子乌尔衮。康熙将荣宪嫁给他,也是千挑万选的。

    乌尔衮勇敢刚强,善骑射,出身也高,他的祖母乃固伦淑慧长公主,是孝庄太后和太宗第五女,与顺治帝一母同胞,也就是康熙的嫡亲姑母。

    两人成婚后,关系十分和睦,相敬如宾。寻常百姓夫妻相敬如宾,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公主的婚姻,从古至今,似乎就跟不幸挂了勾,能够这般,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除了荣宪公主婚姻美满之外,再就是四公主恪靖美名远扬。公主告别紫禁城,道别京师,出居庸关,途径张家口、大同等地,沿着距离长城和八旗驻防兵营较近的线路,经过十几天长途跋涉,进入漠南清水河北堡乡口子上村,由于长途的劳累便决定在此暂时居住。

    暂居期间,朝廷已开始鼓励汉民在长城以外一些地区进行垦殖,那时已有许多汉民定居于此。四公主娴于礼教,恭谦柔顺,不恃皇家之傲,她见村人饮水困难,便命侍卫黄忠、佟守禄在村南的五眼井沟打了几眼深井,解决了周边百姓饮水困难的问题。同时她施行仁政,组织当地民众引水灌田,庄稼连年丰收。当地百姓被公主的善举所感动,自发给公主立碑纪念,缅怀和赞美公主的功绩,如今的功德碑就立在口子上村中央。

    康熙三十七年,噶尔丹虽已战败,但尚未退兵,漠北依然处于战火和硝烟中,让恪靖继续去漠北,康熙很不放心,于是决定让恪靖前往归化城,但归化城同样处于战争的前沿,所以康熙降旨要在清水河县城东南角为恪靖修建第一处府第,让公主暂且居住清水河,因为这里同样距离屯兵的右卫八旗驻防城很近,可以保证恪靖的绝对安全。

    恪靖暂住清水河期间,曾主持开垦了四万余亩土地,吸引了大批汉民前往耕种,此后连年丰收。因此也深受百姓爱戴。

    自从她嫁给敦多布多尔济之后,喀尔喀诸部全体内附,没有再起内讧。喀尔喀称她为“海蚌公主”,翻译过来是议政公主之意。可谓是不简单。

    无论是纯悫还是温恪,性子都与恪靖相差甚远,未必能如她这般适应漠北的局势,可康熙开了口,必然就不会反悔。她们当中,必然有一个是要嫁给策棱,随之前往漠北的。

    “不管是谁嫁过去,提前做好万全准备,也不见得一定过得不好”

    公主出降,通常要建府邸,嫁到蒙古也一样,不会让公主住蒙古包,跟着牛羊迁徙。通常这公主府会在公主下嫁之前建好,皇帝有时还会亲临公主府,确认公主有良好居住条件,才会放心地嫁女。

    公主正经开府,也会有一套自己的家臣班子。公主家令、家丞、主簿、录事……等等,一套班子全配齐了得有二三十号人。这些人管理着公主府的事务,掌管着公主的资产,替公主打理庶务。可以提前备好,自然是越能干越好。

    而且蒙古部落生存条件艰苦,公主的定居,带来的是整个部落的定居,对蒙古部落确是造福的事情。没有道理不让公主过得好。

    “烟儿说得没错,还有时间”不管是纯悫还是温恪,都可以为她们好好准备。